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周期来压步距
由表中可以看出:轨道巷和皮带巷矿压显现规律基本一致,但是,由于轨道外侧是1301工作面已采区,而皮带巷外侧是实体煤,所以皮带巷的矿压显现远没有轨道巷明显,其顶板最大下沉速度仅为轨道巷的1/3~1/2。且老顶断裂大多位于煤壁前方4~8m范围内,以4m范围为多,而轨道巷老顶初次断裂在8~12m,其余均在8m范围内。
3.2超前支撑力分布
超前支承压力高峰区约在煤壁前方8~12m,超前巷道围岩破坏区约在自煤壁向前方8m左右,应当重视加强该段巷道的超前支护。
3.3巷道固定点收敛变形分析
轨道巷收敛变形数据自9月3日至9月14日测定看出:轨道巷两帮累计移近量达到306mm,顶底移近量仅为35mm。说明煤层挤出现象严重,应该加强两帮煤层的支护。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超前影响约在70~80m范围内,顶板下沉速度显著增加的范围在工作面前方20~30m。
皮带巷两帮累计移近量为19mm,与轨道巷相比大为减少,说明实体煤的支撑作用导致皮带巷收敛变形减弱。
3.4综合分析
(1)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21.5m,周期来压步距为8.3~10.6m,平均9.68m。
(2)超前影响范围在工作面前方70~80m,超前支承压力高峰区在煤壁前方8~12m范围内。
(3)皮带巷矿压显现及收敛由于实体煤的存在而减弱。
(4)轨道巷两帮移近量较大,达306mm,说明煤层挤出现象严重。
4 1312和2302工作面煤柱留设尺寸、支护方法及效益分析
4.1 1312工作面
在确定1312工作面和1305工作面煤柱尺寸时,考虑到1301上帮面掘进、回采工程出现的巷道失稳,给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决定1312工作面与1305工作面留设15m煤柱,其支护方式同1301上帮面。自2002年元月开始掘进顺槽,10月份回采结束,掘进、回采正常。
4.2 2302工作面
确定2302工作面与2301工作面煤柱尺寸时,充分考虑到1301上帮面的煤柱留设及支护方式和1312工作面的煤柱留设及支护方式,决定留设10m煤柱,改革支护方式。
支护方式:锚网索联合支护。
顶部支护与1301面相同。
两帮支护:采空区侧用Φ18mm无纵筋全螺纹钢树脂锚杆,长1800mm,排距800×800mm,每排锚杆为3根,每孔用药卷CK2350二块,金属网2200×900mm,钢梯2200×60mm。回采侧用Φ18mm无纵筋全螺纹钢树脂锚杆,长1500mm,排距1000×1200mm,每排锚杆2根,每孔用药卷CK2350一块,金属网采用1500×130mm,钢梯采用1500×60mm。
锚杆排列形式、材料、规格与1301面相同。
锚索支护:锚索沿巷道掘进方向双排布置,排距3.7m,锚索采用Φ15.24mm的低松驰预应力钢纹线截制而成,长6.5~8.5m,每条锚索梁两条锚索锚固,每孔装人树脂药卷CK2350三支。锚索梁采用矿10#槽钢制作,长2.0m,索孔间距1.4mm。每排锚索之间垂直巷道打设一组同巷道全宽的锚索梁与用三条锚索固定。
在巷道人行道侧隔5~lOm打设一棵木柱辅助支护。
4.3效益分析(表2)
通过改革支护方法,留设10m煤柱比15m煤柱效益是显著的,在工作面长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2302工作面实现效益1338220元。
5 沿空掘巷合理煤柱尺寸确定方法
5.1理论分析方法
根据1302工作面矿压观测结果,老顶初压步距45m左右,周期步距20m左右,老顶断裂线距煤壁的距离8~12m。根据压力分布情况,可能送巷的位置有4种:(1)在采空区边缘不留煤柱的沿空送巷;(2)在内应力电留小煤柱的沿空送巷;(3)在外应力场中的煤柱;(4)在原始应力区的大煤柱护巷。送巷的最佳位置是内应力场中的小煤柱送巷。
锚杆要避免安设在破碎区域中,根据1301工作面顺槽两帮松动圈测试结果,松动圈范围在2.0m左右,考虑到锚杆的长度和松动系数,沿空掘巷的合理煤柱尺寸为5.0m以上。
5.2煤柱尺寸确定
根据理论分析和已施工的三个工作面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在复合软岩顶板、松软煤层条件下加强巷道支护,合理的煤柱尺寸在10m左右,最大不大于15m。
作者:淄矿集团岱庄煤矿 张洪鹏 曹忠 江兆利
上一篇:煤矿绿色开采技术
下一篇: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