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xx化工公司安全标准化手册

2010-01-20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前  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发布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试行)》的规定,新天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全公司范围内积极组织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

  为顺利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切实落实系统化的理念和实现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达到规范企业安全生产活动,提升整体安全水平,切实保护广大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的目的。新天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安保部根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试行)》内容,编印了《安全标准化手册》予以下发,人手一册,以供各单位组织学习,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并认真贯彻执行。

  董事长:刘凤文

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目标

  实施安全标准化规范管理,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年职工伤害低于3人),责任事故为零,设备事故降到最低(设备完好率达到98%),实现安全文明生产。

安全承诺

  1.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关的行业标准和公司管理制度。

  2.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大安全投入,加强生产技术及设备改进,制定有效的应急措施,防止火灾、爆炸、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及伤亡等各类事故的发生。

  3.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关注员工身心健康。

  4.定期开展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制定有效控制措施,保证员工工作环境的安全。

  5.定期进行绩效考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安全标准化不断改进的过程中,以达到公司安全目标的实现之目的。

安全标准化要素

  ①负责人与责任

  负责人

  1.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明确其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和基层安全生产责任制;

  2.主要负责人做出文件化的安全承诺,并确保安全承诺转变为必需的资源支持;安全承诺应向社会公开;

  3.企业应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

  4.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原则.

  方针目标

  1.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2.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得到所有人员的贯彻落实;公众易于获得;

  3.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

  4.各级组织制定安全工作规划和计划,以保证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的有效完成;

  5.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机构设置

  1.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

  2.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健全安全管理网络;

  3.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4.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职责

  1.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2.明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各职能部门、各基层单位安全职责;

  3.建立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定期考核,予以奖惩。

  安全生产投入

  1.建立安全投入保障制度,确定提取标准;

  2.建立安全费用台帐;

  3.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

  4.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②风险管理

  范围与评价方法

  1.建立评价组织;

  2.明确风险评价目的;

  3.确定评价范围;

  4.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

  5.确定评价准则。

  风险评价

  1.依据已确定的评价方法、评价准则,定期进行风险评价。

  2.记录重大风险,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及储存运行情况等,确定优先控制的顺序,采取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

  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落实所选定的风险控制措施;

  2.对确定为重大隐患的项目,应建立档案。

  3.将评价结果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

  风险信息更新

  2.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

  3.当发生事故或变更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重大危险源

  1. 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确定企业的重大危险源;

  2.重大危险源应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

  3.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4.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5.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新建企业与周边的防护距离应满足国家标准或有关规定。老企业与周边的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

  ③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

  法律法规

  1.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

  2.明确责任部门及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3.定期进行更新;

  4.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

  5.及时传达给相关方。

  符合性评价

  1.定期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

  2.消除违法现象和行为。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制订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

  安全操作规程

  1.根据储存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储存物料的危险性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

  管理制度修订

  明确评审和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时机和频次,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

  ④安全培训教育

  管理人员培训教育

  1.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2.其他管理人员(包括职能部门负责人、基层单位负责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由企业人事、教育部门会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分层次组织实施,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职;

  3.培训内容应满足国家安监总局《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的要求。

  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1.对从业人员进行基本功训练和安全培训教育,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并按规定参加复审;

  3.对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驾驶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知识培训;驾驶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考核合格(船员经海事管理机构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4.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品种投入使用和储存前,其主管部门应组织编制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专门培训。有关人员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操作。

  新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1.对新从业人员进行公司、部门(处、科室)、班组安全培训教育;

  2. 公司、部门(处、科室)、班组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学时应满足本规范要求。

  其他人员培训教育

  1.对转岗、下岗再就业、干部顶岗以及脱离岗位六个月以上者,应进行部门(处、科室)、班组安全培训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岗位工作;

  2.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的安全培训教育;

  3.对外来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准入证。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进行进入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

  日常安全教育

  1.开展班组安全活动;

  2.班组安全活动应有内容、有记录;企业管理人员和安全员应对安全活动记录进行检查、签字;

  3.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定期参加班组安全活动;

  4.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结合班组安全生产实际,制定班组安全活动计划,规定活动形式、内容、要求。

  培训教育管理

  1.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制定、实施安全培训教育计划;

  2.建立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档案,做好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3.记录计划变更情况;

  4.安全培训教育的主管部门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5.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应为安全培训教育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⑤生产设施

  生产设施建设

  1.生产设施建设应满足国家“三同时”规定;

  2.企业应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六个阶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规范管理;

  3.生产设施建设中的变更应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全过程进行风险管理;

  4.积极采用先进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发。

  生产设施管理

  1.制订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2.建立生产设施台帐;

  3.各种安全设施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并落实到人。安全设施应编入设备检修计划,定期检修。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修拆除的,检修完毕后应立即复原;

  4.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5.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和档案,定期检验,证件齐全。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6.制定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并保存校准和维护活动的记录。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

  1.制定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实行企业管理人员定点承包的安全管理机制;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安装电视监控和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2.承包人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内容符合本规范要求,并至少每月到承包点进行一次安全活动;

  3.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每季度对承包人承包到位情况进行一次考核,并进行公布;

  4.建立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档案及安全检查书面报告制度,定期进行监督或巡检;

  5.制定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

  检维修

  1.建立生产设施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明确检维修时机和频次;

  2.制定检维修计划;

  3.进行检维修前,对检维修作业进行风险评价,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风险;

  4.对检维修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管理。

  拆除和报废

  1.建立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和报废制度;

  2.对拆除作业进行风险评价,制定拆除计划或方案;

  3.凡拆除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内仍存有危险化学品的,应先清洗干净,验收合格后方可报废。

  ⑥作业安全

  作业证

  对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盲板抽堵作业、设备检修作业、起重作业、施工作业、断路作业等实施作业许可证管理,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

  警示标志

  1.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场所的适当位置张贴警示标志和告知牌;

  2.产生职业危害的企业,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3.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告知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4.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

  直接作业环节

  1.对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破土作业、施工作业、高温作业等直接作业环节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控制措施,配备、使用安全防护用品,配备监护人员;

  2.对承包商施工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管理,发现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检查、落实整改情况;

  3.制订和履行严格的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安全管理制度及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制度,并应符合省安监局《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销售危险化学品发货和装卸环节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鲁安监发[2005]81号)文件要求,规范作业行为。

  承包商与供应商

  1.建立承包商管理制度,对承包商资格预审、选择、开工前准备、作业过程监督、表现评价、续用等进行管理;建立合格承包商名录和档案。

  2.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制定资格预审、选用和续用标准,并经常识别与采购有关的风险。

  变更

  1.建立变更管理制度,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2.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

  3.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

  ⑦产品安全与危害告知

  化学品档案

  对所有可能接触和产生的化学品(包括产品、原料和中间体)进行普查,建立化学品档案。

  化学品鉴别与分类

  对其产品、所有中间产品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汇入化学品档案。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1.编制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2.采购危险化学品时,索取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不得采购无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的危险化学品。

  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服务电话

  1.设立24小时应急咨询服务固定电话,并有专业人员值班;

  2.没有条件设立电话的,应委托危化品专业应急机构作为应急代理。

  危险化学品登记

  按照《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要求进行登记。

  危害告知

  以适当、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和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⑧职业危害

  职业危害申报

  如存在法定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危害因素,应及时、如实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接受其监督。

  作业场所管理

  1.采取本规范规定的职业危害管理措施;

  2. 确保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与生活区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

  3. 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定期检查和记录;

  4. 建立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

  5.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存入职业卫生档案。

  劳动防护用品

  1.根据接触危害的种类、强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2.各种防护器具都应定点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每次校验后应记录或铅封,主管人员应经常检查。

  3.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帐,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者不得上岗作业。

  9事故与应急

  事故报告

  1.明确事故报告制度和程序;

  2.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抢险与救护

  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积极抢救,妥善处理,以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发生重大事故时,企业负责人应直接指挥,安全技术、设备动力、生产、防火、保卫等部门应协助做好现场抢救和警戒工作,保护事故现场。

  2.对有害物大量外泄的事故或火灾事故现场,必须设警戒线,抢救人员应佩戴好防护器具,对中毒、烧伤、烫伤等人员应及时进行抢救处理。

  事故调查和处理

  1.明确事故调查人员的能力要求、职责与权力。

  2.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3.编制事故调查报告,进行事故分析,提出预防措施;

  4.建立事故台帐。

  应急指挥系统

  1.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实行分级管理。

  2.明确应急指挥系统的职责。

  应急救援器材

  1.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器材,并保持完好。

  2.建立应急通讯网络并保证应急通讯网络的畅通。

  3.为有毒有害岗位配备救援器材柜,放置必要的防护救护器材,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保证其处于正常状态。

  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

  1.按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 》的要求,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针对潜在事件和突发事故,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2.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定期演练,评价演练效果,评审应急救援预案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3.定期评审应急救援预案,尤其在潜在事件和突发事故发生后。

  4.将应急救援预案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并通报当地应急协作单位。

  10 检查与绩效考核

  安全检查

  1. 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内容和具体计划。

  2. 制订各种检查形式的《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形式与内容

  1.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并符合本规范规定的检查频次。

  2.按相应的《安全检查表》,逐项检查,并与责任制挂钩。

  隐患整改

  1.对各种安全检查所查出的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整改,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2.对事故隐患,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做到“四定”。

  3. 重特大安全事故隐患应符合《山东省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的规定。企业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书面向企业隶属的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

  4.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隐患,必须采取应急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

  5.各级检查组织和人员应将检查出的隐患和整改情况报告上一级主管部门,重大隐患及整改情况应由安全技术部门汇总并存档。

  绩效考核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标准化进行综合考核,提出进一步完善安全标准化的计划和措施,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绩效,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公司目前的主要危险化学品

  氢气(H2)

  特性

  无色无臭气体。

  危害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个人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一氧化碳(CO)

  特性

  无色无臭气体。国家卫生标准MAC=30mg/m3

  危险特性

  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硫化氢(H2S)

  特性:

  无色、有恶臭的气体,国家卫生标准MAC=10mg/m3

  危害特性

  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损害。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极高浓度(1000mg/m3 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高浓度接触眼结膜发生水肿和角膜溃疡。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或使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吸回。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甲醇(CH3OH)

  特性:

  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中国MAC=50mg./m3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 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天然气(CH4)

  特性:

  无色无臭气体

  危害特性: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本品易燃,具窒息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二氧化碳(CO2)

  特性:

  无色无臭气体。

  危害特性:

  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 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能造成-80~-43℃低温,引起皮肤和眼睛严重的冻伤。慢性影响: 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等神经功能紊乱等。但在生产中是否存在慢性中毒国内外均未见病例报道。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远离易燃、可燃物。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应急电话

  滨州市急救中心电话:120

  公司火警电话:xxxxxxxxx

  滨州市消防支队火警电话:119

  公司应急咨询电话: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