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我理解的“预防为主”

2005-12-15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企业安全生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生产经营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这是所有从业人员,尤其是生产管理者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只有做到了“预防为主”,才能实现安全生产。但如何有效“预防”?我认为“预防”是两层意思的组合,如果将其“拆”开来看,更能使人理解其含义。
  “预”即预想、预料、预见,是一种“虚”的、并不实际存在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意识到。“预”属于思想认识问题,通俗说是人的责任心。安全生产,认识是第一位的。没有这个前提,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惹下大祸。生产事故中有95%是“三违”造成的,是人为的责任事故。而这些责任事故的产生,首先是责任人的认识问题引起的。没有“预”便没有“防”,一些人在事后常后悔说“想不到”、“悔不该”……预防事故连想都没去想,怎么会去防?
  因此,在如何预防上,我们首先要把问题想得复杂一些,把“万一”想得多一些,把后果想得严重一些,把工作想得细一些,才能有防备的措施。认识问题不解决,“防”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预”是一项长期的思想教育工作,松懈不得。但反过来说,你虽然“预”见了,但光说不做也不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欲擒故纵”的性质更恶劣,危害更大。
  “防”即防备、防范、防止,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它是将“预”变成一种行为、一种手段、一项措施。安全生产大量的工作是在如何“防”上:购置安全保障设备、配备专职安全员,坚持安全巡查制度等等。它往往要占很大的生产成本,以矿山采掘为例,安全设备的初次投入往往要大于生产设备,因为没有安全设备就无法进行生产。只有“安全第一”,生产责任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才能获得生产的最大利润。如果安全排第二,或是第三、第四,获得的利润很可能被生产事故所抵消,甚至成为负数。
  只有周密的“防”才能达到“预”的理想境界。但“防”的问题在于:由于有效的“防”能消除事故隐患,往往又会造成平安无事的表面现象,而这种表面现象又恰恰容易使人产生麻痹思想、责任懈怠,认为“防”得多余,不如将有限的安全专项资金投入到生产中去,从而干扰了企业安全生产,使“防”的工作流于形式。因此,“防”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安全生产。
“预防”虽是两个概念,却又是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无数经验教训的总结,随着历史的发展,如何“预防”也将赋予许多新的时代特色,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