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公司HSE管理的基本作法
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公司在HSE管理中尝到了甜头,在此基础上,2005年,该公司又把“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作为全年工作的奋斗目标,以实现安全管理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从1998年开始,该公司就借鉴国外同行的通行做法,实施HSE管理。运行HSE管理6年来,安全生产一直呈现平稳运行、持续发展的态势。建立HSE管理体系前后相比,变化很大,各类事故发生的频次和损失程度逐年下降。1995年—1999年,平均2万米进尺有一起人身伤害事故发生;2000年—2004年,平均9万米进尺才有一起伤害事故;2004年伤害频次下降到15万米进尺一起,一些指标已经基本达到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现在,该公司的安全管理已经由经验管理阶段,进入到了科学管理阶段。例如,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HSE管理体系;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如风险管理、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等,实现了预防型、事前控制型的管理;采取了过程控制的方式,并且做到了管理和内部监督(模拟第三方监督)两条线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实现了PDCA循环,管理绩效明显提高。
在实行HSE管理过程中,该公司各级部门按照“写我所做,做我所写”的要求,进行持续改进、提高,促进整体安全状况的改变。其基本做法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提高施工现场的本质安全程度
提供符合健康、安全条件的施工作业环境,是实施HSE管理的基本前提。对此,该公司采取了积极的对策:首先,是进行设备的更新改造,使设备的安全性能达到本质安全的要求。二是制定了“设施完整性配套标准”,统一了同类型钻机的配套标准。三是在落实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的基础上,采用技术检测的方法,消除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四是对现场的部分生活设施进行配套改造。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使钻井施工现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建立HSE体系运行的保障机制
2000年,在中油HSE认证中心的指导下,该公司建立了HSE管理体系。之后,又相继建立运行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的建立,使HSE工作走上了制度化、标准化、系统化管理的轨道。为了保证HSE体系的有效运行,公司建立了四项保障机制:
组织保障机制 在健全HSE管理网络的基础上,成立了体系管理办公室,专门承担体系的宣贯、推进和研究工作。
监督保障机制 该公司每年接受第三方审核,并全面开展内部审核。内部审核以滚动的方式分阶段进行,审核的覆盖率达到了100%,整改率达到100% , 现场跟踪验证率达到80%。
政策保障机制 每年召开年度和半年“体系运行工作会议”,对体系运行工作进行总结评价和策划安排;根据审核结果,公布各单位、车间(队)的排序情况,评比表彰“体系运行样板单位”。
信息交流平台 编制“HSE简报”,每月一期,向全公司传达HSE工作的相关信息;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了公司内部体系交流网站;建立了“HSE报告”制度,公司每年向社会发布“年度HSE报告”,各单位每季度在公司内部发布“HSE报告”。
提高监理素质,明确监督职责
钻井作业的风险主要集中在钻井队,所有的安全制度、办法也只有落实到施工现场和岗位,才能够起到控制风险的作用。因此,在1998年进行HSE试点时,就成立了安全环保监理公司,对钻井队的HSE工作实施监督。
HSE监理由安全环保监理公司进行集中管理、调配,在公司内部模拟第三方进行监督。在施工现场,HSE监理代表公司HSE管理委员会行使监督、考核权;依据法律法规、标准、公司文件,对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制止“三违”、查找隐患并监督整改;监理人员有违章处罚权,停止施工作业的决定权,和对现场HSE工作进行月度考核的权力。
监理的业务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场HSE的管理和表现水平,因此,公司在监理的录用、培训上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监理的录用标准是:具有从事钻井工作10年以上,和现场管理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所有监理必须持证上岗,取得集团公司资格证、井控操作证、急救合格证。每个监理每年至少要参加150课时的业务培训。制定了监理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每月对监理进行一次业绩考评,不同级别的监理享受不同的工资待遇;采取了每月对监理进行倒换的措施;建立了监理“过失卡”及投诉信息的收集处理制度;并开展了“十佳监理”的评比活动。随着HSE工作的推广,监理人员由当初的10余人发展到目前的100多人;对监理的管理方式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逐步形成了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机制。
控制不安全行为
一是开展违章危害性的教育活动。将事故、违章编制成小册子,发给职工,用发生在身边的事,教育周围的人。二是对人员相对集中、风险大的施工作业活动实施动态监督。现场监理根据公司制定的“控制要点”,结合当天的工况,确定出监控重点,进行旁站监督。三是对容易出现违章指挥的关键施工环节、活动,如开钻、钻机封存、起放井架、井口动火、打开油气层等,由上级部门进行审批、验收和许可。四是对风险大、易违章的作业进行重点提示。通过对非常规作业进行识别、评价,编制成“风险提示卡”,提供给岗位人员在操作前进行阅读和确认。五是对有违章记录的人员,或情绪不稳定、毛手毛脚有违章倾向的人员,由现场监理或井队干部对其进行重点监护。
运用统计方法,认识事物的规律
从2000年开始,公司逐步采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认识事物的规律,指导事故预防工作。参照IADC(国际钻井协会)的统计方法,对公司历年所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分析,认识事故发生的规律。
通过对近10年伤害事故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
按事故区域统计:钻台上发生的事故占46.7%。
按受伤部位统计:手指、头部、躯干、脚受的伤害占了59.5%。
按作业过程统计:提下钻、修理、下套管、安装作业占事故比例的58.6%。
按伤害类型统计:碰伤、夹伤、撞伤、摔伤占事故比例的74.5%。
按事故岗位统计:钻工占事故比例的32.9%。
按导致伤害的设备统计:钻井管材、柴油机、锚头及绞车、钻井工具占事故比例的49.9%。
公司还建立了违章档案及隐患、未遂事件数据的采集、报告、分析、通报制度。现场监理每天对本人及钻井队、岗位人员、上级部门所发现的违章、隐患、未遂事件,进行收集记录,每周汇报到公司,录入违章人员档案和隐患、未遂事件数据库。对于这些数据,公司每周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和通报,每季度召开一次HSE委员会会议进行研究、决策。
全面运行了“两书一表”
在HSE体系建立以来,公司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针对钻井现场管理和操作实际需要,对“两书一表”进行开发和完善,并推广应用到所有钻井施工现场。
“HSE作业计划书”:是针对不同钻井施工项目而开发。公司将其定位于钻井项目的管理标准。“计划书”由项目经理部和钻井队共同编制,根据风险程度进行分级审批。在项目开工前,由钻井队组织学习。施工中,现场监理严格监督执行。如果涉及健康、安全、质量和环保的有关内容发生变更,必须履行变更审批程序,否则,监理将不允许施工。每口井完井后,钻井队都要对“计划书”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报编写部门,进行参考和改进。
“钻井队作业指导书”:是针对岗位操作和特殊作业活动而编制,人手一册。将其视为岗位操作的企业标准。“指导书”由公司统一开发,人手一册,是公司、分公司、钻井队对岗位人员进行HSE培训的主要教材,也是现场监理判别岗位违章行为的重要依据。
“钻井队HSE检查表”:针对不同类型钻机而开发,详细列出了现场设备设施的检查标准。钻井队管理人员依据“检查表”每周开展一次检查活动,记录检查结果及整改关闭情况;并以此为重要依据,对岗位人员进行评价、考核,督促其落实“巡回检查制度”,达到消除和控制隐患的目的。
目前,公司施工作业队的“两书一表”的覆盖率已达到100%。在全面运行“两书一表”的同时,公司还结合实际,对钻井队的各种记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形成了“七夹一簿”的记录管理模式,方便了记录的填写、归档和检索。
营造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氛围
全员参与是HSE管理的基本要求。公司在开展安全知识、技能培训,安全意识、态度教育,建立奖惩制度的基础上,围绕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在岗位上运行了“STOP卡”,用于施工现场岗位人员记录、反馈风险。当岗位人员在作业前或作业过程中,识别到了异常风险,或发现他人在以不安全的方式进行工作的时候,有权要求停止作业,并填写“STOP”卡。在职工中推行“员工健康安全代表制”,健康安全代表以班组为单位,从岗位人员中选举产生,代表员工就健康、安全方面的问题与现场最高管理者直接对话,也可以越级反映问题。由工会组织承担员工健康安全代表的培训、管理工作。目前,这项制度已经在所有施工现场推广实施。
进行学习和借鉴
在HSE管理上,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好的做法。结合实际地进行学习和借鉴,才能够对HSE管理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回顾实施HSE管理所走过的六年历程,每取得一项进展,每向前迈出一步,都离不开学习和借鉴,如“STOP”卡和“风险提示卡”的设计和实行、先进的数据分析统计方法的采用等等。在学习和借鉴过程中,我们有成功的时候,也有不成功的体验。但是实践证明,只有根据我们的管理状况结合实际地进行借鉴、引入,才能够使外部的东西变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在目前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与国际水平之间还有很大差距的情况下,更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借鉴。
上一篇:建立五大机制 实现五大转变
下一篇:重大危险源“五可”监管:柳州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