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浅论安全生产与公共管理、企业管理的关系

2008-08-20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多为80万起,死亡人数都在13万人以上。全国平均每天有360多人死于安全事故,于是有人把安全事故称为“365×365”现象。

    安全事故不仅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每年因安全事故造成经济损失都占当年GDP的2%以上,例如,2004年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505亿元。约占当年 GDP 2.15%。 另外,我国职业危害现象也十分严重,据统计,近年来,每年新发职业病例数均在万例以上,且逐年上升,年增长率都在10%以上。截至2002年底,全国累计发现尘肺职业病患者58.14万人,尘肺职业病疑似患者60多万人,每年患者死亡0.5万多人,每年发生各类急性职业中毒200多起。

    由于安全事故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再加上职业病危害严重,所以安全生产工作日益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以及人民群众的关注,于是,《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迅速出台,“安全事故少一些”成为2005年百姓经济生活十大期盼之一。

    一、安全生产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安全生产行政管理是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一个主要方面,安全生产与公共管理之间密不可分的。

    1、搞好安全生产是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它是我们在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时应树立的一种哲学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就要求我们要把消灭事故、减少损失这一崇高职责放在一切安全管理活动的中心。所以,坚持“以人为本”,对现代安全管理工作来说,既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方法论。“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含义是:1)安全生产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求,也是企业员工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企业和员工都是安全需要的主体;2)安全生产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但要通过预防事故、减少损失来实现;3)预防事故、减少损失要靠“人”来实现。人是一切安全生产工作的中心,安全生产工作当然也离不开人,所以必须充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全面提高人的综合安全技能,把企业员工培养成为富有安全主体意识和安全创造力的人。

    2、搞好安全生产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统筹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当然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方针。1)安全生产是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做好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最能体现人的生产、生活质量,也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安全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现代人类发展观的根本变化,衡量发展不仅仅应看经济是否增长,还要考虑资源、环境、社会以及人的安全健康是否都全面进步、全面发展。

    3、搞好安全生产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其目的就是要建设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1)、充满活力;2)公平与正义;3)诚信与友爱;4)民主与法制;5)安定有序;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中的安定有序,是指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安全感、富有秩序的社会。这里所说的安全,包括国防安全、公共安全(即社会治安的安全)、生产安全和抵御自然灾害的安全。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人富裕起来之后,就希望安全,就需要安全。 如果连包括生产安全在内的安全这一基本需要都得不到满足,那么人就不会发挥充分其积极性与创造性,社会就会出现震荡和波动甚至混乱,和谐社会建设也无从谈起。所以,安全生产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于2004年12月在发表“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的讲话时郑重指出,“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4、搞好安全生产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需要,也是政府应尽的职责。坚持“以人为本”,即坚持以人为根本,包括坚持尊重和保护好人的各种基本权利,包括生产安全在内的安全权利,那么,就首先应把保护人民群众的包括生产安全在内的生命财产安全工作当作各级政府、部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各级政府坚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而和谐社会的六个特征之一这就是要安定有序,当然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富于秩序,不出安全事故,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和职业病危害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4年2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时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四个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社会管理……,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安全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方面……各级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把加强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程,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安全生产法》第八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和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第302号令)第四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采取行政措施,对本地区实施安全监督管理,保障本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5、搞好安全生产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需要。2000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既“我们党只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首先, 安全生产工作,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基础与保障,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有效保护手段,因为大工业的发展是带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没有工业安全生产,大工业的发展就会因事故的频发和人员财产损失而放慢了前进的脚步;再者,人是先进生产力中的最活跃因素,也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决定性要素,搞好工业安全管理,就保护了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从而保护了发展先进力的决定性要素——人;最后一点就是,生命、财产的安全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一,而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其目的正是为了减少和消灭事故,从而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一根本利益之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1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把人们对工业安全管理的认识提高到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该《决定》指出,“搞好安全生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向。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 性和现实紧迫意义,动员全社会力量,各抓共管,全力推进。”

     二、安全生产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所以,安全生产与企业管理也是密不可分的。

    1、搞好安全生产是企业应尽的法定责任。《安全生产法》第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第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第八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夫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逾期未改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给予撤职处分或者处以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2、搞好安全生产是企业本身经营活动的职能之一。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创始人法约尔(HenriFayol)1916年在其名著《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首次指出,安全活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六项基本职能之一。他认为,“企业经营的全部活动,包括六个方面:1)技术活动;2)商业活动;3)财务活动;4)安全活动;5)会计活动;6)管理活动。”② 其中的安全活动是指企业对财产和人员的保护,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安全生产工作。所以,要想把企业经营得更好,安全管理工作不可少。

    3、搞好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是激发工人的积极性与创造的需要,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马斯洛(Abraham H · Maslow)1943年在其名著《人类动机论》一书中指出,“人的各种需要可归纳为五大基本需要,并可按照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排成一个五级阶梯。如图。

 

    这五大基本需要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的安全需要是指,人们希望保护自己的身体和情感免受外界因素的伤害、威胁,并希望自己已满足的需要、已得到的利益不再丧失,以及尽量保持对今后不确定性的控制,例如工作上的安全,即劳动安全以及免受失业、职业病和有职业安全感,这些需要是通过企业采用安全的设备、医疗保险和退休福利来实现。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能被激发并起到激励作用。”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只有满足从业人员的生理需要和包括生产安全在内的安全需要等这两个基础需要,才能激发并满足从业人员的高级需要,才能更好地激励企业的从业人员,才能使其从业人员充分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大大有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另外,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也可使企业降低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带来的经济损失,这在实际上等于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也有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当一国的人均GDP在1000~4000$之间时,该国处于事故高发期;当人均GDP在4000~10000$之间时,该国事故发生形势趋于稳定;当人均GDP在10000$以上时,该国的重特大事故频发状况基本可以得到控制。”但是,就连人均GDP早已超过10000$的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也于今年3月23日发生了“美国第三大炼油厂——德克萨斯炼油厂爆炸、14人死亡” 的特大安全事故,更何况经济不十分发达、人均GDP只有1200多美元(2004年)的我国呢?由此可以看出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持久性、艰巨性。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郑重指出,“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三月份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去年以来,一些地方和行业发生了多起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我们必须认真吸取这些惨痛教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要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管理,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检查执法力度,清除各种隐患,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所以,政府和企业都要时刻牢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时刻牢记人民的重托,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企业要进一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政府要不断强化安全生产行政监管,深入持久地开展好安全生产工作,为全面建设富裕、和谐的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