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给安科老店谱写新曲

2006-08-16   来源:《现代职业安全》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业务做得好,定位找得准,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路肯定会越走越宽。边干、边想、边创新,我们老店的招牌才能够长盛不衰!”这是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院长王俊对记者说的话。学化工机械出身的王俊在辽宁省劳动厅职锅处干了18年,和企业打了多年交道,深知他们想什么,需要什么。2000年来安科院院长,脑子里就装着两件事:怎样让安科院这块招牌继续闪光?怎样更好地贴近企业生产实际?作为一名安全老兵,摆在他和同事们面前的又是一段新的征程。
  
  市场经济下,是否所有东西都能讨价还价?
  和王俊谈话时,他总是提到“安科品牌”,把安科院打造成一个闻名全国的老品牌成为了他事业追求的目标。但任何人都知道,一个品牌的打响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做大量细致而又繁琐的工作,需要在市场上摸爬滚打,需要给客户提供有口皆碑的服务。
  品牌的建立和市场意识紧密相关。作为给客户提供技术支撑服务的中介机构,王俊给安科院的定位是:以社会需求为主,背靠政府,面向市场。也就是说他们所做的工作一定要服务于广大企业,作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
  已经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安科院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们给企业作安全培训。如:怎么做评价机构,评价机构如何运行,评价师怎么做评价工作,这些都获得了广泛的认可。采访当天,他们正在搞辽宁省培训机构教师上岗培训,场面十分热烈。一位来自大连已经退休的老安全工作者兴奋地说,30多年我从来没听过着这样的课,太精彩了!当记者把这个情况说给王俊听时,他既高兴又感叹:“安全培训工作还是做得不够。”据他介绍,辽宁省安全培训、评价的机构原来只有二三家,但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如今已经猛然飙升到20多家,市场的蛋糕被越分越小。
  对于这个情况,王俊还是冷静沉着,“市场需求要求中介体系的发展,市场经济就是要打破垄断,提倡竞争。但无论如何我们不会在质量、价格、服务上让步!”
  虽然竞争总体是有序良性的,但也不乏一味压低价格,产品粗制滥造的中介机构。只要有利可图,不论技术力量如何,不论有没有那金刚钻,什么业务都接,什么瓷器活都敢揽。相比之下,王俊他们显得谨小慎微。在进入一个新行业前下大力气、花大成本搞理论研究、前期准备、培训人员,现场调研、方案讨论研究。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搞安全科研更要求真务实!“我们这个老店,要盈利,但眼睛决不能只盯着钱!安全工作天生就被赋予了社会责任!”王俊说起这话掷地有声。市场意识要人们注重经济利益,但社会责任又要求人们恪守道德底线,它们的确像一对难以妥善解决的矛盾体。安科院同样面临这些困惑,有些人说安科院的价钱贵,但他们不肯在价格上让步的作法也恰恰是统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体现,安全中介机构市场化决不意味着安全工作的市场化,金钱化!
  水平、质量、服务这“三不让步”正是安科院在良莠不齐的中介市场里站稳脚跟的三大绝招。而要使这三招独步江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服务意识,要有使命感。不仅指出你的缺漏,也提出具体整改办法。另外还要以诚待人,在安科院会议室的墙壁上挂着一个醒目的“文明礼貌服务公约”,其中的“三指(指路、指门、指人),三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王俊解释说,企业代表来省城办事,人生地不熟,我们就帮着指路,到哪些部门,该怎么弄。服务做到位了,提供的产品水平高,质量好,做完一个项目以后,第二个、第三个项目也就水到渠成。
  一叶知秋,透过这小小的公约可以看出科研人员暂新的服务理念。
  服务要从贴在墙壁上的条例转化为实打实的工作中去,靠的不仅是热情,更要有过人的真才实学。安科院出具的安全评价报告科技含量高,且带有学术研究性。企业规模不论大小,评价报告严格把关,一处隐患、危险源都不能放过,安全设施更不能出现硬伤,力争使报告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的蓝本。这些看似薄薄的几张纸,却是他们从无数次事故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凝结了几代安全人的心血。
  但这些安全评价报告如今也面临着被一些尴尬,有些机构就是对他们报告简单的克隆,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内容,这样的报告拿出去能否真正指导企业安全生产着实让人担忧。“其实这些报告也应该受到知识产权保护,但目前条件还不大可能。”王俊摇了摇头,面对这种现实,创新又一次写入了安科院每个人的脑海里,报告永远要创新,要独到,国家法令法规的更替要有体现。安科院在和对手扳手腕的同时,又先和自己较起了劲。正是这种敢为人先的劲头,勇于创新的思维使得这家安科老店依旧走在云波诡谲的市场前列,担当着这个行业的旗手。
  
  当东北安科老大靠的是什么?
  成立于1977年的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是辽宁省专门从事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安全生产技术开发与分析评价、特种设备安全检测及其他强制性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分析的科研机构,是国内安全科学技术研究的重点骨干科研院所。
  现在的辽宁省安科院,办公地点门面不大甚至有些陈旧,但正所谓“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其雄厚的科技实力在辽宁乃至全国名声赫赫。走进王俊的办公室里,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办公桌上摆满的各种文件以及墙壁上企业赠送的锦旗。年近50的他中等个头,语调柔和,脸上始终带着自信的微笑,和记者印象中的东北汉子高大粗犷的形象不甚相同。
  据王俊介绍,辽宁省安科院是国内最早从事安全科研的三家机构之一,从它成立的那一刻起,就和企业安全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000年5月,辽宁省省安科院由省劳动厅划归到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多年来,不论经历什么样的机构改革和人员变动,省安科院始终扛着“科技兴安”的大旗,走在全国前列。
  《安全生产法》出台后,对企业在安全措施方面、技术方面保证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作为企业预防事故“免疫针”――安全评价无疑倍受重视,这同时也是辽宁省安科院傲视群雄的拳头项目。
  的确,几乎辽宁省内所有大型工业企业都纳入了安科院的“势力范围”。王俊说到这里,扳着手指给记者数:“冶金行业如鞍钢、本钢,石化系统的一厂、二厂、三厂、五厂、六厂,港口如营口、锦州,电力有辽电,我国第一个80万吨机组绥中电厂,以及非煤矿山的安全评价都是我们做的。”给这些国营老企业、大企业做安全评价,为他们安全生产“压镖”,责任大,意义大,难度也大,但安科院硬是凭着努力和实力一路走了下来。东北每一个大企业都留下了安科院科技人员的身影和足迹。
  作为安全科研单位,除了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更不能忽视对于产品的研发。目前安科院拥有6个专业实验室和300多套总价值达560余万元先进仪器设备。这些硬件的武装使得安科院屡创佳绩。“十五”期间,安科院有多项科研课题取得了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如“LSG系列无烟煤烧锅炉”从根本上解决了小型工业锅炉产生的黑烟问题,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实用新型专利。这些科技成果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为社会的公共安全、工程质量的保证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同时也给安科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王俊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安科院就像一个十六七岁的人,比起新兴的那些只有两三岁年龄的社会机构,无疑具有明显的经验优势和人才优势。
  也正是在辽宁省安科院这块金字招牌下,一批年轻有为的安全类人才汇聚于此。目前安科院拥有教授级高工16人,高级工程师34人,工程师44人,工程技术人员占总数的87%以上。特别这几年,他们更加大了对人才的培养。“本科生来了要让他变成研究生,研究生再变成博士生,搞科研越专越好!”安科院人才战略思维可见一斑。05年安科院安排出国学习10人次以上,鼓励工程技术人员考取各种行业资质,全院上下形成了一股良好的学习风尚。据王俊介绍,安科院今年又将有几个年轻人硕士毕业。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充实到队伍中来,良好的发展平台,软硬件设施的齐全,正是安科院当“大哥”的资本。
  
  红旗还能打多久?时刻要有危机感
  如果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安科院还能够得到某些方面的照顾和好处的话,那么在现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每个科研人员的观念都要经过重新一次洗礼。成绩属于过去,安科院在前进中思索着未来的走向。
  以前,安科院和企业合作的方针是“抓大放小”,小项目不做,前两年他们把思路调整为“抓大也不放小”。市场压力下,使得他们不能“挑食”,他们跑企业,下厂矿,找项目。宣教中心的隋旭主任打趣道:“以前是坐在家里等着企业上门,现在我们得自己找米下锅,困难不少,可为了开拓市场,什么刀山火海都得闯,什么油锅都得下。”这句看似玩笑话里实则暗含了安科院每个人强烈的进取感和紧迫感。
  市场意识伴随社会责任,这就要求在为每个客户提供的产品保质保量不容缩水。这几年,大小煤矿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兴起,但安科院却从不做煤矿企业的安全评价,对此,王俊坦言道:“我们虽然有理论基础,但缺乏这方面人力资源,目前还不适合涉足。”经营策略的调整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如果因为想大小通吃而盲目投入、降低标准无疑是自砸招牌、祸国殃民。和一些安全科研机构比起来,安科院的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让人深思。
  本以为搞安全科技的王俊会大谈科技投入少的问题。但他的话语却颇让人玩味:“安全投入要恰当,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这才符合安全经济学规律。”那么企业怎么投入才是恰当呢?这就要我们去深入研究。既要让企业舍得投入,又要让他们不多花冤枉钱。把这个课题研究好了,又是对企业的一大服务!
  安科院并没有把这些设想只停留在嘴巴上。离东北大学一街之隔的他们充分利用这一地理优势,和东大强强联手,开展科研。此外,安科院还与哈工大、沈阳建筑大学等一些专业对口的院校,联合开发一些科研项目并经常请老教授来院传经送宝。社会科技力量的加入,极大提升了安科院的科技实力,带动和发展了科技人员的科研能力。在王俊看来,安全科研人员本人要“专”,选择的时候却要“杂”,冶金,电力,化工各路高手都有,这样和人家“打擂”时底气也就硬了。
  辽宁省安科院坐落在被称为“沈阳中关村”的三好街上,这里车水马龙,热闹非凡。鳞次栉比的电脑商店,国际产品的巨幅广告,弥漫着市场竞争的硝烟味。王俊说,每天从这里经过都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在这个一日千里的时代,任何怠慢和疏忽都有可能葬送艰苦打拼的基业。虽然安科院多年来一直稳坐东北地区安科头把交椅,但同时也在成为别人赶超的对象。“我们所做的工作,一方面是自身努力,另外更离不开开创事业的前辈们,正是安科院这个老店良好的信誉使得大家信任我们。”在踌躇满志的同时,王俊表现出了冷静和客观,做旗手固然让人欣喜,但如何让这面红旗继续飘扬下去,考验着安科院从上到下每个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