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评论



分享

JHA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及对策

2017-06-24   来源:原创    作者:wfs123   安全管理 > 管理交流 > 正文
【摘要】JHA在中国很多的企业已经开始应用,作者从一个基层实施者的角度,深入剖析了JHA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JHA管理核心就是制度完善和执行的观点,供广大同行借鉴。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1.JHA的定义
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和费用的预防性工作流程。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根据美国国家实验室(LBNL)对JHA的定义:JHA方法提供了一种文件化的体制来回答“我怎么能知道正在进行的工作是安全的”。换句话说,就说JHA在全面安全管理中处理了5个核心问题,具体如下:
通过工作和作业特性来制定工作计划;
分析工作的危害;
明确为确保工作安全需要的控制措施;
通过规定的控制措施进行工作;
通过阶段性的对JHA进行审核提供反馈和持续改进以确保安全。
2.JHA管理的实施
JHA分析的方法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层面是不完全相同的,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JHA进行危害风险分析时,必须至少考虑危害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性、以往出现事故的频率这两个方面,而一旦分析出风险较大,需要采取风险控制和预防措施时,一般从制度缺陷、制度执行力、技术能力、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并根据对策进行执行。
3.对JHA的理解
根据JHA的定义和多年的工作经验,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JHA有以下几个特点在实施中需加以注意:
(1)JHA不能取代全面安全管理,它只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2)JHA的分析应该是逐步进行的,分析的深度应该涵盖工作的每个部分,每个步骤,每种环境。
(3)JHA的实施时间是作业开始前,对作业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或特殊作业还需要其它的管理手段。
(4)JHA不包含事故出现后的处置。
(5)JHA管理需要持续改进。
(6)JHA最重要的企业层面的管理,其最终的目的是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操作规程。
(7)JHA在基层的工作应该是分析特殊的、很少使用的、恶劣环境下、特殊环境下和新技术应用中的危害分析及风险控制和预防。
前5条分析估计读者应该很容易理解,但是第六条和第七条的观点可能很多读者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笔者会这样理解呢?其实很简单,这两条的来源并不仅仅来源于JHA的定义,而是笔者结合了管理学原理引申出来的。因为从管理学角度来说首先作为一个企业必须对自己主要业务进行统一管理,JHA作为管理的一部分,企业应该进行统一的管理,而从JHA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就是完善制度或规程。在第六条的基础上笔者引申出第七条,在去掉了企业管理的范围后,现场的基层操作层就只剩下特殊作业管理了。
4.JHA在现场实施中的薄弱环节及分析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合笔者在工作中的应用,笔者认为JHA管理制度在国内现场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薄弱环节。
(1)形式主义严重
表现:对大量的、简单的、重复的工作进行了重复的JHA分析。
产生原因:部分企业的JHA管理制度缺乏层次,没有规定企业级的JHA和现场级JHA分析的工作界面,举个例子,作为建筑施工行业砌砖作业已经有了完善的国家规范,而且多年都没有出现过事故,但是从企业的JHA制度中对这项作业并没有进行特殊对待,而是简单规定,在每项作业前都必须进行JHA分析,但没有规定 JHA分析由哪个层面的管理人员进行,导致每个项目都重复进行分析,甚至有的项目还制定了控制和预防措施。而且部分控制预防措施还是完善制度,却从来不进行制度的完善,因为制度已经非常完善了,没办法再修改了,在现场实际操作中,这些分析报告和整改措施都是废纸,没有哪个操作工人去看的,这些都是因为企业级的管理人员没有深切的体会到JHA管理的内涵,简单敷衍了事造成的。
对策:实际上每项作业前的JHA分析完全可以从企业的层面上进行,分析完成后,如果风险较大,企业可以通过完善制度,修改措施来进行风险的控制和预防,这些措施和制度在企业范围内的很多项目甚至很多年都可以应用,如果风险较小则不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在现场实际JHA分析只需要分析公司层面没有分析到的作业即可,或者分析特殊情况下的作业即可。
(2)统计工作比较滞后
表现:在进行JHA分析时,部分企业事故发生频率都没有详细的统计资料。
产生原因:没有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同时部分企业的JHA分析都是由基层管理人员进行的,实际上基层管理人员很难接触到行业的或企业的统计数据。
对策:企业层的管理人员需要认真做好统计工作。
(3)对策制定时挖掘深度不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表现:很多企业制定的对策只是针对某个事件,将分析的重点放在了人的身上,没有深掘制度缺陷。如某企业在分析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时,主要集中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不善、环境不符合、方法不当等方面,却没有深入发掘出现这些现象的背景原因是什么,如果按照JHA分析法时,应该分析人为什么会有不安全行为,首先分析表面原因,是人的素质不够?培训不到位?不懂操作技能?还是心情不好,然后分析制度原因为什么素质不够的人能上岗,为什么培训不合格的人能上岗,为什么操作技能不懂的人能上岗,为什么心情不好的人能上岗,最后才能制定对策,完善制度或制度执行,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原因分析:部分管理人员对JHA的方法掌握不够;
对策: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定培训考核制度。
(4)没有采取合理的对策执行方法
表现:部分企业将JHA分析表及对策表直接下发给一线的操作工人。
原因分析: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JHA的分析和对策是在作业前对风险的预估,一线的操作工人可以参与分析和制定对策,但是分析和对策表主要职能是给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如果需要修订制度,则给工人宣贯新制度,需要修订操作规程,则进行新规程培训,如果需要采取措施,则需要对工人进行交底。
对策:中国有句古话“可千日做贼,不可千日防贼”,防贼靠的是良好的习惯,不能每天都处于神经紧张状态,安全管理工作也是这样,如果每天都对工人说我们要注意安全、防范风险就会使工人的神经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并不利于安全管理工作,上乘的方法是制定良好的制度和操作规程,长时间坚持执行,习惯成自然。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对开车的司机教育必须系好安全带,其司机的教育分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告诉他们必须系好否则出现事故后容易造成更大的伤害,另一种是告诉他们必须系好,否则进行罚款,两种方式哪个效果会更好呢,很显然第二种方式更容易执行,因为很多司机都有这个经验可能100次不系安全带也不一定出事故,这就容易有侥幸心理。如果采用第二种方式,司机长时间执行下去的话,就能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可能并不知道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但是知道必须这么做,否则要受到处罚,这已经起到保证安全的作用了。因此作为JHA管理来说,最终到操作工人执行的应该是制度、操作规程、交底,这也是JHA制度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改进的保证。
5.结语
随着党和国家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逐年上升,企业的安全管理也必须与时俱进,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引入、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是一种便捷、有效的途径。而JHA就是一种经过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能够切实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在引进之后的消化和理解也至关重要,否则最终只能是管理两张皮,不但不能起到提高管理水平的作用,反而因浪费基层管理人员的精力,而导致现场管理水平的下滑。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