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隐患治理,理性维度的切实主题——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侧记

2008-03-13   来源:现代职业安全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2008年作为“隐患治理年”,使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所拥有的明确而清晰的主题。1月12日、13日,在北京西郊宾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召开了一年一度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工作、交流体会,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安排部署2008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动员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各中央企业,扎实做好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继续减少事故总量,推动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其中,李毅中局长的报告标题为《坚持安全发展、深化隐患治理,推动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

  李毅中局长说:“如何做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那就是要排查隐患。”在此,隐患治理已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工作行动或方法,而是上升为一种理念、一种方向,其意义,正如李毅中局长评价的:很实际、很具体、很深刻。

  言成绩仍不忘思隐忧

  李毅中局长根据总局党组研究的意见而向大家做的工作报告,首先提出的一个方面便是:安全生产“落实年”、“攻坚年”取得较好成效。然而,给所有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李局长言成绩的同时,时时不忘指出形势的依然严峻。

  严峻的形势,是有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深刻根源的。刚刚过去的2007年,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为14万亿元,增幅为25%。高位水平下的这种增长,带来的总额是惊人的,随之而产生的问题,也是形形色色、纷纭繁杂,这一点,在安全生产工作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这样的现实基础上去做好工作,成绩的得来更难能可贵。李毅中局长说:“2007年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市场需求旺盛、经济总量和投资等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继续趋稳趋好,较好地完成了国务院安委会年初确定的各项指标任务,基本实现了本届政府任期内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奋斗目标。”

  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事故总量进一步下降,较大以上事故减少;安全生产总体水平有所提高;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取得进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改善;大多数地方安全生产状况好于上年。

  2007年共发生各类事故的起数、死亡人数分别比2006年下降19.3%和10.1%,这个成绩是令人欣慰的。然而,在谈到事故发生的总体情况时,李局长提醒,2006年无百人以上死亡事故,2007年却出现了。与此同时,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状况虽有进一步改善,却也并非全部都尽如人意。在历数危险化学品、农业机械等一些行业的事故发生有幅度不等的下降后,李局长的报告中紧接着有一句:建筑施工、渔业船舶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很大努力。——“这里面有一个潜台词,是说这两个行业是上升的。”李局长的话很坦率。

  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今天,我们的目光所及,仿佛全国都是一个大工地。14万亿的固定资产总投资,正是要在这些工地中表现出来,所以,李局长再次强调,做好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很不容易的,大家一定要继续努力。

  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目前已在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方面得到了纵深推进,全国所有高瓦斯矿井与87.5%的低瓦斯矿井已经建立了监测监控系统。数字的确能说明不少问题,但还并不能说明所有的问题。比如瓦斯监控监测系统,并不是所有安装了的就都是有效的。有的使用不久后就坏了,形同虚设;有的只装了3、4个探头,根本不能全面反映情况;有的探头装在地上,或者位置不对……结果,很多低瓦斯矿井出了事儿。李局长将这种行为叫作“自欺欺人”。

  另外,农民工培训,是强化安全管理的有效方式。2007年,全国共培训农民工2058万人次,这是一个庞大的数目,然而李局长仍要提醒:“全国农民工2亿呀,这是成绩还是差距?”

  李毅中局长在总结成绩时却不时穿插的警戒与提示性话语,使每一位与会者深思。是的,隐患所带给我们的忧思,当然不仅仅是在治理行动的时候体现,当隐患排查意识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安全的机制才真正可能得到保障。

  总结2007年,在各地党委、政府以及各部门、各单位的支持配合下,全国突出抓了8个方面的工作:深入学习、广泛宣传,进一步凝聚共识、强化责任;深入开展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加强非煤矿山、危化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支持配合主管部门,认真做好相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安全规划科技、教育培训等取得进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得到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依法查处事故,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应该说,这8个方面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为推动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做出了贡献。

  谈问题更有助明思路

  至此,我们已没有任何理由把目光仅集中于去年的成绩上。这就是我们的现状: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全国安全生产继续保持了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发展态势,但形势依然严峻。

  这种严峻性表现在:一是事故总量仍然较大,反映我国安全生产水平的一些相对指标与先进国家相比仍较落后。二是一些行业领域和地区重特大事故尚未有效遏制,全年发生了7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尤其是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瑞之源煤矿“12.5”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05人)、湖南省凤凰县堤溪大桥“8.13”垮塌事故(死亡64人)等,造成惨痛损失和恶劣影响。三是少数行业和地方事故量上升。2007年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事故同比虽然下降3.53%,但建筑施工总的事故死亡人数上升了6.9%;渔业船舶事故死亡人数上升1.5%;辽宁、浙江、贵州、江西、河南、湖南6个省重特大事故合计起数和死亡人数增加。

  透过这些严峻的现实,我们看到,逝者长已矣,生者却还在不断地诘问与思考,因为我们必须找到更为有效的工作路径,以最大可能地避免今后事故的发生。

  值得欣慰的是,在惨痛的教训面前,各地都重视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通过对事故个案和同类事故进行分析,掌握事故发生的部位环节、原因及规律,举一反三,在同一行业、相同企业有针对性地排查治理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湖南凤凰堤溪大桥“8.13”垮塌事故后,各地对在建在用桥梁进行了安全检查,对危桥采取了监控整改措施。山东新泰华源矿业公司“8.17”溃水淹井事故灾难发生后,山东省全面排查治理煤矿、矿山企业外部水患。重庆秀山“10.21”重大烟花爆竹爆炸事故后,重庆市政府“铁腕”式整顿烟花爆竹生产经营秩序。山西省深刻吸取临汾市洪洞县“12.5”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教训,在全省煤矿开展了“五关闭、十整顿”专项行动。

  这一切,似乎都再次彰显了深入排查治理隐患的意义所在。实践证明,安全生产关键在于抓落实,排查治理隐患是抓落实的得力抓手。

  隐患是安全生产各种矛盾问题的集中表现,是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程的形态和行为,是滋生事故的土壤。隐患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政府安全监管的全过程,旧的隐患治理了,还可能产生新的隐患,因此排查治理必须持之以恒。

  李毅中局长指出,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不断减少事故总量。只有治理一项隐患,才有可能避免一起事故、增加一分安全。只有持续深入抓好隐患排查治理,才能推动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

  总体要求下的细致切分

  没有要求的工作只能是散漫而缺乏头绪的。我们知道,做好任何工作,都首先要明白工作应满足于一个什么样的要求。这个要求对于2008年的安全生产同样存在。在李毅中局长的讲话中,他耐心而又语重心长地对这个要求,做了详细的划分与解读。

  2008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安全生产重要讲话,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理论、推动工作创新,健全保障体系、构建长效机制,强化两个主体、落实治理责任,突出重点行业、深化整治攻坚,加快源头治本、解决深层问题,加快科技进步、提升保障能力,加强自身建设、夯实监管基础,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进一步减少事故总量,推动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为到2010年实现明显好转奠定坚实基础。

  李毅中局长将这段话语分作了3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第一句话到“自觉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李毅中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强调,这一部分是指导思想,必须十分清晰而坚定;第二部分从“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到“加强自身建设、夯实监管基础”,这是今年的政策措施,即我们通过什么渠道、什么方法来抓安全?其中具体谈到了8项工作,每一句话代表一个方面;第三部分从“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到最后一句话,这是今年的目标和任务,李局长充满期待地说:“明年的现在我们再做总结的时候,要检验我们是否达到了这个目标。”

  不容忽视的是,新的一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投资增长过快,市场需求旺盛,企业有着扩大规模、增加产量的冲动强烈,一些行业和地方“三非”、“三违”和“三超”现象可能抬头,安全生产的压力加大;国家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而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举措,以及安全生产各项治本之策要见到明显成效尚需一个过程,长期形成的粗放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一些行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些企业安全保障能力低下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重特大事故发生几率仍然较高。必须付出更多艰苦努力,扎实抓好今年的工作。

  机遇似乎永远与挑战并存。2008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北京将举办世人瞩目的奥运会,中国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这是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推进全国安全生产在持续稳定好转的基础上向着2010年明显好转目标前进的关键一年。因此,做好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意义特殊、责任重大。

  考核指标继续体现硬道理

  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李局长再次提到了考核指标。他说:“下达的指标大家带回去后,不是用来提意见的,而是要进行落实的。”说这话时,他表情严肃,目光凝重。

  5年来的实践证明,实施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制度,对安全工作绩效进行量化考核,有利于强化各级政府和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做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部署、同步推进。

  经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协商沟通,国务院安委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研究确定,2008年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是:事故总量比2007年实际下降1.4%,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起数下降3%,同时确定了4类、27项具体指标。并以此为依据测算确定了各省(区市)年度控制考核指标,以国务院安委会文件下达。

  其中工矿商贸包括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建筑施工、危化品、烟花爆竹、特种设备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3%,水上交通、铁路交通、渔业船舶、农业机械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4%。火灾事故死亡人数持平。相应提出了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等相对指标。

  客观地说,相关指标在连续两年较大幅度下降之后,2008年继续下降确有一定难度,但逐年降低事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的必然要求。安全生产工作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也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从各地和各行业这些年的实际情况看,事故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仍然是有的,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李毅中希望大家坚定信心、接受任务,工作会议之后,尽快把目标指标分解落实到市(地)、县、乡镇政府和重点企业。

  一方面,指标控制是安全生产工作者心头挥不去的重压;另一方面,社会上仍然存在着强烈呼声,希望以更大的力度将事故指标降下来。李毅中局长对这两种不同心理的存在表示了理解,对两方面他都表达了同一种看法:我们还要继续做工作。

  是的,我们还必须要继续做工作。国务院安委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决定把2008年作为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就是为了要在“落实年”、“攻坚年”和前一阶段专项行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宣传、广泛发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全社会力量,以安全生产方针为指导,以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为依据,以煤矿等高危行业企业为重点,治大隐患、防大事故。要从企业管理和政府监管两个主体责任、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全面排查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以及思想作风、规章制度、劳动纪律、现场管理等存在的问题,认真治理可能引发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的各种隐患,切实保障安全生产。

  冬春季节严防事故发生

  大家心里都明白,广大安全监管监察人员,特别是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各市县、乡镇的安全监管机构的同志,常年奋战在安全生产和监管监察执法第一线,亲身参与抢险救灾和事故处置,环境条件艰苦,工作压力很大。

  李毅中要求,各级领导对大家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要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尽可能地解决好工作、生活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解除后顾之忧,增强队伍的凝聚力。

  春节快到了,节后还要召开“两会”。岁末年初事情较多,冬春季节一向事故多发。希望大家认清潜在威胁,保持高度警觉,始终紧紧抓住防范重特大事故这个要务,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抓好工作,务必使今年的安全生产有一个好的开端。一是深刻吸取各类事故教训,抓实抓好煤矿等重点高危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煤矿要加大关闭、加快整合、加强监管,对隐患严重矿井和停产整顿矿井、已公告关闭矿井、整合矿井,要分片包矿、责任到人,严防死守、盯紧盯牢,确保安全生产。烟花爆竹要抓住生产、储存、批发、运输、经销等环节,严密防范重特大爆炸事故。二是认真落实“回头看”整改措施,抓紧治理可能导致大事故的重大隐患。各地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对自查查出和“回头看”督查中指出的重大隐患、突出问题,实行挂牌督办,逐项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绝大多数要在春节前整改销号。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要加强监控、限期整改。当前尤其要防止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防止超载、超限、超负荷运行,防止建设项目抢工期、抢进度、抢投产。三是加强监督检查,落实春节、“两会”安全防范措施。春节前后安委会办公室将以煤矿、烟花爆竹为重点,对重点省市开展安全检查。各部门将就相关行业领域的安全工作组织专业检查。各省(区市)也要对重点市县、重点企业、重点部位,组织开展安全检查,督促基层政府和企业加强安全防范,确保春节、“两会”安全。要切实加强节日停产放假和检修的煤矿、矿山等企业的安全监管,严把恢复生产安全验收关。加强值班职守,完善应急预案,增强应对处置突发情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