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响煤矿安全的因素复杂多样,据统计,人为失误导致的伤亡事故占伤亡事故总数的 70%~90%。因此,研究煤矿事故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并采取相应对策,对搞好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关键词:矿井事故;不安全行为;安全管理
1 矿井事故中不安全行为分析
安全事故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煤矿大量的事故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因素,不安全行为体现主要包括 2个方面:违章指挥、 违章操作,其影响因素包括职工素质、 管理水平、 分配机制、 思想意识、 工作环境、 生产任务等 (图 1 )。
1.1 违章指挥
违章指挥现象的产生,既有管理者本人的素质因素,也有煤矿现行的分配制度因素。煤矿由于其自身的特征,工作环境恶劣,职工收入低下,在较长的时间段内难吸收到高素质的员工。矿井的区队管理者大多是从早期农民协议工中的优秀分子转变而来的,他们对工作不乏热情,但缺乏管理经验,普遍存有冒险蛮干和侥幸心理的现象。因此,矿井中违章指挥行为有了存在的空间。
违章指挥现象的产生,还存在管理者的另一种思想: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与全队的工资和任务有着直接的联系。煤矿的工资分配是记件工资,也就是按基层区队的实际工作量来进行工资分配的,有时,作为管理者本人明知做法是违章的,但生产任务完成后,整个区队的工资才会有保障,所以管理者自然会将工资作为第一因素去考虑。安全工作也就只是流于形式。
1.2 违章操作
煤矿采掘一线的职工素质低,安全意识差;工作环境恶劣,工人在岗的工作时间较长,作业单调,工作空间有限,易极度疲劳;生产任务繁重,以产量来进行劳动报酬分配的薪酬机制,导致重生产轻安全行为,最终导致工人违章操作。
2 防止不安全行为的对策
2.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以矿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机构。安全办公会议是矿井安全管理的最高机构,每周召开一次,研究、 安排、 部署矿井的安全管理工作。
2.2 建立职工培训体系
针对职工的实际文化水平,需要进行“两基一提 ” 培训,实现人的本质安全,也就是“作业人员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技术水平、 思想素质等方面符合安全要求 ” 。
(1)基本培训:基层单位培训。对象是全矿的所有职工,主要以措施的贯彻为主;基本培训具有强制性,人人须参加,措施的条文必须记住。每周的安全办公会时,由负责职工教育的管理部门向会议报
告本周各单位、 各部门安全培训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并提出一周中培训方面的奖惩单位和奖惩额度。
(2)基础培训:矿级培训。对象主要是基层的
班组长;培训的内容应包含安全基础知识、 基本文化理论;任务是通过培训,提高基层单位班组长的文化修养和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其安全意识,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3)提高培训:委托集团公司或高等院校培训。对象为矿井的中高层管理者;培训内容为安全管理理论、 安全心理理论等;任务是提高管理者的安全基础理论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矿井的教育管理部门要制定矿井的月度培训计划、 年度培训计划、 长远培训计划,并由矿安全办公会批准。
2.3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安全措施审批制度、 安全班前会议制度、 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安全事故分析制度、 管理人员带班制度、 安全信息反馈制度、 违章人员教育与处罚制度、 重大灾害应急制度、 岗位责任制度和特殊工种岗前培训制度等。制度制定后,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矿井的安全检查部门必须监督检查各种制度的落实情况。
2.4 完善安全文化体系
建立一套完善的矿井安全文化评价体系: ①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职工问卷调查,开展安全讨论,认知安全价值,形成矿井的安全价值观。②采用定量的方法,给安全文化赋值,采用定量的数据评价安全文化。
2.5 建立安全行为激励机制
对遵章守纪、 制止和抵制不安全行为的职工,应按其贡献的大小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奖励的额度应有矿正式文件明确规定,具有可操作性。全面落实安全责任,把安全和全体职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人人承担安全风险,共同分担安全压力,全矿职工均参与安全风险抵押。抵押的额度,由矿在专门文件中明确规定。矿井的年度 1、 2、 3号文件,明确规定各单位、 各部门的安全责任、 安全义务、 安全职责、 安全权限以及安全奖励的额度。形成矿井人人关心安全、 安全与人人相关的氛围。
2.6 改善安全环境
① 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设备、 仪表、 工具的稳定性和先进性,保证在使用时机械设备具有严格的安全特性。一旦出现不利于安全的状态,机械设备能实现自动闭锁或自动报警,杜绝机械设备的不安全因素。② 人性化设计。工程设计时应优先考虑职工的劳动强度,做到上班途中可以利用交通工具,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辅助运输系统运送设备和材料,下班时也可以乘坐交通工具。③ 优化工作环境。加大安全投入,实现标准化,改变矿井的照明、 色彩、 作业空间等,改变煤矿的“ 苦、 脏、 累、 险 ” 面貌。
2.7 合理安排生产任务与分配机制
合理安排生产任务,不超能力生产,职工当班的任务易于完成;改变分配机制,对于采掘单位,在劳动报酬分配时,职工的报酬应分为两部分——职工的基本生活部分和完成及超额完成任务的奖励部分,改变目前的没有任务量就没有报酬的状况。
2.8 改善外部环境
完善矿井的运输系统,加大投入,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节约体力,从源头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建立完备的安全质量体系,全矿职工和管理者都有章可循,按章行事,生产过程中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国家对煤矿企业减轻税赋,提高煤矿职工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补齐安全欠账,改善劳动环境。
3 结语
职工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在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两方面。职工素质低、 安全意识淡薄、 管理水平低、 以产量计资的薪酬体系、 生产任务繁重、 工作环境差等是导致不安全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矿井安全管理的对策: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建立“两基一提 ” 的职工培训体系,建立安全行为激励机制,搞好安全文化建设,改善安全环境,改革现有的生产任务与分配机制和国家对煤矿企业减轻税赋等。
参考文献:
[ 1 ] 王应德,李丰军,魏相存.对煤矿事故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调查分析 [ J ].中国煤炭工业, 2007 (3) : 49~50.
[ 2 ] 梁丽. 关于安全行为科学的探讨 [ J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7, 7 (2) : 10~13.
[ 3 ] 温道德.论人的失误 [ 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996 (6) .
[ 4 ] 刘轶松.安全管理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探讨 [ J ].西部探矿工程, 2005, 17 (6) : 226~228.
[ 5 ] 程正言,索书然. 煤矿“三违 ” 现象透视 [ J ]. 煤炭企业管理,2004 (5) : 66~67.
[ 6 ] 杨力强.浅析当前煤矿事故多发的原因及控制对策 [ J ].煤矿安全, 2000 (7) : 58~60.
[ 7 ] 刘江涛.煤矿事故发生原因剖析及对策 [ J ]. 陕西煤炭, 2005(1) : 62.
[ 8 ] 杨大明.人为失误原因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 [ 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997, 7 (1) : 14~17.
上一篇:提高电工的安全意识
下一篇:基层车间安全管理四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