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习惯性不安全行为的种类

2009-03-18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习惯性不安全行为是指在较长的工作期间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不安全行为。受工作性质、工作能力、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习惯性不安全行为有多种表现方式,但从安全组织和管理要求方面看,可分为个体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和群体习惯性不安全行为。

  个体习惯性不安全行为主要有:不安全着装,忘记关闭阀门,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忽视警示标志等等。会因个体的工作经历、操作技能、思维倾向、文化水平不同而不同。

  群体习惯性不安全行为主要有:使用不安全设备,忽视安全装置的作用,在易燃易爆区使用铁质工具作业,在危险场所使用手机等等。这些都与企业的安全水平、安全文化、安全制度有关,也与群体领导方式有关。

  习惯性不安全行为的成因

  首先是主观因素,即人的行为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外部表现形式,来源于人的心理。我们常听到的“没事”这句口头禅,咋看好似很有把握,仔细推敲则是导致习惯性不安全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

  侥幸心理。认为在现场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是过于繁琐或机械,即使偶尔出现一些不安全行为,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偷懒心理。一些员工往往在作业负责人暂时不在工作现场时,擅自将《作业指导书》的几项作业程序合并操作。

  自负心理。一些员工往往自以为是,以为“喝点酒不过量”、“抽支烟没有事”、“警示牌是多余”

  从众心理。班组内有些员工时有不安全行为但没有出现事故,大家就会对这些不安全行为习以为常,也就产生了习惯性不安全行为。

  盲从心理。主要产生于新员工学习过程中,将老员工一些习惯性不安全行为续传下来。

  机械心理。如果一个人多次运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某类问题而奏效时,会形成“总是这样操作,没事的,没有什么危险的。”或“迄今为止并没有出过什么事故,经验证明这是对的,存在就是合理。”等机械习惯定向心理,从而用积累的经验来判断客观存在的危险事实。

  省事心理。一些员工到了工作场地,不及时更换工作服。

  客观因素主要有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生产组织不当。有些管理人员在组织生产,安排工作和选派人员时,不按科学的态度而按人际关系的好坏进行安排,致使班组成员之间不和谐,合不来,员工独立意识太强,导致习惯性不安全行为难以纠正。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不健全。在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在过程中,说的多、做的少、罚的多、奖的少、检查多、整改少、表面多、实际少,没有建立环环相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甚至“安全行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时有发生。

  缺乏引导和监督。员工在缺乏引导和监督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会产生习惯性不安全行为。

  违章指挥。有些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就容易在工作过程中违章指挥,导致习惯性不安全行为时有发生。

  人机界面设计不合理 。作业人员使用的设备、设施和器具,人机界面设计不适应操作安全、高效、宜人等要求,也容易引发员工产生习惯性不安全行为。

  外界环境影响。恶劣气候的影响和作业空间受限,会引发员工的习惯性不安全行为。

  纠正习惯性不安全行为的对策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安全问题尤其如此,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就必须从员工的不良习惯抓起,从小事做起,要有“小题大做”的责任心,确保安全生产。

  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安全激励机制。实行重奖重罚,以奖为主,以罚为辅,既有利于员工树立良好的工作动机,自觉除掉“没事”的口头禅,事事谨慎小心,控制不安全行为。企业奖励向生产一线倾斜、向高风险工种倾斜,使责、权、利实现统一,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

  二是要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应包括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文化教育、安全技术教育及在生产中的安全行为教育等。让员工既懂安全,又会安全,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三是要正确干预和引导。习惯性不安全行为需要早发现早干预,堵截在萌芽状态之前。以免日积月累而根深蒂固。良好的安全行为要得到正面的积极的引导。

  四是要强化安全管理。消除员工的习惯性不安全行为是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一项长期的任务,在逐步实现物的本质安全的同时,要利用科学管理的办法,正确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并通过不断的渗透和影响,逐步纠正习惯性不安全行为,这正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持续改进安全业绩的组织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