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个你死我活。要么严格规范,盛地市州、县区每级只能有一家培训机构。不认定中介机构的培训资格。不然,免不了出现不正当竞争。
何时走出培训办班的怪圈?
说现在的培训有怪圈,是有实际现象佐证的。
现象之一:教材昂贵,价超其值。无论哪种培训、哪个部门组织的培训,无一例外都要打上资料费偏高的烙印。记者应邀采访过一些培训班。一本教材实打实地讲也就该卖二十几元,可偏偏印上四五十元,甚至七八十元。一些组织培训的政府部门几个班下来,单这一块就净赚几万十几万。而这些钱多数都是不在审计监督之下的账外资金,无疑都进了“小金库”,用于“出国考察”、用作“公款消费”。
现象之二:集中办班,异地办班。一些培训本来可以就地、就近组织。而一些部门利用手里的权力,非要集中到指定地点培训学习。现在没有哪家企业的生产经营敢说高枕无忧,事无巨细,没有企业负责人拍板很多事情难以解决。即使这样,为了拿到那张资格证书,使自己成为合法的经营管理者,也要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远离企业所在地到外边参加集中培训学习。一些企业负责人说,有些很明显存在食宿收费不合理的情况,没有办法,我们是鱼肉,只能任之宰割。一面是培训办班引来的怨声载道,一面是下一级安全培训机构业务少、吃不饱。
多少年来,持证上岗、安全培训已经成为一种体制。参加安全培训的人,无论是特种作业人员,还是企业经营管理者,都是因为有法律、法规规定,有文件要求,才加入到接受安全培训的行列中。这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要你安全”一脉相承。在当前社会变革的新时期,能否将安全培训工作与时代同步,使其成为终身教育的真正组成部分,与能力、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在开展中规范,在进行中整合,本着有利于企业发展,为安全生产服务的宗旨,合并同类项,叫停多头培训、重复培训,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一篇:电气安全教育有哪些内容?
下一篇:对新形势下安全培训工作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