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安全生产工作须正确处理“亡羊”与“补牢”的关系

2008-08-20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亡羊补牢,未为迟矣“,是出自《战国策·楚策回》的名言,对于我们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其哲理是不言而喻的。本人理解,所谓“亡羊”是指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了事故;而“补牢”则是指认真查找原因,吸取教训,修定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然而,有的单位、有的同志,对“亡羊”与“补牢”的关系处理得并不是很好,对“亡羊”后的“补牢”工作抓得不紧,总认为“羊”已经跑了,“补牢”也没有什么大用途。这是生产事故重复发生的原因之一,可谓“亡羊不补牢,羊会连续亡”。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处理“亡羊”与“补牢”的关系,做好“亡羊补牢”工作呢?  

  其一,认真分析“亡羊”的原因,明确“牢”破在何处  

  作为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一旦发生生产事故,单位的主要领导一定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切不可一味地埋怨指责,后悔惋惜,而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准症结所在。一要深入细致查找发生事故的原因。对已经发生的事故,一定要做到深入细致一丝不苟,采取多种方法,善于从各方面进行调查;要克服光听汇报,只听一面之词的倾向,要通过多方面调查,力求全面掌握发生事故的第一手材料。二要认真分析。对于收集掌握的情况,要认真中肯地分析,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综合提炼,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析的原因要力求准确无误。三要明确责任。原因查明后,要明确是谁的责任。发生事故的原因有多种多样,既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原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当事人无组织、无纪律、违纪违规所为,也有领导组织不力,指挥失误所致;既有单位的安全措施不强化、不全面,也有措施在落实方面的问题;既有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有物的不安全条件和自然的不安全影响。总之,发生事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作为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者,要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事故的责任,真正做到摔个跟头,拣个明白。四要认真改进。不再“亡羊”是目的,而“补牢”则是手段。在查找出真正的原因和明确责任后,要对本单位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和各项措施方面进行认真盘点,切实把“牢”破的地方真正补起来,防止再“亡羊”。  

  其二,没有“亡羊”,也要“补牢”  

  事物不是绝对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一个生产经营单位谁也不敢保证永远不发生生产事故,即使今天消除了事故隐患,而明天就有可能有新的事故隐患产生。基于此,有必要抓住事故发生后吸取教训的关键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换一个角度说,作为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者,在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工作中,要坚持积极预防的原则,坚持打主动仗,做到没有“亡羊”也要“补牢”。一要加强对所属人员的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夯实安全工作的基础。这是搞好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根本。实践证明,人是防事故的决定因素,安全生产工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好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筑起安全生产工作的铜墙铁壁,使安全防线牢不可破,把事故拒之门外。二要认真吸取别人“亡羊”的教训,用别人的代价来为自己“补牢”。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个人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他的本领就大了”。同理,我们把别人的教训变成自己的,那他的本领也同样会大。因此,我们要善于把别人的问题当作我们的问题来认识,把别人的教训作为我们的教训来汲取,克服与己无关的思想,把别人的事与自己的事对号入座,做到举一反三,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综合形势,查找本单位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三要认真摸索规律,争取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工作的主动权。“亡羊补牢”工作,实质上是一种消极被动的“防火式”工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事发后补救措施。尽管“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但毕竟是被动的。而要争取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就必须不断探索规律。由于新的历史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将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特点,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路、手段及方法还有些不适应,个别同志还没有从消极防事故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因此,要求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不断分析新特点,探索新规律,化被动为主动,切实做到警钟常鸣,常抓不懈,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见微知著,灭其萌芽。确保企业的本质安全,确保安全稳定,促进“十一五”规划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