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正确的安全意识和完善的安全设施才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007-11-05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摘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意识的阐述;意识的能动性作用;要正确地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作用,还必须坚持正确的途径和具备必要的条件”的叙述中推导出:安全意识概念和正确的安全意识在生产生活中同样具有主观的能动性;正确的安全意识可以指导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安全实践,反作用于生产对象;及要正确地发挥安全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应具备的条件。最终得出“正确的安全意识和完善的安全设施才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个论点。  

关键词:意识 安全意识 安全设施 安全事故  

  安全设施与安全意识对安全生产、生活来说;犹若一个长跑健将的双腿,就像建立和谐社会中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样缺一不可。

  在安全意识和安全设施中,安全意识处于主导地位。人们只有在意识中认知安全,有安全意识,才会考虑怎样去解决生产、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那么,什么是意识?什么是安全意识?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让我们从指导中国共产党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去了解意识的概念、性质特征和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化的结果,离开了社会,离开了社会化的劳动,就不可能形成人的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意识的本质是物质的一种特殊的产物,它是脱离不开物质又不同于物质的精神现象。这种精神现象有两个本质的特点:第一,从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来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第二,从意识和客体的关系来说,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一般地回答什么是意识,就是这两句话: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派生的,是第二性的。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本质的看法可以概括为两个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为什么只有人类才有意识呢?这是因为人类具有产生意识的人脑这个物质器官,所以意识是人脑的独特机能。人脑是人的各种生理反映和行动的指挥中心。人的意识活动是通过对客观外界刺激作出一系列反射活动来实现的;第二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仅有人脑还不能产生意识。马克思认为“观念的东西不外乎是移入人的头脑中改变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①。意识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统一。一方面意识的是形式是主观的,另一方面意识的内容却是客观的。也就是说,意识在人们的感觉和思维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它们的内容都是客观的,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意识的能动性作用即意识的反作用也即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形成主观观念,并且能动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同时,要正确地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作用,还必须坚持正确的途径和具备必要的条件:

  第一要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性作用,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第二要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性作用,就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

  第三意识的能动性作用的发挥,还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由上述可见,要真正地发挥意识的作用,就必须处理它同客观规律的关系。规律最根本的是它的客观性。它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认识规律,遵循规律办事,而不能创造或消灭规律。

  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意识的概念、性质特征和意识能动性作用的了解,我们完全可以推导出正确的安全意识的概念、本质特征和能动性作用。因为安全意识是人类意识的一部分,同样具有与意识相同的性质和特点。

  正确的安全意识即科学的安全意识是指人们通过对生产、生活中的安全实践,学习生产、生活中的前人总结的安全的经验教训而形成的个体对安全规律的主客观反映。同样,安全意识的本质特征也可以归纳为两点:第一,安全意识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安全实践的主观反映;第二,安全意识是人们接受、了解客观存在的安全规律的过程。正确的安全意识在生产、生活中同样具有主观的能动性。正确的安全意识可以指导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安全实践,反作用于生产对象。要正确地发挥安全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也必须坚持正确的途径和具备必要的条件:

  第一要正确地发挥安全意识的能动性作用,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第二要正确地发挥安全意识的能动性作用,就必须把正确的安全思想付诸实践。

  第三安全意识的能动性作用的发挥,还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即安全设施)。  

  由上述可见,要真正地发挥安全意识的作用,就必须处理好它同客观的安全规律的关系。安全规律最根本的是它的客观性。它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认识安全规律,遵循安全规律办事,而不能创造或消灭安全规律。根据发挥安全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必须坚持正确的途径和具备必要的条件,我们可以将二者归纳为:树立并实施正确的安全意识和建立完善的安全设施。那么,要解决生产、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的方法:就可分为树立并实施正确的安全意识和建立完善的安全设施。所谓树立并实施正确的安全意识是指提高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对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生产、生活领域中的行为进行认知,了解并使之规范自己的行为。人们学习、了解了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安全规程和安全规范后,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就不会故意去闯红灯;攀爬、跨越变压器的隔离遮栏等;所谓建立完善的安全设施是指在生产、生活领域中,为了防止人们进入危险的地方而设置遮栏,在关键设备上设置的保护人身、设备安全的装置(若高速公路旁的隔离遮栏、变压器四周的隔离遮栏、高速旋转的设备中的防止超速的装置、航空航天活动中的逃生设施等等)。

  安全设施和安全意识的作用都是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关于“要正确地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作用,还必须坚持正确的途径和具备必要的条件”中的“第三条安全意识的能动性作用的发挥,还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说明了安全设施和安全意识在安全生产中的相互依赖性。正确的安全意识,可以让操作人员认真地执行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但人的感情复杂多变,人在生活中会遭遇到各种事物,情绪就会起伏不定,这些都会给操作人员能否正确操作带来影响,而且,生产中遇到的情况也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如果在生产、生活中片面地强调安全意识而忽略对安全设施的完善,那么一旦操作者情绪异常、思想上由于长期的重复操作,而产生安全意识上的惰性或生产情况的突变,就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如:2006年11月13日发生在齐齐哈尔的中石化化工厂的爆炸事故的原因:就是操作人员不知是否是由于情绪还是操作失误,错误关闭运行中的阀门造成的。试想:如果该厂在该阀门上设置明显的告警装置和运行闭锁装置,难道不可以避免那场悲剧吗?)。

  完善的安全设施是保证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的可靠的一道安全屏障,因此,在生产、生活中,与时俱进地健全和完善安全设施,将会给生产、生活增加一把可靠的安全锁。然而,操作设备的是人。如果操作设备的人没有正确的安全意识,那么即使是使用最先进最完善的安全设施,同样要发生安全事故(如:俄罗斯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乌里扬诺夫斯卡娅”煤矿爆炸事故造成110人丧生。事故调查数据显示,矿井中的甲烷传感器显示的甲烷含量被人蓄意调低,传感器因而无法自动将矿井里的电源切断,而导致爆炸的直接原因是电线短路;几年前,宣威市来宾煤矿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程人员违反<<煤矿煤矿安全规程>>②第131条中关于局部风机的设置规定,人为地降低通风设备距离,造成局部瓦斯浓度超标,最终酿成悲剧的发生)。这两起严重事故的原因都是人为造成的,深层次的原因是相关人员没有正确的安全意识和漠视安全规律造成的。

  无数血淋淋的安全事故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哲学原理》告诉我们,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和健全完善的安全设施才能在生产生活中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②《煤矿安全规程》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