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汽轮机事故处理原则和一般分析方法

2009-09-29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电力工业的安全生产,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发电设备的事故,不但对本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而且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随着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大型机组的安全运行,对电力系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年来大型机组严重的设备损坏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大力开展汽轮发电机组的反事故演习,仍然是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

  汽轮机设备损坏,是电力系统五大恶性事故(即全厂停电、大面积停电,主要设备损坏、火灾、人身死亡)之一。汽轮机设备一旦发生重大损坏事故,就需相当长的检修时间才能恢复发电。能否避免严重的设备损坏事故以及减轻设备损坏的严重程度,则和设备检修技术、运行技术以及运行人员对事故判断和处理方法正确与否有直接的关系。运行人员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值班期间应按规定的时间和项目进行认真的巡回检查,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有效地解决,做到以防为主。运行人员还应加强运行分析工作,防患于未然。一些事故在发生前已有明显的征兆,如能及时地发现和处理,就可以避免或大大减少损失,如果因缺乏运行分析而不能及时发现,就会酿成严重的设备损坏事故。

  运行人员要求熟练地掌握设备的结构和性能,熟悉系统和有关事故处理规定,经常做好事故预想,一旦发生设备故障,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和处理。在处理事故时,应注意以下几项原则。

  (1)在事故发生时切忌主观、片面,应根据有关表计指示、信号以及机组对外部征兆进行综合分析,并尽可能及时地向班长、值长汇报,以便统一指挥。如果班长、值长不在事故现场,应根据运行规程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已达到紧急故障停机条件,可不请示领导,立即破坏真空紧急停机。在紧急情况下,如不能果断地处理而逐级请示,就会廷误时间,造成事故扩大。一般地说,在电网容量较大的情况下,个别机组停运不会对电网造成很大的危害。相反,若主设备特别是高压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严重损坏,长期不能修复,对整个电力系统稳定运和的影响是严重的,所以要力求设备的安全,在紧急情况下要果断地按照规程规定打闸停机,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拖延处理时间,造成事故扩大。

  (2)在事故处理中要坚守岗位,沉着冷静,抓住重点进行操作处理,不要急躁慌乱,顾此失彼,以致误操作而扩大事故。

  (3)机组发生故障时,值班人员必须首先解除对人身和设备安全有威胁的系统,同时应注意保持维护非事故设备的安全运行,并加强对公用系统的监视和调整,根据电网频率,是当地增加非事故机组的出力,尽量保持系统运行稳定。

  在事故处理结束后,应抓紧时间立即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以便正确确定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有关防范技术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故,并确定事故责任。

  在电厂中,事故调查工作的特点是时间紧迫,在事故发生后,为了满足工农业用电的急需,减少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往往要组织抢修,尽早地恢复事故设备的工作能力。这样就在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进行细致的客观的分析,避免得出可能错误的结论。

  然而事故的真正原因往往不能轻而易举地作出准确的判断,这是因为一方面造成某本个设备或零部件的损坏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如汽轮机的异常振动,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才能最后确定事故的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发生事故引起的二次性设备损坏,使因果关系混淆,例如叶片组的围带拉金断落会引起叶片的断裂,叶片的断裂也会引起围带的飞脱。尤其是在事故发生后判断错误,廷误了时间,造成事故扩大以致造成设备的严重损坏时,要确定引起事故的真正原因,就更加困难。而对于制定有效的防范类似事故发生措施来说,正确地确定事故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仅从技术角度,讨论一下汽轮机事故的一般分析方法和程序,供事故分析时参考。

  (1)在事故发生后,根据运行班长、值长的报告的现场记录以及现场可以看到的事故范围,判断确定事故的性质、需要进一步检查的项目和调查组织范围,并由现场条件作出初步的结论。

  (2)抓紧时间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主要向当事人以及能够提供有价值情况的其他人员了解、收集有关事故的各种资料。

  在消除了事故后,立即向有关人员了解有关事故发生、发展经过的感性材料,而不急于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后果以及各种推测和见解。重点地调查确定如下各项内容:

  1)事故象征最早发生的时间;

  2)事故特征和发展变化过程;

  3)各种现象变化之间的时间间隔;

  4)事故当时所采取的措施。

  事故发生和处理以后,当班的值班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应立即分别写出事故的原始情况以及处理的经过。

  (3)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现场和设备损坏情况,应立即组织调查记录,必要时拍下照片或绘出草图。需要紧急恢复运行或进行抢修者,必须经安全监察部门或有关领导同意。未经调查和记录的事故现场,不得任意变动。

  (4)收集有关运行资料,如操作记录簿,运行日记,运行记录报表,记录或仪表的记录纸带或曲线图,以及汽、水、油的分析化验资料等。这些资料应包括事故发生前的一段时间,事故发生的当时和事故处理期间的全过程。

  通过分析这些资料,确定事故发生的时间和事故扩大的先后顺序,一般比运行人员提供的情况更可靠。

  (5)根据以上的情况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最后确定最初的事故征兆出现的时间和性质,以及有事故发生、发展、变化处理的时间先后顺序,当运行人员提供的情况和记录仪表反映的情况不一致时,应以仪表记录资料为准。根据记录纸带一般可以确定出主汽阀动作、汽轮机负荷突变、进汽中断、新蒸汽压力、温度以及真空变化情况,并根据这些记录资料,对照检查事故的时间顺序。

  (6)以设备的零部件进行解体检查,注意检查解体后破损部件的初始形象、相互位置,作好记录,以便再对破损部件情况检查。设备检查应围绕以下目的和要求进行:

  1)初步确定破坏程度和造成损坏的技术上的原因。这是分析事故最关键的一环,往往

  也是最困难的一项工作。

  2)确定设备损坏的次序和互相影响的因果关系。

  3)破损部件对其他部件带来的影响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4)查明整个机组损坏的程度和修复项目。

  在解体检查时,应注意断裂表面的性质,是疲劳断裂还是机械损伤,有无塑性变形,断口是否磨损和侵蚀,各紧固部件之间是否发生位移,汽缸是否存在积水和水刷的痕迹。注意保护好断口,以便以后做进一步的微观分析检查。

  通过检查编制出设备损坏情况一览表,并附上必要的照片和草图,标明事故部件和断口的相对位置。

  (7)根据需要对破损零部件进行强度检验、材料试验、断口微观分析检查并提出书面报止日。

  (8)由上述检查试验所得到的资料,经过综合分析,最后确定事故的原因。如果不能得到事故的肯定原因,则应全面地考虑引起事故的各种可能性,然后再将那些与事故经过的特征相矛盾的设想原因淘汰。为了最后确定事故原因,有时还需要检查汽轮机运行的历史情况、检修记录以及安装记录,所以平时做好准确的记录和注意整理历史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事故要在修复的过程中或修复后的试验检查中才能最终确定真正的原因,所以在分析各种原因时,一定要考虑到客观上的可能性,以免贻误检查和修复的时机,拖长事故的分析时间。

  (9)在拟定汽轮机修复措施时,要注意零部件可能存在的内伤以及可能引起的后果,对于不能确保安全的零部件,最好更换备品。如果缺乏必要的备件,必须重新使用残缺的部件时(如叶片、轴承以及传动零部件),应制定安全监督措施,并作好计划限期更换。

  (10)根据事故的原因,分析事故的教训,制定出防止类似事件的技术措施。

  最后按规定写出事故调查报告,报告内容一般应包括:

  1)汽轮机设备和损坏部件的技术特性。

  2)按照事故发生、发展、处理的时间顺序写出事故经过。

  3)设备损坏事故和有关检查试验情况。

  4)对事故原因和发展过程的分析意见,包括对运行人员事故处理的评价。

  5)事故原因的最后结论。如果事故原因暂不能完全肯定,应根据可能的推断以及进一步试验分析的意见,确定出事故责任人。

  6)事故后的修复情况和修复后的设备运行情况。

  7)通过类似事故分析得到的教训,包括对防止类似事件的安全措施,对现有规程以及对设备运行维护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