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在上海探访拜耳——企业先进经验系列报道

2004-06-02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策划人语(与上期同)
异样的天空——企业先进经验系列报道

    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的我们,虽然每天都要面对许多人和事,但似乎总逃脱不出机械式的重复。可当我们用一种温暖的心态,去审视身边的生产和生活时,便会发现这同一片天空之下,还有那么多的异样,那么多不同的美丽。原来,在坚硬的生活外壳里面,存在着我们未曾发现的未知——
140年的历史
350个分公司遍布于全球
12万名不同肤色的职工——
她为避免对人身健康和环境危害主动从市场上召回已售出的产品
她是第一批加入全球契约组织的成员
她在中国正建立一个世界级的一体化工业基地
她认为责任不仅仅是守法遵纪
——让我们一起

在上海探访拜耳                            

拜耳已140岁高寿,仍以世界公民的身份要求自己
    在拜耳集团总部(德国勒沃库森),员工们为了普及安全知识,经常驾驶着经过改装的“信息车”,向当地居民宣传讲解拜耳集团的各方面情况,安全是其中最重要的话题。“信息车”上载有大量宣传册,解释拜耳的安全措施和遇到突发事故的处理程序,这个“信息车”经常可以在勒沃库森的街头看到,已经成了一个流动的安全培训站。
    拜耳集团董事长施奈德对此的解释是,“注重经济、生态和社会责任,对我们来说是理所应当的事,因为我们深知作为一个公司,拜耳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向子孙后代负责……”
    1863年8月1日,德国商人富黎德里希·拜耳和颜料大师约翰·富黎德里希·威斯考特,在德国巴门创建了一家颜料生产企业,开始从事颜料生产。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拜耳成为世界著名集团公司,如今的拜耳集团在全世界拥有350个分公司、122100名员工,是世界500强企业,产品1万多种,业务遍布世界各地。
2000年,拜耳集团和全球其他58家企业,第一批加入了由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起的全球契约组织。全球契约组织成立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能反映世界各国社会需求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保证全世界人民享有全球化的利益。全球契约组织的九项基本原则,基本源于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工作权利基本原则和里约宣言。
    “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一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美国前总统肯尼迪这句话,不但是说给每个公民,也是说给社会上每个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承诺不仅限于工厂大门以内,也在工厂以外。拜耳,作为首批加入全球契约组织的成员企业之一,在世界各地的工厂都以当地公民的身份要求自己,为社会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履行着世界公民的职责,积极地推广全球契约组织的原则。
    贝尔福德罗克索是拜耳在拉丁美洲最大的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巴西最贫困的城镇之一,这座小城仅有60万人,而这里有很多孩子因为贫穷没有机会进入学校学习。从1993年开始,拜耳与当地社区组织合作开展了“我们的汤”的活动,为46所学校、幼儿园的2400名儿童免费提供午饭,使这个地区的孩子有机会受到教育。因为在学校中穷孩子们每天可以吃到一顿热饭,而这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也是每天唯一的一顿饭,这也是孩子们每天上学的动机之一。拜耳为孩子们提供彩色的图书,向他们传授个人卫生和环境保护的知识,使他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他们和巴西玩具生产者协会儿童权利基金会合作打击雇佣童工现象;在南美帮助当地农民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在非洲有6000万人吃上了他们免费提供的,用于治疗睡眠健康的药物…… 

中国的发展改变拜耳投资方向
    随着,中国制造业、汽车业、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为聚合物产品需求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作为东方明珠的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凭借其丰富的资源、雄厚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市场机制,吸引着世界诸强的目光,使这个地区成为投资热土。
    在1993年,拜耳就进入了中国大陆市场,当年拜耳与中国化工部签订全面协议,在华开始建立了生命化学、聚合物和化学品等合资企业。迄今,拜耳集团在中国有12家生产性企业,其中10家为合资,2家为独资。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到1998年,中国已经跃升为拜耳在亚洲的第二大市场,拜耳在华业务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2001年,是拜耳进入中国大陆几年来,动作最大的一年。这年11月,中国时任总理朱容基、德国总理施罗德、拜耳集团施奈德,聚首上海,为拜耳上海漕泾一体化生产基地奠基。在仪式上三位领导共同按下了代表基地启动的按钮,标志着一个世界级工业基地从此诞生,她就是拜耳漕泾一体化基地。
    漕泾,距上海市区30公里,紧邻大海,在几年前还是一片盐碱沼泽。从1996年开始,上海市政府决定在这里建立一个占地近30平方公里的工业区,即上海化学工业区。拜耳将在此用地1.5平方公里,打造了一个世界级的生产基地——拜耳漕泾一体化生产基地。该项目计划到2010年,投资达到31亿美元,这也是拜耳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外投资规划。漕泾一体化基地的建设,将对拜耳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将对拜耳在全球的业务产生巨大影响。在2010年以前,随着漕泾一体化生产基地的建设投产,拜耳集团漕泾一体化基地的销售额将占全球销售额的25%,将改变拜耳整个的市场格局。这对拜耳来说意义非凡。2003年11月底,德国拜耳集团董事局成员沃纳·温宁在首次访华时,对外宣布,中国已经成为拜耳全球业务战略的一块重要基石,这块基石主要是指上海漕泾的一体化生产基地。同时,沃纳·温宁在上海召开了全球董事会,这也是拜耳集团首次在亚太地区召开董事会,由此可见,上海漕泾一体化基地对拜耳的意义所在。

拜耳的世界级一体化理念
    此前,我们已多次提到“一体化基地”这一概念,那么,一体化基地的内涵是什么呢?一体化基地就是把多个不同的生产单位合理地集中在一起,以便最大限度地共享统一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集中化,使每个生产单位得以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核心生产活动上,而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后勤工作。与独立设置的生产经营单位相比,一体化基地充分地利用了系统效能。拜耳集团公司在全球设有200多个生产基地,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按照一体化的模式建设的。
    在上海漕泾一体化生产基地,拜耳计划建设8到10个生产项目,目前在基地内已经注册了3个公司,即拜耳上海涂料系统有限公司、拜耳(上海)聚合物有限公司和拜耳(上海)聚氨酯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11500吨的涂料公司,已于2003年4月开始生产。记者和拜耳漕泾一体化基地工作人员来到漕泾,看见化学工业区还在建设之中。就在这里,拜耳将用30多亿美元,打造一个崭新的化工生产基地。
    这是拜耳集团在全球的200多个一体化生产基地之一。一体化模式的益处很多:可以节省很多资源,形成一套共享公用设施的集中管理系统。基地建设中有四个关键因素:公用工程,健康、环境和安全管理,行政管理,原材料管理。也就是说一体化基地把多个不同的生产单元合理地集中在一起,不用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地共享统一的基地水、电、气等公用工程和环境安全及原材料等管理。基础设施的集中化使每个生产单元,得以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核心的生产活动上,而无需为后勤支援服务操心,而每个生产单元,都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各个关键因素间的协同效应,一举多得。
    拜耳漕泾一体化生产基地的管理组织机构很明晰,在基地管理机构中同时设有健康、环境和安全管理、行政、协调服务、人事、技术服务、工艺控制技术等部门,这些部门直接面向基地中的生产单元,提供技术保障、服务和监督。而基地各生产单元的生产经理对责任区HES事务负责,承担连带的法律责任,并接受基地各职能部门的监督和服务。

安全贯穿拜耳成长的全过程
    拜耳认为生产是产品生命周期的最重要环节之一,产品的生产工序除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降低原材料的耗用外,更重要的是确保生产的高度安全。拜耳发展到今天已140年,仍然在世界上傲视群雄,与他们对安全的认识不无关系。早在1898年,拜耳就建立了工业技术自我监控系统,并得到官方承认;1903年,拜耳公布首组事故统计数据;1934年组建事故预防处;1974年举行第一次安全知识竞赛;1985年《生产过程与设备准则》出台;1994年制定出台《责任关怀、环境保护与安全指导准则》;2000年举办环保与安全信息论坛。可以说,针对安全环保的工作,始终贯穿在拜耳的成长过程中。如今,看看拜耳最高层组织结构就能看出,安全管理在这个跨国公司中所占的位置。
    在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拜耳集团建立了一套成熟的控制安全生产的工序系统。系统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设备本质安全化。就是尽可能在生产工序中“内置”安全措施,在初始阶段选择适当的方案,设计一套生产工序,使工厂中有害物质降低到最低点。第二部分,一流的人才。现场没有一流的管理者和执行人,再好的技术也难以发挥作用,为此拜耳对世界各地生产基地的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向员工传授安全知识,保证全体员工能拥有良好的安全意识。第三部分,现场监督。现场监督主要由拜耳的安全监管人员和安全专家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员工遵守操作规程、法律法规情况,第四部分,应急预案。虽然工艺中采取了安全措施,但也需随时应付生产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为此拜耳设计了周密的紧急预案,确保人员和工厂设备安全。

拜耳在全球采取相同水平的安全标准
    拜耳漕泾一体化基地的健康、环境和安全部门,负责整个基地各个生产单元的安全、环保的协调、监管等工作,及时地把中国关于安全、环保的大政方针传达到各个生产单元,并依据中国和拜耳集团的有关规定来制定基地级的安全、环保的各项规章制度。马和平,听起来像中国人,却是纯粹的德国人,化学博士,先后在德国拜耳本部、加拿大等地工作,现在为漕泾一体化生产基地健康、环境和安全部门的经理,负责基地的安全、环境管理工作。
    记者问马和平博士,在漕泾建立这样大的基地,会不会因为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减少对安全健康方面的投入?马博士坚定的摇摇头说,NO。我们拜耳已经成立140年了,我们有一条原则,就是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等领域,在全球采取相同水平的标准,不会因为哪个国家发达与否而改变我们的立场。拜耳在全球都是保持着一个标准化系统,但同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拜耳在全球的公司每个月都要向总部报告工作,其中安全、环保工作是报告中很重要的内容。同时,拜耳对中国也肩负起社会责任,在每周一次的“健康生活,拜耳奉献——拜耳健康生活”节目,向中国人民提供,健康卫生方面的知识,该节目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电台构成广播网向全国广播。
    关于漕泾一体化生产基地的安全工作,马博士说,按照拜耳集团关于安全环保工作的要求:在全球较大的工厂都要有经过专门训练的自己的紧急救援队伍、救援车辆、消防队伍,而小型工厂则与当地消防部门、医院签订合同,建立合作关系。现阶段,拜耳漕泾一体化生产基地与上海金山医院签订了合同,医院为职工建立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定期为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并将每个员工工作岗位有害化学品监测数据存档。同时和医院达成协议,万一拜耳员工发生意外,医院建立了绿色通道,员工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救治而免除押金等手续问题。由于拜耳漕泾一体化基地目前还处于建设阶段,还没有自己的消防队,为此他们和上海消防六支队进行了消防演习,这是拜耳应急预案的一部分。可以说拜耳从开始设计施工阶段,所有的标准当然也包括安全环保的标准,都是严格按照拜耳集团要求来做的,拜耳始终把安全、环保、利润作为公司政策的核心。拜耳集团很早就认识到,只有工厂生产工序安全可靠时,工厂生产才能顺利的运行。所以拜耳采取一系列办法,按照以安全为主的原则来设计生产工序和工厂。不信,你可以去现在已经投产的涂料公司去看看。

一体化基地第一个投入生产的项目只有29名工人
    拜耳涂料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是拜耳漕泾一体化基地第一个企业,已经在2003年4月开始生产。涂料公司生产经理吴瑞文在接受采访时说,涂料公司作为拜耳漕泾一体化生产基地的第一个企业,安全环保问题当然不能出现差错。涂料生产就工艺而言,现有的工艺与德国本土的工艺没有很大的区别,但我们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过程控制技术(硬件、软件)。我们的工艺设置参考了德国总部在安全生产上的经验,把这些经验都融入到我们的设计、安装、调试及生产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设备、工艺的安全性,在漕泾建涂料厂时,关键仪表的配置,无论自动化程度还是安全可靠性,都是世界一流的,有些已超过欧美同类装置的水平。整个生产装置从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行,都坚持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从技术措施、组织措施以及个人防护措施方面,来保证生产装置的安全、员工的安全和周边环境的安全。技术措施上我们采用本体安全配置,组织措施上我们实施“标准操作规程”,对工艺、生产上某些具体的步骤进行标准化的管理。坚持“四眼/再确认的原则”来避免各种形式的误操作。除这两个措施外,我们对某些有可能发生化学品暴露于外的操作,采用个人防护措施。严格规定员工佩戴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万一上述措施失效,《紧急预案》能保证我们及时有效、有序地对突发事件、事故进行处理,将影响降低到最低点。
    漕泾涂料公司年生产能力为11500吨,而一线生产工人只有29人,他们大多是在中国其他企业工作多年的优秀人才。这29个人在涂料厂分四班倒,一个班为8人,另三个班为7人,可谓一个萝卜一个坑。这29个人在进厂之前经过了一段严格的培训,其中领班级以上的人员及与生产相关的重要部门员工在国内进行了3个月培训,然后在德国总部进行了3个月培训,他们目前已经在各自岗位上开始工作,先进的工厂需要高技术的人才来做保障,这是必要的基础。

应急系统,拜耳成熟的积累
    拜耳集团安全系统有四个组成部分,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他们的应急系统。漕泾一体化基地按照拜耳集团的要求和多年积累的应急理念,建立了一套适合拜耳漕泾基地的应急系统,以对突发事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将财产损失及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保证员工不受伤害。紧急警报可分为2至3个级别:一级警报:事故影响仅局限于本装置。如果发出该报警,所有非装置人员要立即离开此装置,并在指定的紧急集合点汇合。二级警报:事故可能影响本装置以外的其他相邻工厂,可能要报告消防队。所有可能受到影响的工厂均按照其相应的应急预案行动。如果需要,可执行三级报警:通知拜耳公司以外的其他公司,并执行各自相应的应急预案。通过制定周密的应急预案,可有效的防止员工在突发事件中受到暴露于外的有害物质的伤害。
    拜耳漕泾基地应急预案,参照拜耳集团的应急预案框架制定而成,大概由10项内容组成。大致为:第一项为总目录,对整个应急系统的各项内容进行综述,并制定了文件控制系统,分发对象名单,以确保相关部门和人员及时得到最新版预案。第二项为各生产厂的概述,这项内容包括各种可能到达工厂的路线、工厂人员组成情况、工厂主要存在的危害因素、工厂周围环境描述等内容。第三项为内部外部紧急救援人员的装备情况和功能的规定,包括拜耳紧急应急中心的组成、应急小组人员组成情况、现场应急管理如何指挥由谁指挥、怎样与外部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合作、以及医疗服务内容、应急通讯设备使用、消防设备情况、个人装备储备情况、应急设施检查规定等内容。第四项为报警计划,包括报警事件、报警程序。第五项为警告,包括对员工进行警告的内容、通报相邻单位和整个漕泾基地以及公共通报。第六为内部应急程序,主要是意外事故处理指导、停车程序内容的规定。第七项为特别事件处理指导,主要是遇到恶劣天气、电话通讯系统瘫痪怎样进行处理。第八项为如何向政府机关和公众进行通报的规定。第九项为应急电话簿,包括相关政府机关、安监、消防等各个部门的电话。第十项是图纸,厂区规划、各楼层布置图、设备管道走线、公用工程设施图纸等。工作人员说,为了检验这个应急系统,他们和当地消防部门曾经做过一个演习,效果十分好。这样他们心中多了一份安全保障。

你保证能走多远?
    为什么拜耳能如此成功平稳地发展140年呢?其中的奥秘一定很多,我们不得而知;但他们始终承担着一种社会责任,遵纪守法按规则办事,认认真真地去完成每件事情,不去做因小而失大的事情。在上海漕泾基地,记者看到拜耳公司很多规章都是依照我国《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编制而成的,他们也“入乡随俗”。
    现在我国的安全法律法规已很多,可还事故不断,原因之一,就是有法不依,把安全上的很多事情看成是“小事”。法律法规无人遵守,就是一纸空文。其实拜耳的规章制度并不十分复杂,有的与国内一些企业也差不多,可拜耳“死板”地、规规矩矩地走了140年,就这样 “刻板”地壮大着。而我们的“机灵”,使我们得到多少,又失去多少呢?举个例子,记者乘车,当被坐在后排正在系安全带的拜耳工作人员提醒,别忘了系好安全带时,感到很羞愧。而如此“小事”在我们身边又有多少人去坚持呢?可是,拜耳坚持了,坚持了140年,而且还在坚持。很多事情做起来很简单,学习起来并不困难,就是在这种简单中成就了一个个不平凡。《安全生产法》才诞生一年,可有人就把它“复杂化”了,安全投入上做表面文章,产品生产上偷工减料、出了事故又千方百计瞒报……
    企业想发展,都要在遵守国家的法律前提下进行,违反国家的法律,发展从何而谈?拜耳在全球履行着世界公民的身份,认为责任并不仅仅意味着遵纪守法;而我们,若想长远的发展,履行了我们的社会性责任吗?哪怕仅仅是遵纪守法。问问自己!

摘自《现代职业安全》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