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中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2009-10-22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摘  要:煤炭企业建立并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必由之路,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是建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环节。本文介绍几种常用的辨识方法及辨识中的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确定风险评价,从而达到工程的安全科学管理。

  关键词: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  安全科学  工程管理

   前言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一整套系统的现代管理技术,它以系统安全理论为基础,通过系统预防管理机制,减少各种生产事故,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事故和职业病,其管理体系结构采用NOCA管理模式,体现了企业自觉形成一个自我改进、不断完善的安全管理新机制。实践证明,它是解决职业健康安全问题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煤炭行业是高风险行业,煤炭企业建立并运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必由之路。而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正确评价和确定风险才能明确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控制对象,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也就成为建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下面结合神华新疆能源有限公司开展的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活动,浅谈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中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1危险源分类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病症、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科学安全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危险源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量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为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等。

   2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危险源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能量载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显而易见第一类危险源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发生并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因此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在其基础上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

  2.1 危险源辨识方法

  对于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来讲,危险源存在的开放性和隐蔽性使得很多危险源不易被发现,这给危险源辨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谓开放性指危险源过于显现,正常情况下符合人们的思维定势,人们已司空见惯,熟视无睹,但一旦发生异常又对其构成的危害估计不足。所谓隐蔽性指危险源本身不易发现,或对其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对此,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辨识方法:

  直接询问法: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交谈询问,根据交谈询问情况来初步辨识存在的危险源。

  现场观察法:通过对现场工作工作环境进行检查、观察,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查阅相关事故记录:通过查阅以前的运行记录来发现异常记录,并根据异常情况产生的原因来辨别存在的危险源。

  获取外部信息:对照有关类似企业、文献资料等方面获取有关危险源信息,加以分析研究本企业存在的危险,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

  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分析企业成员工作任务中所涉及的危害识别出有关的危险源。

  安全检查表: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对企业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可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

  事件树分析(ETA):事件树分析是一种从初始原因事件起,分析各环节事件“成功”或失败的发展变化过程 ,并预测各种可能结果的方法,限时序逻辑分析判断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对各级组织环节事件进行分析,可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

  2.2 危险源辨识的注意事项

  ⑴ 辨识危险源应全面、系统、多角度、不漏项,重点是能量主体、危险物质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

  ⑵ 结合煤炭企业特点和现场实际运行控制经验进行危险源辨识。

  ⑶ 进行危险源时辨识应考虑常规活动(如正常采煤、掘进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检修、维护保养等),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员工、上级部门检查人员、参访者)的活动,以及采煤、掘进等生产活动所需的设备(包括企业内所有的和外界提供的设施)。

  ⑷ 进行危险源辨识可按过程来分类:生产过程各个阶段的活动过程(如采煤过程、掘进过程、运输过程、洗选加工过程等),有计划的和被动性的工作过程(如停产检修过程、设备损坏维修过程)。

  ⑸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还要注意,有些危险源中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控制,仍需要辨识,除非危险源消失;对有些设备进行辨识时既要考虑静态时的危险源又要考虑动态时的危险源;同时,既要考虑物的、环境的危险源又要考虑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操作失误等多种因素。

  神华新疆公司按照工作任务分析法辨识危险源,首先以清单形式列出企业所有的工作任务及每项任务的具体工序,辩识出煤矿企业现有工作条件下,所有工作任务中存在或潜在的人、机、环、管四类危险源。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对危险源进行再次评价,并对危险源进行增减与升降级调整,从而实现矿井风险闭环管理。例如立井绞车工部分危险源辨识和预控管理见表2-1

神新公司主立井绞车工危险源辨识及预控管理   表2-1

工种

工作内容

危险、危害因素

事故类型

风险叙述

预防措施

正确操作和工作程序

绞车工

1、开机前做保护试验

保护失效导致飞车事故。

机电事故

导致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

1、机运队定期对提升机司机进行操作规程培训及现场操作考核;2、带班队长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每发现一次未按要求进行操作,对提升机司机进行相应的处罚。

提升机司机开机前必须对提升机的八大保护做安全试验。

2、点检设备

设备故障不能及时发现造成设备进一步损坏。

机电事故

导致设备损坏。

1、机运队定期对提升机司机进行操作规程培训,及现场操作考核;2、带班队长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每发现一次未按要求进行操作,对提升机司机进行相应的处罚。

提升机司机接班后检查提升机各设备,确认设备外观完好,无杂物后方可送电。

3、开机升、降物料

未检查设备周围有无人员,导致人员被提升机转动部分伤害。

其它事故

导致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

1、机运队定期对提升机司机进行操作规程培训,及现场操作考核;2、带班队长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每发现一次未按要求进行操作,对提升机司机进行相应的处罚。

提升机司机开机前检查周围情况,确认无人员后方可开机。

  3 风险评价

  风险是指某一特定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而风险评价是指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风险评价是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对企业现阶段的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价分级,根据评价分级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控制,取得良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风险评价的基础来自风险的含义,即围绕可能性和后果两方面来确定风险,现介绍两种风险评价方法:

  ⑴ 将风险所导致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将后果和可能性分成3类,再分析比较风险现状,针后果和可能性分别界定在其中一类上,如:事故发生可能性极大的界定为“可能”,事故发生可能性极小的界定为“极不可能”,介于两者之间的则界定为“不可能”。将出现多人伤亡严重后果的界定为“严重伤害”,有轻伤后果的界定为“轻微伤害”,介于两者之间的则界定为“一般伤害”。根据后果和可能性的结合结果得出风险等级。

  ⑵ 定量评价法

  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可利用如下公式表达:

  D=L×E×C      其中:D――事故风险值;L――发生事故可能性的大小;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事故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将风险值D求出之后,关键是如何确定风险级别的界定值,而这个界定值并不是长期固定不变的。在不同时期,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风险级别的界定值,以符合持续改进的要求。

  利用风险矩阵法对危险源进行分析,确定危险源的风险值(风险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并将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定期、动态和实时监测,并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实际发生频率按照5个预警等级进行预警,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例如神新公司入井准备工作中的部分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表3-1

神新公司入井准备工作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表   表3-1

任务

工序描述

危险源/危险因素

风险类型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

事故类型

风险评估

管理对象

主要责任人

主要监管人员

可能性

损失

风险值

风险等级

入井前准备

更换工作服

1.未完全更换工作服,或更换了化纤衣服

人的不安全行为

化纤衣服产生静电,造成瓦斯事故

瓦斯事故

K2

A6

6

一般

入井人员

入井人员

井口检身员安监员

2.戴不防爆电子表入井

人的不安全行为

电子表产生火花,造成瓦斯事故

瓦斯事故

L1

A6

6

一般

入井人员

入井人员

井口检身员安监员

3.带烟火入井

人的不安全行为

造成瓦斯事故

瓦斯事故

K2

A6

12

中等

入井人员

入井人员

井口检身员安监员

  4 结束语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是建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最关键、最基础的一步,它是风险控制策划、实施运行、监视测量的前提。因此,企业应结合督促检查情况探索最适合自己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和风险评价方法,从而为风险控制策划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取得良好的安全绩效,减少和避免生产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