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是供电企业向国际一流水平迈进必不可少的条件。尤其在电网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全社会用电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正确处理好安全生产与企业改革、发展和效益的关系。当安全生产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发生冲突时,必须服从安全。这不仅是对国家、对社会、对企业、对员工负责的精神体现,更重要的是我们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基本保证。
一、正确处理好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三个关系
(1)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体。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这一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着“以包代管”的现象,通过“一张合同”的签订而放松了全过程管理。同时也存在着“抓安全会影响经济效益”的观点,工作的精力放在提高效益上,至于防止事故发生所制定的安全措施落实得如何,很难一抓到底。其结果不仅在生产过程中事故在所难免,而且在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的留下了不安全隐患。安全生产是供电企业发展的基础,是经济效益的前提和条件,而经济效益是安全生产的目的和归宿。当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首先考虑的应当是安全,要以正确的态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真正地从安全生产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安全生产与群体行为的关系。根据对某供电企业安全生产与事故案例统计分析看,近90%的事故是由于工作人员安全责任心不强造成的。由此看来,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抓好人的群体行为管理,在这方面要着重抓好以下三点:强化安全责任。不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必须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责任,以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态度齐抓共管安全生产;强化法律责任。安全生产的所有规程制度,都要视为企业的“法律”,每个员工必须严格遵守。特别是近期《电力监管条例》的颁布实施,给供电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务之急的是增强广大员工的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依法经营、管理电网;强化家庭责任。定期召开员工家属安全生产座谈会,聘请她(他)们当第二“安全员”,调动家属的力量来做好员工的安全工作,激发广大员工浓厚的家庭责任感。通过这些活动,把员工真正摆到安全生产的主体位置上,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是搞好安全生产的主力军,理解上级抓安全生产是对广大员工切身利益的最大关心和爱护。
(3)激励机制与安全教育的关系。安全生产中使用激励机制,是一种管理方式,一项思想政治工作。当前,供电企业普遍采用了正负两种激励方式,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及使用的效果不同,就存在着怎样恰当使用的问题。应当承认,物质动力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安全生产,但是必须认识到它并不是万能的,我们既要有物质激励,同时又要有必不可少的精神激励。某公司定期对48岁以上的员工家庭走访,去看看家属,谈谈安全工作或其他方面的事情,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精神激励。激励是安全教育的一种形式,安全教育的目的是在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安全技术素质。传统的安全教育方式,偏重于“灌输式”的安全活动,其缺陷是广大员工处于被动地位,真正参与意识不强,很难达到理想效果。针对这种状况,应该采取“正面对照”教育。在每周的安全活动中,组织员工对照安全规程,结合实际工作,谈自己遵章守记的做法,把认真贯彻安全规程,落实安全措施,反习惯性违章的事全部在活动中展开交流,这种做法,既熟悉了规程,加深了理解,对自己是一种鼓励,对他人也是一种教育,日积月累就能形成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促进安全生产。
二、教育和引导职工,正确算好安全生产的“两笔账”。
算清经济帐。安全生产与员工、企业及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安全生产的稳定与否,就像“生物链”一样直接影响着员工、企业和社会的切身利益。在这里举一个例子,某公司一名员工当天下午很快就要交接班了,抱着对工作负责的态度,他又一次踏进站内仔细巡视着每一台运行设备,当巡视到35千伏开关时,他发现开关的A、B两相油位明显偏高,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他熟练地拿起绝缘杆触试,结果由于局部过热,融化了绝缘杆部。他迅速向工区汇报,果断采取倒负荷停开关措施,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了紧急抢修,避免了一次考核事故的发生,减少了一次停电事故给客户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样也确保了该公司的经济效益不受损失。因此,只有抓好了人员素质教育,广大员工形成一种维护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安全生产就会持续稳定,企业和社会的效益就会得到保障。
算好感情帐。安全生产与自己、家庭和社会同样是“血脉相连”。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事例,很值得我们深思熟虑,每一场事故过后,留下的对自己、对家庭的悔憾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到那时再仔细想一想搞好安全生产就显得十分重要,倍加珍惜。大量的事实证明,安全生产是一项严密的工作,容不得丝毫马虎和半点虚假。我们要本着“宁愿平时严管听骂声,不愿松弛听哭声”的思想,扎扎实实地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使“我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三不伤害”真正从思想上、作风上、行动上去落实,才能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三、正确把握安全生产的三个支撑点
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供电公司,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和目标。需要我们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抓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力求安全生产始终有效地贯穿于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中,始终把握住安全生产的支撑点。
首先,根据事物发展的渐进性与飞跃性的规律,充分把握超前工作的支撑点。每次事故的发生,就具体情况而言,都是偶然和突发的,但根据唯物辩证法关于事务发展变化的观点分析,事故是渐进发展的,不安全因素积累至一定程度后,出现质的变化。平时对习惯性违章现象重视不够,查禁不力,就会使这些不安全因素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突发形成事故。由此可见,依据事物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规律,紧紧抓住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超前做好各项工作是防止事故发生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其次,根据事物普通联系的观点,正确把握安全生产与安全教育的支撑点。依靠经常化的安全教育来促进安全工作,必须把握以下三个方面:在政治教育和经济手段上,实施有针对性的主人翁思想教育,培养员工对工作、对企业、对他人和对自己负责的精神,教育中既要讲大道理,又要讲小道理,既要讲对国家、企业、集体,又要讲对他人、对自己、对家庭的影响,这样才能易于员工所接受。经济手段作为安全生产的一种保证措施,在现实工作中必须与政治教育相结合。任何单纯的经济处罚很难使被处罚单位或个人心服口服,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所以,在运用经济手段的同时,政治教育应同步进行。在日常教育和个别教育上,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每月的安全例会、每周的安全活动、每项任务的开工会,都是对安全情况的总结和教育,常年累月可以对员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而个别教育是在日常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各个击破”,对个别平时劳动纪律松弛,工作责任心不强的员工,采取谈心、帮教的方法,这种“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做法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事故教育与业务培训上,我们应该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多数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我们在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制定改进措施的同时,应注重从思想上找原因,挖根源,从业务素质培训这个突破口,加强“战前”训练。
三是,正确把握安全管理的方法和形式的支撑点。安全生产既是企业发展的奋斗目标,又是党、政、工、团各个分系统的奋斗目标, 因此,党政工团要根据各自的特点,齐抓共管,从各个角度,共同围绕安全生产搭台唱戏。过去开展的“党员身边无违章,团员自身不违章活动”、“贤内助助安全活动”和万次安全操作、万里安全行车、万次安全调度等劳动竞赛,激发了广大员工立足本职、争创佳绩的积极性,促进了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随着电网的迅速发展,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全面的电网安全观,改变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坚持从基础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本功抓起。在具体工作中,结合企业生产的实际,将安全目标层层分解到工区、班组和个人,生产过程中实行目标分层的互联互保,形成全员、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同时结合季节特点,将“防范事故措施”列入公司月度计划任务进行动态管理,使安全生产切实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保证。
上一篇:采煤安全管理
下一篇:努力干好本职工作确保连队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