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广东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情况

2005-04-14   来源:中国森林防火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广东地处祖国南疆,是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林业大省,林业用地面积1077.6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924.7万公顷,林木蓄积量3.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6.9%。全省有30个全国重点火险县,有Ⅰ、Ⅱ、Ⅲ级火险区95个,森林防火任务十分繁重,是南方森林防火的重点省份之一,过去,曾是森林火灾多发区。据统计,1990至1998年,全省就发生森林火灾2427次,受害森林面积19835公顷。如何减少和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比较各种防火手段和措施,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控制、阻隔森林火灾发生与蔓延,提高森林自身抗御火灾能力的最有效措施。1995年林业部在福建省三明市召开全国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现场会后,广东省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经多方努力,1998年省人大通过了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的议案,从1999--2008年,计划营造生物防火林带83209公里,面积94624公顷,总投资68839万元。三年来,全省共投入林带建设资金21626万元,其中省级8262万元,市级3401万元,县级7829万元,群众投工折款2134万元;完成林带建设任务27694公里,面积32413公顷。目前林带的长势普遍良好,1999年营造的林带多已郁闭,并发挥了防火效能。     
一、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历史
    广东省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历史悠久。早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江、大坑山、大水口等国有林场就开始在防火线上和林场周界种植木荷防火林带并获得成功。随着木荷的生长,已将集中连片的森林割块,封边,形成闭合圈,防范外来山火和森林自身抵御火灾能力大大加强,几十年来,这些国有林场很少发生山火。生物防火林带的阻火、隔火功能,逐步被人们所认识。
    80年代,省林业厅先后在郁南、高明、佛冈等县召开现场会,在集体林区推广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经验,并从省财政安排的林业事业费中安排一些资金推动这项工作。同时,积极推行防火林带建设、工程造林建设“四同步”的措施,并争取了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政策措施出台。1987年,省政府发出《关于切实加强护林防火工作的通知》(粤府办[1987]90号)明确规定:“有关企事业单位在编报飞播造林或其他造林、作业设计时,应同时规划、设计防火设施,一并施工,所需经费列入当年造林成本,未完成防火设施建设的项目,一律不予验收。”1990年,省政府颁布的《广东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粤府[1990]12号)重申了这一内容,而且增加了新规定:“结合地形、地势,因地制宜营造阔叶树防火林带(每万亩森林10-15公里);林区的村庄、机关、学校、厂矿、部队营房周围,铁路、公路两侧,行政区域交界地区的森林火灾危险较大的地段由各所在单位负责开好防火隔离带或营造防火林带。”曲江、德庆等县的大面积工程造林或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实施“四同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各种原因,上述政策大部分地方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林带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难以解决,而使此项工作进展缓慢,种植的林带标准低、成效差。据调查,至1998年,全省成效林带仅有1.5万公里。
二、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议案的出台
    1985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十年绿化广东”的重大决定,在全省掀起了以消灭宜林荒山为主体的“绿色革命”热潮。经过全省人民8年奋战,消灭了333.3万公顷宜林荒山,创造了造林绿化史上的奇迹。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广东“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的光荣称号。1993年,全省提前两年实现绿化广东大地的宏观目标,各地处处呈现出山更绿、水更清、城变美、人渐富的喜人景象。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东省省情、林情、民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森林防火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一是全省绿化达标后,森林面积成倍增加。1985年与1998年比较,森林面积由464万公顷增加到919万公顷,活立木蓄积由1.4亿增加到近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27.7%增加到56.6%,森林防火任务日益繁重和艰巨。
    二是在发展林业、绿化山地的过程中,营造松杉林面积比例很大,林种树种单一,以松树为主的针叶林占有林地面积85%以上,这些林分含丰富的易燃性松脂,森林火险级极高。
    三是广东省已开始进入一个以中幼林为主的森林群落阶段,其自身抗御森林火灾的能力差,一旦着火,极难扑救与控制。
    四是长期封山育林、改燃节柴的护林措施落实,城乡居民的生活燃料由过去的烧柴、烧草改为烧煤、烧气、用电,林内积累着大量的可燃物。
    五是广东省自然村落分散、田林交错、道路四通八达,进入林区生产生活的人员多,林缘林内的生产、生活、祭祀等随意用火比较突出,森林火灾隐患增大。
    六是近年来,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气候反常,气候条件对森林防火工作十分不利。
    七是投入不足,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滞后,不具备控制森林大火的能力。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广东省森林防火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995年冬至1996年春,广东省森林火灾严重,不但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影响林区社会的安定,而且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和严重威胁十年绿化成果。
    面对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如何防范和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减少山火损失,巩固绿化成果,成了全省人民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各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在深思、在探索,寻求防范森林火灾的对策。比较各种防火手段和措施,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控制山火蔓延,提高森林自身抗火能力的最有效措施,全省上下采取多项措施加快防火林带建设。
    1995年,全国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现场会后,广东省根据林业部的统一部署,组织了12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对全省88个县区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经专家论证后,上报了林业部和省政府、省计委。 1996年,专题向省政府请示,要求解决生物防火工程建设专项资金,卢瑞华省长特批200万元用于补助重点林区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全省各地也按照《规划》的要求,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自筹资金开展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同年8月,梅州市率先由市人大作出决议,用5年时间,市、县两级财政出资1600万元,乡镇组织投工投劳或以资代劳等办法筹集资金营造生物防火林带8000公里。江门、肇庆、云浮、韶关、惠州、清远等市以及所属的一些县、区,也多渠道筹集了部分资金用于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此后,省林业厅抓住机遇,大造舆论攻势,多方做工作。1997年,省在梅州召开现场会,推广梅州的做法与经验。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森林防火的严峻形势,森林火灾的危害性,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组织有关专家和部门领导实地调查考察,争取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1998年1月,广东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梅州、清远、潮州等市三个代表团提出了《关于加快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建议》,省厅知道情况后,及时向省人大农委领导汇报森林防火工作情况,同时提供《广东省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规划》等各种资料,争取了他们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多个代表团和多数省人大代表的支持。1998年1月16日,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第五次会议把张沛和等83名代表分别联名提出的关于加快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的6个议案合并为一个问题,列入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唯一的议案来办理,交由省人民政府办理。
    为办好议案,省政府组织省林业厅、计委、财政厅、民政厅等有关单位,组成5个调查组,到梅州、河源、惠州、韶关等16个市,30个县,29个乡镇及林场进行专题调查,对汕头等5个市进行书面调查。随后,省府办公厅多次召开省直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会,并邀请省人大农委的领导到会指导,经过广泛听取意见和反复研究,提出了《议案》办理方案。与此同时,省防火办专门召集各市防火办主任开会,要求各地全力配合省政府做好议案的调查工作和办理方案报告的起草、协商、协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争取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和制定优惠政策。1998年9月,广东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省政府《关于加快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议案的办理方案报告》,并相应作出了决议。省政府对加快生物防火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时间、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决定从1999年起至2008年,用10年时间,完成营造生物防火林带83209公里,面积94624公顷,工程建设总投资68839万元,最终实现全省生物防火林带总长度114076公里,平均密度达到每公顷林地12.4米林带的目标。建设资金的解决办法是,省、市、县按照4∶2∶4的比例筹集专项资金,将配套资金列入本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或从得益于林的有关部门中筹集解决。即省政府每年投入专项资金2754万元,其中,省财政安排2254万元,省计委在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安排200万元,省林业厅从林业保护建设费、育林金中安排300万元,最终实现全省生物防火林带总长度114076公里,平均密度达到每公顷林地12.4米的目标。同时,出台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优惠扶持政策。同年10月,省政府《转发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议案的决议的通知》(粤府[1998]71号)下发各市、县政府和省直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三、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的主要做法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的议案省的办理方案报告》精神,各地把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作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规划设计、资金落实、育苗、备耕、造林、抚育管理、办点示范、检查验收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议案实施后,我省各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领导高度重视,把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作为民心工程、法制工程和农村工作的大事来抓,亲自部署、检查,抓工作落实,并以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为纽带,全面推进当地的森林防火工作。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议案的办理方案报告》的要求,各地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成立了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主管林业的政府领导任组长,农委主任、林业局、财政局长任副组长,计委、民政、铁路、交通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同时,在林业局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1999年以来,省召开了4次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的专题会议,省政府或省林业局领导亲自到会部署工作。各市、县也在每年的森林防火工作会议上一并布置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工作。广州、江门、肇庆、梅州、惠州等市对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积极性很高,规划提前5年完成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任务,揭阳市也规划提前4年完成。目前,白云区、惠城区、鹤山、新会等地已全面完成种植任务。韶关、广州、佛山等市还将1995年森林面积3万亩以下未规划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县(区)重新纳入总体规划,以建成完整的生物防火林带网络体系。
(二)广筹资金,专款专用。落实好资金是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的关健性工作。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议案的办理方案报告》中,省、市、县按4:2:4的比例筹集专项资金的规定,省林业厅会同财政厅、省计委在落实好省级资金并准时到位后,为使市、县级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及时将年度专项投资计划下达各市、县。有关市、县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制定年度计划,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提交同级人大会议审议。议案实施三年多来,大部分市、县都能把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配套资金纳入当地财政年度预算,并在资金管理问题上,实行专款专用,专帐管理。一些地方财政困难的市、县,则由政府出台政策,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办法,解决落实配套资金。目前,省级资金和绝大部分市的配套资金全部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县级配套资金的解决途径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将建设资金列入地方财政年度预算;二是从得益于林的水电、松香、煤炭等行业筹集;三是林业部门从育林金、林业保护建设费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生物防火工程建设;四是发动群众投工投劳,采取以劳代资的办法解决;五是将砍伐种植防火林带线上的林木所得用于营造防火林带。1999—2001年,全省共筹集了林带建设资金21426万元,其中省8062万元,市级3401万元,县级7829万元,群众投劳2134万元。
(三)以点带面,科学营造。为积极稳妥保质保量做好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作,省林业厅印发了《广东省生物防火林带造林作业设计工作方法》、《广东省生物防火林带检查验收办法》、《木荷育苗技术要点》。从实施议案的第一年起,就要求各地办点示范,以点带面,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林带建设。省森防指、省林业厅于1998年9月15日和1999年11月25日两次在肇庆市召开现场会,推广肇庆市科学营造、注重质量,达到头年造林,二年生长,三年郁闭,四年见效的成功经验。各地通过办点示范,全面启动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为抓好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工作,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精心组织,集中力量,严格把关。一是把好规划设计关。以县(市、区、场)为单位编制“二书一图”(规划设计书、施工合同书、作业设计图)和填报《广东省营造生物防火林带作业设计表》。县编制的“二书一图”实施计划经市审核同意,报省审查批准后实施。二是把好造林整地关。以专业队施工为主,提前在冬季做好备耕工作。整地要求达到清杂干净,带宽10--20米,株行距2×2米,定点挖穴,规格为50×50×40厘米,施基肥,回表土。三是把好苗木质量关。市、县普遍建立苗圃基地,与有技术力量、育苗经验的林场、林科所、苗圃场、育苗专业户签订育苗合同。保证用一年生苗,高50厘米以上,地径不小于0.4厘米的苗木上山造林。广州、肇庆、惠州、梅州等4个地级市建立了中心苗圃,集中育苗。四是把好种植质量关。由营林部门组织专业队或有造林经验的当地群众,严格林带造林标准种植。要求成活率达到90%以上,对缺苗、缺株的必须于次年春补植。据省抽查,1999年种植的生物防火林带平均高1.56米,保存率92%;2000年种植的生物防火林带荷木平均高1.1米,保存率91%。五是把好抚育管理关。种植后连续抚育3年共5次,造林当年1次,第二、三年各2次,确保成林成带。
(四)建章立制,加强督查。一是加强检查监督。1999年5月下旬,省政府组织了4个工作组对河源、肇庆等12个地级市29个县(市、区)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作进行了检查,并将情况通报全省。之后,省林业局组织了10次以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森林防火大检查。大部市、县也由政府每年组织检查1-2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级人大也加强了对生物防火林带议案实施工作的检查。2000年9月16日,省人大副主任王骏同志带领15名省人大代表专程到省林业局听取议案的实施情况和森林防火工作情况汇报;省人大农委领导也经常过问议案的实施情况。梅州、惠州、韶关、潮州、江门、清远等市人大每年组织人大代表视察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情况,发现问题,督促政府及时整改。二是加强制度建设。防火林带建设议案实施以来,我们建立了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责任制度,把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列入森林防火责任书的主要指标,作为考核各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每年检查考核一次,并由省政府通报情况;建立了年度检查验收制度,制定了县自查、市复查、省抽查的检查验收办法;建立了汇报制度。省、市、县林业主管部门每年要将林带工程建设情况向同级政府、人大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作出报告,自觉接受检查监督;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将工程建设进度、工程质量、林木长势、资金投入情况建立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了奖罚制度。对林带建设搞得好的给予重奖,奖金在配套资金的统筹经费中解决。对资金不落实、任务完成不好的,由省政府作出通报,调减其下一年度的计划任务和投资。
(五)政策扶持,措施保障。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一是规定生物防火林带是生态公益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生态公益林进行保护管理;二是各级民政部门应会同林业部门共同处理生物防火林带发生的行政区界争议,并会同国土、公安、林业等有关部门做好清理林带乱葬坟墓的工作;三是交通铁路部门对公路、铁路通过危险性大的林区,应在公路铁路两侧搞好防火隔离带,并由当地林业部门与公路铁路部门研究协商后作出规划,在征地红线范围内的生物防火林带由公路铁路部门负责实施;四是对在有林地上营造生物防火林带需采伐现有林木的,林业部门优先安排专项采伐指标。所采伐的林木收入,扣除生产成本费用后,其余用于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五是发动群众利用义务投工投劳种植的生物防火林带,鼓励群众种植经济林防火林带,如油茶、杨梅等;六是为保障合法者权益,由政府投资营造的生物防火林带,在以后更新采伐收益中按一定比例归属林地使用权者,具体比例由双方协商确定。如梅州市在以后更新采伐收益中提取三成给林地使用权者。
(六)科研攻关,确保成效。广东省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居多,生物防火林带多种植在山脊线上,立地条件较差。为使种植在林带的树木速生,早见成效,我们在确定林带的树种后,就着手有关项目的科研攻关。
    1、开展生物防火林带专用肥料的研究。在肇庆、江门开展木荷防火林带专用肥的研究对比试验,为种植木荷林带提供更有效的肥料。
    2、开展防火林带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的研究。在郁南、增城等地进行了木荷、红荷、火力楠、八角、米老排、红花油茶、杨梅等6个树种配置试验,由热带林业研究所专家设计了试验方案,种植了约10公里的单层和两树种复合试验的林带。
    3、开展除草剂的应用研究。并在西江林业局、连平等地试验推广应用除草剂开设防火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4、在肇庆市北岭山设置横向、纵向防火林带,比较各种防火林带阻火、隔火、断火的效能。
四、生物防火林带的效益分析
    目前,广东省的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已全面启动,生物防火林带带来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逐步体现。
(一) 社会效益初步见效。建设生物防火林带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基础设施工程,生物防火林带网络体系的建成,将能发挥其控制、阻隔森林火灾发生与蔓延作用,实现有效的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为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广东省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作为省人大议案来办理,各级人大不仅加强了与森林防火工作的联系,加深了对森林防火事业的了解,而且加大了对同级政府履行森林防火工作职能的检查监督力度,促使各级政府领导更加重视、支持森林防火工作,有关部门更加配合,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森林防火,群众更加热心于林业事业,森林防火工作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林业部门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二)生态效益初显效果。一是生物防火林带发挥了防火、阻火功效,森林资源损失减少。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省至少有40宗山火因有生物防火林带阻隔而使森林资源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仅连州市去年春防期间,毗邻的湖南境内发生的11宗山火烧至省界,由于有生物防火林带的阻隔,均没蔓延过界。二是营造生物防火林带使森林面积增加、结构改善。根据省人大议案的要求,10年全省营造林带面积94624公顷,不仅让原来光秃的防火线披上了绿装,而且优化了森林景观,特别是城镇附近林地的生物防火林带,尤如一条绿色长城,十分壮观。再则,建设以荷木为主的生物防火林带,改善了森林结构,提高森林生态功能的作用。
(三)经济效益可观。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增加了林业产值。按目前人工林最低的年公顷生长量1.5立方米计算,20年生木荷每公顷蓄积为30立方米,全省9.46万公顷生物防火林带蓄积总量可达284万立方米,以出材率85%折算,可出材241万立方米,按现行木荷价格每立方米400元计,20年后我省生物防火林带的木材价值至少有9.65亿元。营造生物防火林带,节约了今后的防火设施投资。据测算,同为10米宽的1公里防火林带和1公里防火线20年的投入:新开防火线每公里1200元,第二年起每年的维修费800元,19年的维修费为15200元,每公里防火线20年需投资16400元;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每公里前三年投资(包括备耕、种植及连续三年抚育施肥)为6800元。第4年至第7年郁闭,每年抚育管护费约800元,共3200元。第8年后每年只需修铲林缘和清理落叶,每年200元,共2600元,三项合计12600元。两者对比每公里可以节约投资3800元。按全省近5万公里防火线种植防火林带,20年可节约防火设施的投资1.9亿元。
五、生物防火工程建设的几点体会
    生物防火工程建设之所以能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进并取得成效,我们体会最深的是:
第一,领导重视是关键。各地把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作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它作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出任组长,加强领导,并指定协办单位和具体承办单位,保证该项工作级级有人管,层层有人抓。切实解决了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中不少困难和问题。
    第二,资金落实是保证。省、市、县积极落实配套资金,把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依时、足额划拨到具体承办单位,确保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实践证明,凡是配套资金落实的,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任务完成好,质量高,成效快;资金不落实的,完成任务差,质量差。
    第三,专业队承包施工是好做法。防火林带建设过程中,育苗、整地、造林、施肥、抚育管护等工作要求高,各工序紧密相连,因此,组织造林专业队承包施工,林业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既便于管理,又能保证林带建设质量。
第四,抚育管理很重要。俗话说“三分造林七分管理”。过去由于抚育管理工作跟不上,年年造林不见林,前功尽弃,劳民伤财,教训十分深刻。对新造防火林带,严格规定连续3年进行铲草、松土、扩穴、施肥等抚育措施,确保营造一段,管护一段,成效一段,促使生物防火林带早日发挥防火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