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焊接结构生产安全管理

2009-12-29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安全管理是焊接结构生产实现安全生产开展的管理活动,管理的重点是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与控制。

  一、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

  焊接生产施工项目部承担控制、管理施工生产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目标的责任。因此,必须同时承担进行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的责任。

  ⑴ 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有组织、有领导的开展安全管理活动。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

  ⑵ 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抓制度落实、抓责任落实,定期检查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及时报告。

  1)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

  2)各级职能部门、人员,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

  3)全员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从经理到工人的生产系统做到纵向到底,一环不漏。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做到横向到边,人人负责。

  ⑶ 施工项目应通过监察部门的安全生产资格审查,并得到认可。

  一切从事生产管理与操作的人员、依照其从事的生产内容,分别通过企业、施工项目的安全审查,取得安全操作认可证,持证上岗。

  焊工、气割工除经企业的安全审查,还需按规定参加安全操作考核,取得技术监察部门核发的《特种作业上岗证》,坚持“持证上岗”。生产施工现场出现特种作业无证操作现象时,项目部必须承担管理责任。

  ⑷ 项目部负责施工生产中物的状态审验与认可,承担物的状态漏验、失控的管理责任。接受由此而出现的经济损失。

  ⑸ 一切管理、操作人员均需逐级向上级签定安全协议,做出安全保证。

  ⑹ 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的检查,应做认真、详细的记录,做为分配、补偿的原始资料之一。

  ⑺把安全生产目标实现与项目部、项目部各级人员的经济收入和荣誉挂钩,严格考核,兑现奖罚。

  二、制订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在项目生产施工组织设计中,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安全负责人、生产技术负责人、工长制订安全技术措施,并以表格的形式编制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上报本企业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审核通过。表4-1为20m3汽油储罐制作、安装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表4-1    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表

  编制单位      项目名称:20m3汽油储罐制作安装工程  编制时间:2004年3月15日

分项

任务

措施内容

实施

单位

实施

进度

计划经费(元)

执行

负责人

备注

容器制作

气割、焊接

①进行安全操作培训与考核;

项目部

320330

3000

项目

总工程师

 

②现场每30m安设4个灭火器,共8个;

冷焊

车间

330

1000

安全员

 

③乙炔瓶安装回火器;

冷焊

车间

331

100

冷作班长

 

④发放劳动保护用品;

项目部

331

800

仓库

保管员

 

⑤配置通风用的风扇、空压机;

冷焊

车间

42

调配

车间主任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三、安全教育与训练

  进行安全教育与训练,能增强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知识,有效地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失误。安全教育、训练是进行人的行为控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因此,进行安全教育、训练要适时、宜人,内容合理、方式多样,形成制度。组织安全教育、训练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

  ⑴ 一切管理、操作人员应具有基本条件与较高的素质。

  1)具有合法的劳动手续。临时性人员须正式签定劳动合同,接受入场教育后,才可进入施工现场和劳动岗位。

  2) 没有痴呆、健忘、精神失常、癫痫、脑外伤后遗症、心血管疾病、晕眩、以及不适于从事操作的疾病。

  3)没有感官缺陷,感性良好。有良好的接受、处理、反馈信息的能力。

  4)具有适于不同层次操作所必须的文化。

  5)输入的劳务,必须具有基本的安全操作素质。经过正规训练、考核,输入手续完善。

  ⑵ 安全教育、训练的目的与方式:

  安全教育、训练包括知识、技能、意识三个阶段的教育。进行安全教育、训练,不仅要使操作者掌握安全生产知识,而且能正确、认真的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安全的行为。

  安全知识教育。使操作者了解、掌握安全操作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安全技能的训练。使操作者逐渐掌握安全生产技能,获得完善化、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减少操作中的失误现象。

  安全意识教育。在于激励操作者自觉坚持实行安全技能。

  ⑶ 安全教育的内容随实际需要而确定。

  1)工人入场前应完成三级安全教育。三级教育就是入厂教育、车间(或项目部)教育和岗位教育,入厂教育是对本企业安全生产的形式和一般情况进行的基本教育,车间(或项目部)教育是对生产性质、生产任务、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生产设备的安全特点进行的安全规范教育,岗位教育是对操作规程、生产工具、安全装置、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的具体教育,通过三级教育,能够使操作者自己建立起良好的安全意识。

  2)结合施工生产的变化、适时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工期很长的生产施工项目一般每10天组织一次安全教育较合适。

  3)结合生产组织安全技能训练,干什么训练什么,反复训练、分步验收。已达到出现完善化、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划为一个训练阶段。

  4)安全意识教育的内容不易确定,应随安全生产的形势变化,确定阶段教育内容。可结合发生的事故,进行增强安全意思,坚定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的信心,接受事故教训的教育。

  5)受季节、自然变化影响时,针对由于这种变化而出现生产环境、作业条件的变化进行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增强安全意识,控制人的行为,尽快地适应变化,减少人失误。

  6)采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推行新工艺之前,应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技能、意识的全面安全教育,激励操作者施行安全技能的自觉性。

  ⑷ 加强教育管理,增强安全教育效果。

  1)教育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系统性强,抓住关键反复教育。

  2)反复实践。养成自觉采用安全操作方法的习惯。

  3)使每个受教育的人,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鼓励受教育者树立坚持安全操作方法的信心,养成安全操作的良好习惯,

  4)告诉受教育者怎样做才能保证安全,而不是不应该做什么。

  5)奖励促进,巩固学习成果。

  ⑸ 进行各种形式、不同内容的安全教育,都应把教育的时间、内容等,清楚的记录在安全教育记录本或记录卡上。

  四、生产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生产开工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填写安全交底卡,并同施工组织设计或生产工艺卡,向参加生产施工的职工进行认真的逐级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广大职工都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作业应采取哪些措施,并说明其重要性。每个分项工作或重要工序开始前,须重复交待该分项工作、重要工序的安全技术措施。坚决纠正只有编制者知道,施工者不知道的现象。

  安全技术交底应针对生产项目作业的特点和危险点,内容包括危险点的具体防范措施和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应执行的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一旦发生事故时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表4-2为20m3汽油储罐制作、安装项目中焊接安全技术交底卡。

  表4-2    安全技术交底卡

  项目名称:20m3汽油储罐制作安装工程             填写时间:2004年4月6日

分项名称:筒身与封头的环缝焊接

任务单编号:20040040601

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⑴筒身所有人孔、接管开孔完成后,方可进入容器内施焊;

⑵容器内使用压缩空气、风扇进行强制通风;

⑶容器必须安放在支架或滚轮架上,避免自行滚动;

⑷焊工进入容器施焊,须戴上防毒面具,穿绝缘胶鞋;

⑸容器外设安全监护人,无监护人不得进行施焊操作;

⑹严格执行焊接安全操作规程。

 

交底人签字:

讲解时间:                          

接受任务负责人签字:

检查执行情况:

 

                                                     安全员签字:

  本卡管理办法:

  1.凡下达生产任务,必须填写本卡,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本卡一式三份。Ⅰ,工长留存用白色纸印;Ⅱ,附任务单上用黄色纸印;Ⅲ,安全员用绿色纸印。

  五、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重要途径。是消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方法。

  ⑴安全检查的形式:

  1)定期安全检查。指列入安全管理活动计划,有较一致时间间隔的安全检查。定期安全检查的周期宜控制在10~15天。各班组必须坚持日检。

  2)突击性检查。指无固定检查周期,对特殊部门、特殊设备、特种作业、小区域的安全检查,属于突击性检查。

  3)特殊检查。对预料中可能会带来新的危险因素的新设备、新工艺、新项目进行的,旨在“发现”危险因素为专题的安全检查。

  ⑵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事故处理。

  1)焊接生产项目的安全检查以自检形式为主,是对项目经理至操作,生产全部过程、各个方位的全面安全状况的检查。检查的重点以劳动条件、生产设备、现场管理、安全卫生设施以及生产人员的行为为主。发现危及人的安全因素时,必须果断的消除。

  2)各级生产组织者,应在全面安全检查中,透过作业环境状态和隐患,对照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检查对安全生产认识的差距。

  3)对安全管理的检查,主要是:

  安全生产是否提到议事日程上,各级安全责任人是否坚持“五同时”,即企业或项目领导、主管部门或项目工作负责人在策划、布置、检查、总结、评价生产经营的同时,是否同时策划、布置、检查、总结、评价安全工作。

  业务职能部门、人员,是否在各自业务范围内,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专职安全人员是否在位、在岗。

  安全教育是否落实,教育是否到位。

  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是否结合为统一体。

  安全控制措施是否得力,控制是否到位,有哪些消除管理差距的措施等。

  ⑶安全检查的方法:安全检查表法。表4-3、表4-4即为检查表格式的示例。

  六、隐患处理

  ⑴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应进行登记,不仅作为整改的备查依据,而且是提供安全动态分析的重要信息渠道。如多数单位安全检查都发现同类型隐患,说明是“通病”,若某单位在安全检查中重复出现隐患,说明整改不彻底,形成“顽症”。根据检查隐患记录分析,制订指导安全管理的预防措施。

  ⑵安全检查中查出的隐患,应及时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单。对凡存在即发性事故危险的隐患,检查人员应责令停工,被查单位必须立即进行整改。

  ⑶对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检查人员可以当场指出,立即纠正。

  ⑷被检单位领导对查出的隐患,应立即研究制订整改方案。按照“三定”(定人、定期限、定措施),限期完成整改。

  ⑸整改完成后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派员进行复查验证,复查合格,方可销案。

  七、伤亡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伤亡事故调查的主要目的如下:

  (1)揭示伤亡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认识其规律性;

  (2)寻找事故发生原因,研究各种原因间的相互关系;

  (3)为采取防止伤亡事故重演的安全措施提供依据;

  (4)为伤亡事故统计分析提供数据;

  (5)评价伤亡事故发生倾向,预测伤亡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6)评价安全防范措施的实际效果;

  (7)查明事故的责任者。

  应该注意,进行伤亡事故调查时,不应把查明事故的责任者做为首要目的,而应当全面调查。否则,往往容易错判事故的原因,以致不能采取恰当措施防止以后类似事故的发生。

  对于发生职工因工伤亡事故的单位,要将事故的情况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发生使工作中断的事故,负伤人员或最先发现事故者应立即报告班组长、车间主任,并逐级报告安全技术部门及厂级领导。发生重伤或死亡事故时,单位领导人应立即将事故概况报告主管部门、当地劳动、公安部门、工会和检察院。对一次重伤3人以上或死亡事故,上述部门要迅速分别逐级转报到省有关部门。对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特大伤亡事故,省劳动部门要上报省政府、国家劳动监察部,不得瞒报和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