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钢铁企业设备检修的安全管理

2009-12-09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1 概述

  对某钢铁企业近10年来的工伤事故的统计和分析,发现有2个显著的特点:

  (1)与设备相关的工伤事故,占到了事故总数的70%以上。所谓与设备相关的事故,指的是由于设备缺陷与人们在操作、使用、维护、检查和检修设备时发生的工伤事故。

  (2)近些年来,非常规生产作业情况下发生的工伤事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就钢铁企业而言,所谓非常规生产作业,指的是除炼铁、炼钢、轧钢等主流程以外的作业,它与常规生产作业的最大不同点,是作业的不连续性。如设备检修等。

  基于上述的2个特点,不难看出:随着企业安全管理的不断加强,职工素质的不断提高,事故的规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职工个人安全素质差所造成的工伤事故越来越少,与设备相关的事故越来越多;主要生产作业流程中发生的工伤事故逐渐减少,而辅助作业流程中发生的事故却逐渐增多。这一现象,表明了当前钢铁企业安全管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设备检修是企业设备管理和生产组织中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近些年来事故多发和安全管理的重点管控作业。如何搞好设备检修作业期间内的安全管理,研究出1套系统有效的适合于钢铁企业设备检修的安全管理方法,对搞好新时期钢铁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设备的检修,过去通常分为小修、中修和大修。在钢铁企业,随着点检定修制度的推行,企业根据各工序的生产与设备的特点,逐渐形成了一种更为有效的“定修模式”,一般是每周或每月、甚至为2-3个月进行1次项目检修。

  为了恢复和提高设备的性能,在日常的点检定修基础上,钢铁企业一般每年进行1次停产时间较长的年度检修,通常称之为年修。考虑到生产工序的平衡,一般年度检修为多工序联合停产检修。

  钢铁企业的设备年修工程可概括为如下特点①检修时间长,通常在10-30天之间;②施工队伍多,参检人员多。因为要在统一的时间内对各工序同时进行检修施工,一般要组织施工队伍多达十几个,参加年修的检修作业人员达上千人;③检修场地狭小,立体交叉作业点位多,被检修设备多。许多设备问题需要在年修时处置,且年修要集中在设备的周围,进行部件更换、网管修复等作业,施工作业区域较为集中;由于时间紧,任务繁重,主要设备的检修多为立体交叉作业;④与生产交叉进行。对于多炉座、多台套设备的检修,通常的安排是对逐个炉座依次进行停产检修,所以除个别天数为全线停产外,大部分时间为部分设备在正常生产.部分设备在进行检修,生产与检修在同一区域交叉进行;⑤气候条件恶劣。考虑到产品销售的淡季以及生产工人劳动条件等原因,很多钢铁企业通常把年修时间安排到严寒或酷暑。

  以上这些特点,给检修作业的安全管理和施工组织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研究适合于钢铁企业设备检修的安全管理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2 设备检修作业的安全管理方法

  根据设备检修作业安全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以往检修作业中发生的工伤事故、险肇事故及事故隐患的原因和对策,结合安全管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1套适合钢铁企业设备检修作业安全管理的办法——“1165”安全管理模式。

  设备检修作业的“1165”安全管理模式,即严格执行设备检修安全管理业务流程的“11个步骤”;牢牢抓住检修作业过程中的“6个重点”;认真落实检修作业的“5项安全保障措施”。

  2.1 设备检修安全管理业务流程的11个步骤

  (1)设备检修计划。检修作业计划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是检修安全的前提;检修作业计划由设备点检员提出,经逐级多次讨论和审核形成。

  (2)检修作业方案。设备点检员根据设备检修计划和检修作业标准,制订具体的检修作业方案。

  (3)危害因素辨识。根据检修作业方案中各检修项目和细分作业流程,对各项作业进行危害因素的辨识。危害辨识的信息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一是OSHMS体系中相关工序检修方面的数据资料;二是以往检修作业的危害辨识信息;三是根据设备点检与运行信息重新组织危害辨识。

  (4)风险评价与控制策略。根据检修项目的危害辨识信息,组织风险评价、制订风险控制策略和安全施工作业措施,这些措施应包括: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和管理措施。

  (5)设备管理部门的审棱。设备管理部门主要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协调以及设备本质安全化的角度,对各工序上报的检修计划和方案进行审棱并提出修改意见。检修部门根据修改意见对原计划进行调整。

  (6)安全管理部门的审核。安全管理部门主要对检修项目危害因素辨识的充分程度和控制措施的完备程度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达不到要求的,检修部门应重新进行检修项目的危害辨识,直到合格为止。

  (7)检修项目安全技术交底会。由检修方向施工作业方

  就项目内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这是检修安全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让施工作业方充分理解了项目内容和技术难度,施工安全措施才会完整和充分,检修作业安全才能有保障。安全拄术交底会由点检员或检修技术负责人按检修项目逐项讲解并移交项目计划、危害辨识、风险控制策略等相关资料。

  (8)检修项目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作业方根据检修方委托的检修项目任务书和检修作业方案,在充分的安全技术交底前提下,结合自己的施工作业经验,制订具体、详细的施工作业计划。主要包括:编写施工网络计划、施工作业步骤、安全技术措施、人员调配、资材准备、安全监督与安全防护工作等。

  (9)检修作业的现场实施。对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和检修组织措施的落实是检修现场实施控制的重点。设备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着重检查危害因素控制措施的落实和各级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职责的落实情况。检修单位、施工作业单位要明确每个检修项目、检修作业点的安全负责人,实施有效的安全监督检查。形成以区域负责为主的安全管理网络,实行分级分责监督控制,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严格执行作业票制度、持牌制度、确认制度。检修与生产交*的,要划分明确的作业范围,做好施工区防护和隔离,加强检修现场定置管理,做到检修物品摆放有序,通道顺畅;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有序。同时,检修涉及的区域责任单位,建立“4级”安全监控体系,即厂督查体系、专职人员监查体系、专业人员现场检查体系、区域岗位安全检查体系,分别确定各级监控体系的责任、检查频次、检查要求等,并阶段性验证4级检查体制的运作情况,及各级检查人员职责的履行情况,对检查结果进行公布。

  (10)及时处置和纠正现场的不安全隐患。对安全检查人员查出的现场问题,必须及时整改,在问题未得到有效处理之前,要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同时,在公司局域网上设置专项栏目,对检修查出的问题进行及时通报,各检修单位举一反三,杜绝问题重复发生。

  (11)评价和总结。检修结束后,参检各方要认真总结检修工作,重点是检修安全管理和过程控制。对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客观总结,对暴露出的典型问题,在进行认真分析的同时,制定进一步改进的具体措施。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联合组织召开由设备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参加的检修总结会,推广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经验。

  2.2 检修作业的6个重点

  (1)能源介质的停、送环节。在以往检修作业中,停送电,停送水,停送气等环节是最容易出事故的作业。抓住这个重点应做到:方案明确,人人皆知;统一指挥,忙而不乱;责任到人,对口报告;挂牌确认,措施到位;列表检查,签字落实;步骤清晰,及时记录。

  (2)电焊、气割(焊)作业。在设备检修过程中,电气焊(割)的作业任务多、时间长、范围广,最容易引发的事故是火灾和触电。因此,应重点抓好焊接和切割作业的相关安全要点。

  (3)临时电源线管理。检修作业时所需用的临时灯、电动工具等用电设备需要配接临时电源、临时线。在检修现场,因乱拉乱接临时线,或临时线配制不规范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对临时电源线的管理是设备检修作业的一个重点。需要重点做好临时线装设手续的审批,由需要部门提出申请,工段、科室、厂(部)逐级审核把关。

  (4)起重作业。起重机械在进行吊装作业时,由于吊运作业人员和地面作业人员的直接接触,潜在着许多偶发的危险因素,决定了起重伤害事故较多、危害程度较大。起重机械伤害事故的分类,主要有吊物坠落、挤压碰撞、触电、高处坠落和机体倾翻等5类。据统计,这5类事故占全部起重伤害事故总数的87%。

  (5)主体交叉作业。由于工期、工序等原因,必须进行主体交叉作业,应采取重点安全控制措施,确保交叉作业安全。

  (6)保持维修作业现场整洁。因作业现场杂乱无章、垃圾乱堆、物品乱摆放、没有安全通道、没有作业场地,进而造成人员跌倒、碰伤而发生事故在以往的检修施工作业中也是常见的。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这类不必要事故的发生。

  2.3 检修作业安全管理5项措施

  (1)建立有效的组织指挥与协调联络机制。设备的检修关系到公司关键设备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组织好影响面较大的设备检修或年度检修工作,公司成立“检修指挥部”,全面领导协调全公司的设备年修工程。各二级单位分别成立“区域指挥部”。设备、安全、生产、消防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了管理和服务的职责,在各检修区域,派专人进驻区域指挥部,协助组织管理安全、检修和生产事宜。检修现场要做到24小时受控,现场监督检查和突发事故的处理到位,为年修安全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定期召开安全例会,通报情况,指出问题,提出下一步安全重点。各检修区域每天召开检修协调会,保证检修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

  (2)区域负责制。为确保检修工程的安全、工期、质量和费用的达标可控,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设备检修的安全管理实行“区域负责制”。所谓“区域负责制”是指:不论检修施工单位是谁委托的,不论施工单位有多少,施工作业在哪个区域进行,其安全管理工作就由所在区域全面负责管理,并将检修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纳入所在检修区域的管理体系。设备检修区域指挥部要成立相应的指挥机构,制定组织措施、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工期进度网络,并在检修期间定时召开区域检修协调会,协调解决检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等问题,保证检修的顺利进行。

  (3)检修项目的“点检员负责制”。“点检员负责制”是指点检员全面承担所管区域内设备检修具体项目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的全部工作。从检修计划申报到检修方案确定;从备件计划的上报到备件的监制、验收、预装;从危害环境因素辨识到安全措施的制定;从检修现场的安全检查到质量控制;从检修进度计划的制定到检修现场进度的控制;从现场设备验收、试车到检修过程控制的记录及技术资料的归档;从检修的费用控制到检修后的总结,全部由负责该项目的点检员组织实施。点检员负责制关键是做好检修过程控制,在检修过程中,点检员负责各自区域内现场的问题处理、组织协调、安全条件、安全确认、监督指导和验收工作。在每天下午的检修协调会上,及时通报当天的安全、进度以及检修的质量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每检修完1个项目,由点检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认真验收,对验收不迭标的限期整改并进行复验,直到合格为止,确保检修质量。

  (4)《安全协议书》。为了加强对受委托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在进入检修现场之前,施工作业方与检修方签署《安全协议》,协议规定了双方的责任与义务。检修方要为施工单位提供必要的安全作业条件并指派专人负责联络协调和检查作业中的相关工作;施工作业方要服从检修方的区域领导,统一安排、统一作业计划,遵守检修方的区域安全规程,接受检修方的安全检查,参加检修协调会。

  (5)风险抵押金。为落实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违章作业,减少不安全隐患,消除工伤事故,对施工单位实行“检修施工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施工单位向检修管理方缴纳一定数额安全抵押金,检修作业期内无事故、无违章、无重大隐患,返还抵押金并给予同倍奖励,发现违章和隐患及隐患整改不及时的,相应的安全处罚从抵押金中扣除。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的目的,是通过经济手段和风险抵押的方式,促进企业全体员工安全意识和遵章守纪自觉性的提高。

  3 结语

  设备检修的“1165安全管理模式”是多年来钢铁企业设备检修安全管理实践的归纳和总结。虽然它还有待在今后的管理实践中不断完善,但应该看到:关注和解决设备检修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当今企业安全管理的一个十分突出和重要的课题。

  设备的检修作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涉及到多个单位的共同作业和交叉管理。相信无论是企业的设备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还是外委施工单位,在这一交叉领域的任何努力,对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将是十分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