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德国煤矿事故少

2004-12-16   来源:《环球时报》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安全被称为“实用劳动科学”

    德国东部劳西茨地区开采褐煤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这片人烟相对稀少的土地上,蕴藏着被誉为“黑金”的褐煤130万吨,矿层最厚达16米,最深的矿层深入地下150米。作为德国东部最大的矿业公司,劳西茨褐煤公司在已被批准的纳入计划的3万公顷土地上,通过露天采矿方式采煤,年产量5000万吨。

    记者在赴该公司前设想的主要采访内容是诸如矿井防火、防水、防爆等措施,但在同有关人士谈话后始知,“安全”这个词在矿业中包含的意义远比记者想象的广泛。它不仅包含上述内容,而且按德国法规规定,职工从家到工作岗位途中的交通安全也居于企业需要负责的安全生产范围;职工的劳动保健也属于这个范畴。因此,安全的概念在德国矿山决不仅仅意味着设置几个消火栓、发几个安全帽,而是发展成一门被称为“实用劳动科学”的学科。

    在公司最高领导层即董事会成员中,专有一名董事负责安全,他的正式头衔除了“董事成员”之外,还有一个叫做“劳动经理”,监督全公司的安全生产、劳动保健工作。记者的第一个谈话对象就是该公司的“劳动经理”赫尔曼·勃尔格霍斯特博士。他对记者说,德国从中世纪以来就采煤,从19世纪俾斯麦时代开始,亦即工业初期就开始注重矿山安全问题,现代的法律基础从那时就已开始奠基。

    他说,安全问题牵涉到许多方面。首先从“劳动经理”的挑选上开始。德国采煤、炼钢等重工业早已实行了“共决权”,即工会对企业有强大的发言权,劳资双方共同组成“企业委员会”商讨企业重大事项。劳动经理这一职务由谁出任,按规定要由工会方面推荐,也就是说,这个职务必须由得到职工信任的人来担任。例如他本人取得博士学位后,曾担任过工会联合会地区负责人、化学行业工会地区负责人,始终负责劳动市场、经济政策等工作,这才被工会推荐担任这一职务。

    作为组织保证的组成部分,除经理层中有专人负责安全外,在企业委员会中的劳方代表中也设有安全问题专员。此外,企业中还有安全专业人员,各方每年要开4次会,总结安全工作。专职安全人员的设置是每一班(约1000个工人)3人,救援人员每一班25人,消防人员每个采掘区(该公司现有4个采掘区)为30人。露天矿采取三班倒,昼夜24小时均有人值班。

    赫尔曼先生说,安全工作的计划分为三步。首先考虑技术手段,其次为劳动组织方式,最后考虑人员的配置训练。在企业内部的职业培训中,安全是重要内容。新职工从上班第一天开始就接受安全培训,每个职工每年至少培训一次,生产部门的工人每年要进行4次安全培训。对发生的任何一次事故都要研究其发生原因,总结教训。企业经常举办安全知识竞赛。他对记者说,公司的口号是“哪怕一次事故也嫌太多”。  

矿工的事故保险金全部由雇主支付

    安全问题专家波茨克对记者说,关注安全不仅仅是一种人道义务,而且是按照法律和其他相关制度必须认真完成的任务。这方面的法律既有欧盟的,也有德国的。例如,《德国矿山法》、《德国矿山一般条例》、《劳动保护法》、《劳动安全法》、《职业病法》等等,负责监督实施的机构则是州和地区的矿山管理局。

    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实行独特的双轨制的监督机制。除上述政府机构外,另一个机构是矿工行业保险公司。按照德国从1880年以来的规定,由于矿工的事故风险大,因此事故保险金全部由雇主支付,其他行业则是雇主和雇员分摊。这是迫使雇主必须高度注意安全生产的制约性机制。因为,一旦职工因安全事故致残致死,保险公司必须支付给当事人或子女足以保证生活的抚恤金,对工伤死亡职工的子女必须支付到其经济自主为止。而保险费的高低是依照事故以及职业病发生的频率确定的。如果一家企业劳动保护工作做得好,事故及职业病发生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作为对企业的奖励和鼓励,次年该企业上缴的保险费就降低。以劳西茨褐煤公司为例,因为劳动保护做得好,1999年少缴保险费190万马克,2000年更减少了350万马克。因此,即使从企业的经济效益考虑,企业领导也不能不重视安全生产。矿工行业保险公司经常监督各企业的安全生产,提出改进意见,同时举办各种活动提高雇主及雇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2000年,由政府主管部门、矿工行业保险公司和各企业共同举办的题为“我们的生命重于黄金”的安全教育展览会在德国各煤矿巡回展出,展览会的重点是指出矿山事故的特点、最容量发生事故的领域等等,发挥了很好的宣传解释作用。这个展览会仅在劳西茨就展出了两个月。 

救护车是奔驰牌的

    记者在走访露天煤矿采掘现场时,经常可以看到大写的“安全”这个词。矿区的道路边上竖立的火警等级牌上标明当日火灾发生的可能性等级。陪同记者的矿区安全负责人说,冬季气候寒冷,刚下了多场大雪,因此今天的风险度为零。

    在救护中心,这位负责人介绍说,按规定,事故一旦发生,救护车必须于20分钟内到达现场,伤员送到医院之后,必须在3分钟之内进入急救室。为了达到这个标准,急救室正对救护中心大门;救护车必须在严寒时节保持随时可以发动的温度。他拉开车库的门指给记者看,只见一根电缆插在救护车的车身上正在给车加温。他不无骄傲地说,救护车要用最好的,因此该公司买的是“奔驰”车。

    在总控制室里,两个工程师正在值班。墙上大幅彩色监视屏上,采掘现场工作状况尽收眼底,计算机屏幕上各种数据跳跃闪动。波茨克先生说,现代化手段使指挥中心与现场保持密切联系,任何事故的苗头都逃不过监控中心的眼睛。

    劳西茨褐煤公司劳动保护工作的成绩是很突出的,下面几组数字很说明问题:从1994年至2001年,因工伤死亡(不包括交通事故)的职工有4人,其中有4年无死亡事件。去年按事故等级必须上报的事故(即后果达到职工不得不误工3天以上)为36起,相当于每100万个工时4.3起(德国采矿业平均21.2起,褐煤业为5.7起)。据介绍,安全保护工作做得最好的是德国东部的米布拉格公司,仅为1.3起。火灾方面,去年总共158起,但够得上“大火”等级的仅两起,“中火”6起,损失仅为1.45万马克。

    去年,该公司还制定了新的劳动保护和健康保障方针,这个简单明了的印刷品随着工资袋一起发给每个职工。

    在该公司送阅的《安全生产报告》(2000年/2001年)中,记者看到,该公司对事故原因、程度、后果的分析十分细致,甚至连事故多发生在星期几、一天中的什么时间,都通过几年的比较找出大致的规律。

    赫尔曼·勃尔格霍斯特博士在同记者谈到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时说,投资于安全生产、健康保护看似与产量、利润没有直接关联,实际上正相反。他说“职工身体健康、无病无灾,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潜力,这就是效率,而效率就是效益。所以,对安全问题应该从经济价值上去观察对待,这就叫做经济理智”。作为管理者,他确实点明了问题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