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浅论安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方法

2009-08-05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技术革命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产业结构和企业面貌,也对企业的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体制改革工作的进行,大量新工人吸收进厂,不少中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劳动组织不断出现,抓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水平尤为迫切。

  有计划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是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进行智力投资,提高企业素质的一个带根本性的大问题。

  安全生产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方针、政策、法制观念教育和安全技术知识教育以及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安全生产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厂矿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法制教育和劳动纪律教育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提高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从思想认识上和理论上搞清加强劳动保护、搞好安全生产与促进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发展的关系,奠定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

  劳动纪律教育,主要是使企业干部和职工懂得严格执行劳动纪律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减少工伤事故,保障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

  一、 人—人系统

  生产,是每一个企业的中心任务,而生产中最基本的能动因素又是具有丰富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人是管理的对象,更是管理的动力,掌握信息、作出决策的都是人。当人们掌握了客观规律,就有可能去限制它不利的一面,利用它有利的一面。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正确地按客观规律办事,严格地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对设备的维护检修,就有可能防患于未然,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所以,安全教育就是向职工群众灌输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和科学技术知识,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认识和掌握不安全、不卫生因素和伤亡事故的规律,运用科学知识,自觉遵守必要的安全技术规定,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

  要做好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必须懂得三门学问,一是本行业技术,二是要懂得安全原理,三就是要懂得人情世故,即行为科学,也就是研究人—人系统。

  人—人系统主要是指调整安排企业中工人与工人、工人与管理人员、工人与领导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产品分析、质量分析等生产作业中,找出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对策,创造良好地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要正确处理好人—人关系,就必须掌握人的心理特点,根据人的个性差异进行思想工作。

  个性差异也即个别差异,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在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别。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气质、性格与能力。

  从职业安全角度来分析,只有个人的个性特征与职业的要求相符合,这个人在其职位上才是最适应的,可能出现得心应手、踌躇满志的情况,职业的安全也就有了保障。反之,职业要求与个性特征不相适应时,工作时就会困难重重,轻则心理上有不舒适感,重则产生心理烦躁、心理焦虑等现象,影响情绪,影响能力的发挥,造成事故的发生。

  二、 引起事故的原因

  一般来说,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很多的,其中有设备的因素,环境的因素,规章制度的因素,人的因素等。人的因素除了生理因素,还有心理因素,而人的心理因素则往往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根据国内外一些统计表明,在工业企业内所发生的大量事故中,70~80%是由于人的操作行为发生错误或违章操作引起的,可见心理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减少事故,保证安全生产,研究操作人员在作业时的心理状态是极其重要的。

  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其心理状态支配的。人能接受各种信息,进行思维判断,作出反应,适应环境的变化,又很容易受外部的影响和制约。当人的心理处于消极状态下操作时,其感知觉、思维和反应的机能就不能正常发挥,差错增多,导致事故的发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保证安全生产是不可缺少的;消极的心理状态,是引起人为差错而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事故发生前人的心理状态往往是这么几种:

  1. 侥幸心理。表现特征:碰运气,认为违章操作并非一定会发生事故;认为“动机是好的”,不会遭到责备;自信心很强,相信自己有能力阻止事故的发生;别人不一定发现。抱有侥幸心理的人,不是防止“万一”,而是马虎了事,贪图方便,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这是产生事故较普遍的原因。

  2. 冒险行为。表现特征:好胜心强,喜欢逞能;私下爱与别人打赌;有过违章行为而未造成事故的经历;为争取时间,不按规程作业;企图挽回某种影响。冒险行为只顾眼前得失,不顾客观效果,盲目行动,蛮干瞎干。

  3. 思想麻痹。表现特征:由于是经常干的工作,所以习以为常,并不感到有危险;此工作已作过多次,因此满不在乎;没有注意到反常现象;责任性不强,得过且过。在这种心理状态支配下,沿用习惯的方式操作,凭“老经验”行事,放松思想警惕,以致酿成灾祸。

  有不少事故责任者谈到事故原因时总是后悔莫及地感叹“注意力不集中”,实际上很多时候是注意力过分集中,以致不能持久,或不能及时转移,或范围太窄,或注意分配不当。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注意的特征:

  1、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长期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但不是指总是注意同一对象。如司机驾驶车辆并非目不转睛注视前方,而是时而看仪表,时而听声音,时而扫视周围环境,但总的方面是把注意力稳定在驾驶车辆上。

  2、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的任务使注意从一个事物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去。

  3、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事物或活动上去。如操作机器时既要看显示器,又要听机器运转声,还要观察周围环境,若分配不好注意力,就容易发生事故。

  因此,操作人员在作业时,要把握好注意的稳定性、集中性与及时的转移、合理的分配,这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

  三、 安全思想教育的方法和效果

  了解了人的心理特点,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安全教育中一般的心理方式有:(1)解释:这是常用方法,目的是使职工认识到安全生产重要性。(2)劝慰:职工遇困难或挫折时及时加以疏导慰抚,以消除和缓解不安全因素。(3)说服:通过互相诚恳交谈使职工理解。(4)感染:以集体成员的积极情绪感染作用阻止消极情绪感染作用。(5)奖惩:激发人的安全行为动机,引导职工注意安全。(6)社会舆论:通过各种新闻传播工具造声势,为安全服务。

  在安全教育中应注意一些心理效应:1.优先效应,也称第一印象,因此新工人入厂教育不能放松。2.近因效应,即要警钟长鸣,防止因太熟悉而产生麻痹心理。3.心理暗示,即运用现实中的典型和艺术中的典型感染力,使受教育者获得真切感受。4.逆反心理,所以在安全教育时要注意对方的情感变化,防止情绪不佳时产生逆反心理。

  对职工安全思想教育方法要讲究科学性,尤其要抓住思想易于波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对症下药,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因此,要抓好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十个重要环节:1、新进人员上岗、病事假人员复岗和调换工种岗位人员的环节。2、职工精神状态出现异常的环节。3、企业抢时间、赶任务的环节。4、领导忙于抓生产或处理事故的环节。5、职工受表扬、奖励、批评、处分的环节。6、工资晋级、奖金浮动、工作变动的环节。7、职工遇到天灾人祸的环节。8、节假日环节。9、重点岗位、重点操作人员的环节。10、发生事故后的环节。

  那么如何来衡量安全教育中的心理效果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宣传教育对象是否已经知道这些安全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尤其是关系密切的人员是否了解,这是安全宣传

  教育中要达到的最基本的心理效果。

  2. 宣传教育对象是否已获悉该项安全法规中最重要的条款内容。宣传教育的结果,不应只限于是否已知某项安全法规,还应衡量是否知道最重要的条款内容。

  3. 宣传教育对象是否正确领会了制定该项法规的精神。这是工作是否深入、是否达到较好心理效果的重要标志。

  4. 更进一步的心理效果衡量则应对事故发生率做出对比性统计分析,这是安全教育中的最高心理效果。

  四、 注意事项

  人们在谈到生产建设、精神文明教育时常引用一句俗语叫“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在安全教育中这句话同样也适用。党团组织的安全职责是教育党团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发挥应有的先进、模范作用,协助安全技术部门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助总结、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协助各级领导正确理解和执行有关安全规定。工会的安全职责是督促并协助行政领导贯彻执行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法令,对职工进行教育,组织并协助行政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护职工的民主权利和申述权利等。只有明确各级各层次各个人的安全职责,真正贯彻“人人管生产,人人管安全”的原则,各个部门齐抓共管协同行动,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安全教育网络,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个人,也才能真正的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职工的整体安全意识,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进一步发展到“我会安全”。因此加强劳动保护,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不能仅仅依靠领导生产的干部和从事安全技术工作的专业干部,还必须充分发动广大职工群众参加。群众劳动保护监督就是一个职工自我教育、互相保护、相互监督的好方法。职工群众对劳动保护工作的监督形式,一种是职工个人直接就劳动保护问题提出批评、建议、申诉和控告,这是职工的民主权利,应予以保护;另一种是有组织地开展群众性监督检查,这是群众监督的主要的经常的活动形式。组织广大职工群众进行管理和监督,能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活动,形成人人关心、重视安全生产的风气,使安全和预防事故的措施得到加强。据一些单位的实践证明,群众性劳动保护管理活动是实现劳动保护工作群众化、经常化的根本组织形式和方法,也使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扎实的基础,对预防事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安全思想教育中必须注意几个问题:(1)掌握时机。从事故发生的时间来看,往往在几个“前后”是事故的多发阶段,如节前节后、发薪前后、上下班前后、婚丧喜事前后及工作调动前后,此时应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工作。(2)看准对象和场合。宣传不能不问对象,如对新工人过分强调事故,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使他们产生恐惧心理,又如张贴宣传画、悬挂安全标志牌时若不分场合乱挂,就要失去宣传的目的和作用。(3)要注意分寸。若不分对象仅仅渲染事故的凄惨而忽略了可按科学方法即能预防的介绍,将使职工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安全工作。(4)要有亲近感、人情味。应使被宣传对象感到你是在为他的安全幸福着想,而不是与他过不去,如带有浓重人情味的宣传口号等,就很容易被群众接受。(5)要有幽默感、趣味性。板起面孔训斥别人,固然能使他人吸取教训,但若使用富于哲理又十分幽默的言语,使听者捧腹之余觉耐人寻味,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安全思想教育中还必须注意有据可查、有凭可依,即不能流于形式,泛泛而谈,或仅仅凭借经验、感觉来教育别人,因此安全部门应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制定一本安全工作手册,内容包括本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劳保用品发放规定、安全工作实例分析、典型事例介绍及一些必要的安全资料等,并定期修改、增删,俾使安全工作者能随时使用,教育职工时也不致信口开河、离题万里,各级领导也能随时翻阅,了解、熟悉安全工作,安全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落到实处了。

  五、以人为本 长保安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因为工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生产过程中度过的,所以,生产过程中的条件大部分也就是工人的能动生活过程条件,是工人的生活条件--- ---。”这就是说,劳动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生活的好坏,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决定我们的国家是保护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因此,搞好劳动保护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而劳动保护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中的安全、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劳动保护的中心环节是人的因素。社会生产力是由人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工具要人来设计制造,物质资料的生产要人的劳动去实现。马克思主义者一向认为,人是生产力中的能动因素,决定性的因素。为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以人为中心,又是通过人去执行的。对人的重视程度如何?执行人的心理状态如何?都关系到劳动保护的结果。先进的机器设备是人发明制造的,又是靠人去操作与保养的,因此唯有重视人的安全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才能保障设备的安全,保障劳动者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所有的措施又都可以看成是保护人身安全的行为规范,也就是不管当时操作者的心理状态如何,其行为必须符合操作的规范,否则,就可能产生事故。由此可知,研究人的安全心理与行为,深入进行安全思想政治教育,对做好劳动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安全目标管理、安全系统工程、人机工程学等现代安全管理新概念层出不穷之时,进一步加强安全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深度和力度,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只有真正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把安全和生产统一起来,真正把安全和生产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真正做到人人管生产、人人管安全,才能使每一个企业从领导到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真正做到既保证完成生产任务,又保证不出事故。可以预见,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安全管理工作改革的继续深入,安全生产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将进一步系统化和科学化,必将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必将成为企业腾飞的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