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安全培训:借我一双慧眼吧!——黑龙江部分地市安全培训现状扫描

2003-10-29   来源:《现代职业安全》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说起安全培训,恐怕每个人都不会觉得离自己很遥远。无论是在校学习的莘莘学子、还是工作在生产一线的产业工人。对于那些要求持证上岗的特种作业人员来说,安全培训更是必过的一关——不经过培训学习,是不大可能拿到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

  多年来,人们的目光更多地关注着此起彼伏大大小小的事故。也难怪,毕竟安全培训并没有多少能够引人津津乐道的地方。然而,在安全监管工作的重心从事后处理向超前预防、关口前移转变之后,安全培训作为安全工作基础的位置凸现出来。人们更加明白了,原来安全培训相当重要。

  黑龙江省安监局综合处调研员于艳善听说本刊这次将专题全面报道安全培训工作,高兴地对记者说:“这回可有学习、借鉴的材料看啦!”她经常翻阅本刊等在国内有影响的几种安全专业报刊,却很难看到一篇有关培训的报道。

  那么,现在基层的安全培训工作到底是什么状况?各级培训机构是什么情况?安全培训中遇到什么问题?从事安全培训的人和接受安全培训的人对安全培训有什么想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到黑龙江省以及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大庆市做了一次深入采访。

培训机构,几家欢乐几家愁

  由于各地安监局都是新成立的,作为安监局下属事业单位的安全培训机构的名称还没有统一,而这只是表象。不采访不知道,原来安全培训机构还有着那么多不同之处。

  从名称上看,被认定拥有二级安全培训资质,下设安全教育中心的黑龙江省劳动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在名字上还深深地残留着安全管理体制转换前的痕迹;佳木斯市则挂上了安全生产培训中心的牌子,而齐齐哈尔市还叫劳动教育培训中心。

  从经费来源上说,黑龙江省劳动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处境优越,46人的事业编制,全额财政拨款。齐齐哈尔市却不然,劳动教育培训中心虽然是事业编制,但是属于三类事业单位,15名教职员工,完全自收自支。佳木斯市安全生产培训中心的情况与齐齐哈尔市差不多,13个事业编制,加上退休人员和临时工共21个人,市财政按4个人头差额拨款,3个退休职工中2人由财政拨款,其余部分都要自筹。

  大庆市的情况要简单得多。因为2001年成立市安监局时没有把培训机构一同划入,所以至今还没有隶属于该局的培训机构。

  全额拨款的培训机构可以高枕无忧,自收自支的培训机构日子过得可没有那么舒服自在。佳木斯市安全生产培训中心主任尹国志和齐齐哈尔市劳动教育培训中心主任杨少峰都无可奈何地对记者吐出苦水:中心有十几个人要吃饭,除了发工资,还要给每位职工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每月都有水、电等费用。所以,不想方设法开展工作,就面临发不出工资的巨大压力。

安全培训开展难、难开展

  尹国志于2002年8月从市安监局政策法规科调任佳木斯市安全生产培训中心主任,在压力中渡过了11个月的时间。

  为什么感到压力这么大?因为现在开展安全培训工作越来越难。尹国志告诉记者,现在被多头培训弄得筋疲力尽。他们开展的特种作业安全培训中,厂内机动车等培训与同为政府部门的技术监督部门培训发证撞车,电工培训与本身是企业的电业局搞的培训发证撞车,架子工等工种培训与建设局培训发证撞车。再有现在企业经营都不景气,转制的转制,精简的精简,停产的停产,破产的破产,使培训对象大幅减少。像佳木斯造纸厂,前几年每次培训都有近2000人参加,今年这家企业已经停产;还有佳木斯纺织厂,也已经停产。人都不上班了,你找谁来培训?

几个地方的培训机构有关人员都说,多亏平时组织培训都是聘请常年工作在一线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安全管理者担任主讲,他们讲课理论联系实际,最受欢迎。而他们的工资还不用我们负担。我们只按标准支付讲课费用。要是按照上级有关培训机构资质认定的文件要求的那样,要养活多少名专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