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澳门的产业结构才由小渔港发展到出现小规模的加工工业。至20世纪70年代,由于澳门非成衣制品输出到欧洲及美洲等地均享有关税减免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及技术流入,加上国家的放宽人口移居政策,使接近10万的内地居民移居澳门,为澳门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带动了澳门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但另一方面,由于劳资双方对职业安全健康的认知薄弱,雇主未能向雇员提供足够的职业安全与健康保障,雇员认为顾及工作中安全会妨碍生产,致使工作意外事故频频发生。
澳门回归后,为配合“固本培元”的施政方针,在推行职安健的政策及方针上,澳门劳工暨就业局采用了“刚柔并制”的方法,旨在维系社会整体利益的前题下,共同遵守有关职安健法规,确保雇员有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但对屡教不改者或故意违法者,则以坚决、理性及谨慎的态度,“有法可依,有例可循”地执行强制性行动,以保护劳工的健康和安全。
2002年,随着特区政府确立了澳门产业结构发展的定位,规划澳门地区的经济活动主要以旅游博彩业为龙头,服务业为主体,其它行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劳工暨就业局结合澳门的经济转型,工业环境日益变化以及职业安全健康逐渐受到重视的情况,适时地在推行职业安全健康监察的政策方针中加入了以下的新元素:
一、修改《建筑安全与卫生规程》及推行《建造业职安卡》制度
由于澳门经济开始步出低谷,多项大型工程加紧策划和全面施工,劳工暨就业局为加强建筑从业人员的工地基本安全意识,减少工地意外伤亡及职业病的发生,从2002年中开始,为修订《建筑安全与卫生规程》,即加入强制性职业安全健康训练及持卡上岗的条文做出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是与澳门所有5个建筑团体合办了一项名为《建造业职安卡》的职业安全健康基本训练课程。
二、鼓励企业建立职安健管理制度——《职业安全健康约章》
配合特区政府踏进一个发展的新阶段,服务业作为特区产业的主体,其良好发展将加快特区向消闲娱乐旅游城市方向迈进。劳工暨就业局在制定职业安全健康的方针及政策方面,除着重于工厂及建筑工地等工业经营外,对第三产业的职业安全及健康予以高度重视。2000年,劳工暨就业局开始对全澳各3至5星级的酒店进行职业安全及健康巡查工作,并在2002年,逐步向酒店业、建筑业及其它大型公共事业推介及鼓励其在原有的ISO 9000“质量管理”及ISO 14000“环境管理”的良好基础支持下,引进近年来各先进国家积极推行的企业安全管理政策OHSAS 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概念,建立起企业的“安全、健康、环境及质量系统管理一体化”的系统。
《职业安全健康约章》推出了由雇主、雇员及政府三方共同承担责任的观念,雇主及雇员双方通过所组成的职业安全健康委员会,共同制定企业的职安健政策和方针,执行计划、监察和纠正工作,从而逐步建立一个“自我规范”的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缔造安全及健康的环境,减少企业的工作意外和职业病的发生。
三、加强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的制定、修订、补充和完善工作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工程技术、新机械及新物料的引进,新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与日俱增。在这严峻的情况下,澳门特区政府意识到原有的工业及商业规章,《工业场所卫生与工作安全总规程》和《商业场所、办事处场所及劳务场所之卫生与安全总规规程》已无法涵盖全澳职业安全健康广阔的层面及复杂的问题。为此,劳工暨就业局于2001年积极起草《职业安全健康规章》,该规章是配合澳门的实际情况及其经济发展趋势、采用了国际劳工组织第115号公约、第120公约、第148号公约及第155号公约的原则而重新制订的一套与时俱进及前瞻性的行政法规。它使澳门的职业安全健康保障范围由工业界和商业界扩展至其它的工作场所,如服务业、金融业、零售及百货业、酒店及公共娱乐场所等,以保障全澳约20万的在职雇员的安全。
据澳门有关部门统计,澳门约有45万居民,总面积只有26.8平方公里。不可否认,小城市的经济产业发展有其局限性,社会上亦存在其既有的组织及文化;尽管回归后,特区政府对澳门产业结构发展确立了定位,劳工暨就业局亦配合施政方针,确立了鼓励企业达到自我职安健管理的工作目标,但要在全澳的企业建立起安全管理制度,仍需较长时间的努力和磨合。
上一篇:牢记一份责任 撑起一片天空
下一篇:林正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