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实现本质安全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

2008-07-23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1 本质安全管理的概念

  本质安全管理就是采取一定的技术、教育和行政等手段,使人自身重视安全,使机器、材料、环境等在任何非人为状况下,不会出现不安全因素,不会对人产生伤害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手段和理念。如回采工作面使用综采支架,可避免或杜绝高档回采面出现的顶板事故;掘进工作面使用锚网支护可避免或杜绝使用工字钢支护时容易出现的梁柱脱口、支架被推垮引起的顶板事故;电气设备的漏电保护可防止人员触电;局部通风机的风电瓦斯闭锁,会保证局部通风机停电或瓦斯超限时,会自动切断联锁电源等;高瓦斯地区实施“先抽后采”措施,可减少风排瓦斯量,减少人员作业环境中的瓦斯超限事故等。

  2 本质安全管理的5个因素

  安全受人的素质(文化、技术业务、思想道德) 、环境、客体状况(机器设备、材料) 、作业工艺、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本质安全管理包括人、机、料、法、环5 个因素。

  (1) 人的因素。人的因素指有关作业人员、管理人员的素质,包括知识、技术、业务、思想、身体和管理素质等,这些素质使人的自觉性、主动性高,业务能力强,具备本工种的技能,人自身具有的本质特性能使人自身重视安全,将安全放在首位。据国内外的统计资料分析,在劳动生产过程中,80 %以上的事故是由于人为差错造成的,日本学者在1980 年统计中指出,日本制造业在该年度的死亡人数为10 6162 人,其中,因人为差错导致的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约占94 %。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W H Herinrich) 在1931 年调查75 000 起工业伤害事故中发现,只有2 %的事故超出人的能力所预防的范围,是不可预防的,而占总数98 %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其中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要原因的事故占88 % ,以物的不安全状态为主要原因的事故占10 %。还有资料显示,我国国有重点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与煤矿职工中工程技术人员的的多少成负相关。这都可以说明,职工的素质对安全生产影响很大,素质越高,煤矿的安全状况会越好。

  (2) 机械、设备、仪表、工具等方面的因素。机械、设备、仪表、工具等在煤矿井下环境中,正常使用时具有严格的安全特性,会削除、减少或避免某种重大安全隐患。甚至自身具有闭锁性,即一旦出现设定的不利于安全的状态,机械本身会自动启动闭锁和报警功能,切断这种不安全状态。“机”方面的本质安全对煤矿安全的贡献是巨大的,有统计资料显示,1990 年以前,煤矿井下局部通风机无计划停电停风事故每年每台为20~25 次,1990 年开始推行掘进装备系列化,即高瓦斯矿井井下所有局部通风机都必须使用“三专两闭锁”设施,低瓦斯矿井必须实行采掘供电分开,这大大减少了无计划停电停风事故,局部通风机无计划停电停风事故减少为每年每台为2~5 次,降低约10 倍以上。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也有力地提升了回采工作面的安全水平,有学者统计了采煤机械化程度与百万吨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这说明,采煤机械化程度越高,百万吨死亡率越低。又据有关资料,2003 年中国煤矿平均每人每年产煤321t ,效率仅为美国的2. 2 %、南非的8. 1 % ,而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100 倍、南非的30 倍。美国全国矿业协会(National Mining Association) 发言人卢克波波维奇曾经说,美国煤矿行业安全逐渐改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有两个,首先,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改善了安全水平,煤矿公司愿意进行安全方面的投资,新技术内容包括安设甲烷探测装置、矿内气体监测系统,使用更加安全的生产机械等。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美国和南非煤矿的特别高的机械化程度也是其安全状况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3) 矿用材料的因素。矿用材料指材料本身的特性、材质、规格等符合安全要求。如煤矿井下使用阻燃抗静电运输胶带,可以减少磨擦引起的胶带着火事故,减少人员伤亡。煤矿井下使用单体液压支柱代替磨擦支柱,大大地减少了回采工作面的冒顶埋人事故等。

  (4) 生产方法的因素。指作业方式、作业工艺、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符合安全要求,使人、机械按照人设定的可保证安全的工作流程、工艺进行作业。某单位在1999 年以前,回采工艺以高档普采为主,回采工作面用人多,效率低,产量低,顶板事故多,安全管理难度大,经常发生冒顶埋人事故。1999年之后开始大量使用综采放顶煤工艺,生产效率提高了,因顶板事故造成的伤亡事故的次数和工亡人数逐年下降,显示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

  (5) 环境的因素。指人的作业环境,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著名的霍桑试验认为,生产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影响,而且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的影响。勒温的场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环境和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即: B = f ( P , E)

  B ———行为;

  P ———个人;

  E ———环境。

  因此人的作业环境,设施的使用环境对安全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总之,本质安全管理的5 个因素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方可使本质安全管理的效果发挥出来。

  3 实现本质安全管理的途径

  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是做好某一方面的工作就会绝对保证安全,“人机料法环”在安全方面的重要程度系数可以认为: 人: 0. 5 ; 机0. 15 ;料:0. 10 ;法:0. 2 ;环:0. 05  。但人的管理贯穿于安全工作的全过程,因为人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人的本安性最重要,但要做好人的本质安全管理困难最大,时间最长,成本最高。3. 1 解决人的本安性

  (1) 把好人员入口、出口关。招录文化素质高,身体素质好,适应、反应能力强的职工。可采用提高职工待遇的方法招录高中乃至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充实到第一线;采取科学方法测试录用职工的整体素质,保证煤矿职工的高素质。建立职工的考核制度,放开人员入口和出口,使一些高素质的人员顺利流入,使一些不合格的人员顺利流出。

  (2) 强化职工培训。进行新职工技能培训,使其必须掌握其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岗位技能,并且要进行经常性培训,稳固老知识,掌握新知识。

  (3) 职工进行隐患、危机意识教育。使职工在一切工作行为中,始终有隐患预防和危机意识存在。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如在大巷行走要想到走入道心可能有机车通过,始终意识到头顶有架线,如果不注意会碰及架线;进入岔口前,想到会不会有车辆从岔口通过,从而一停二看三通过等等。在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时,要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企业管理中的经验教训。

  (4) 实行安全期权,安全管理人员收入市场化,使职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选择责任感强的管理人员,责、权、利相统一,明确划分责、权、利,使安全与职工利益相连,强化其责任;借鉴西方先进企业管理人员的“效益期权”制度,将安全状况与职工特别是安全管理人员的收入长期相联,建立“安全期权”制度,形成对职工特别是安全管理人员长效的安全考核机制,使安全目标长期地与职工特别是安全管理人员的长期利益相联系,防止职工尤其是安全管理人员的短期行为;同时,让在安全管理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安全管理人员的收入市场化,提高其经济收入,稳定其地位,防止其“三心二意”,使其安心本职工作,为安全工作尽心尽职。

  (5) 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各种人员的安全岗位责任制、各工种操作规程、各作业地点的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等。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管理,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管理好安全工作。

  3. 2 保证机械设备材料的本安性

  使用先进的机械装备,如采煤面推广使用综采设备,端头使用端头支架。高档支架放顶时使用远距离放顶装置。工字钢支架采取防脱落部件;机电设备使用防爆型,使用开盖闭锁设施;绞车道安设通讯系统;使用风门联锁装置; 使用甲烷自动排放装置;局部通风机使用“三专两闭锁”装置;掘进工作面使用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等。大量使用人、机、电、甲烷闭锁装置,保证机械、设备、材料等在出现不安全隐患时,能自动保护人员和环境安全。材料规格、质量、性能,如强度、硬度、密度、防静电性、抗疲劳性等达到安全使用要求。

  3. 3 采用安全的工作方法

  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作业方式、施工方法、工艺和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保证作业过程中不出现安全隐患。如通风工作中的“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工作票制度”、“安全确认制度”、“职业建康认证”等。营造安全的作业环境,警示人的不安全行为。实践证明“, 安全标语”“、安全警示”可培养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人的安全素质,警示人的安全行为,提醒人注意规避不安全事件,从而保证人的安全。因此,煤矿应在可能产生安全隐患的地点,大量使用“安全标语”和“安全警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