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在安全管理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关键是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把制度建设、班组建设放在首位;在公司建制改革和区域供电公司机构调整后,特别是供电所挂牌及改革到位以后,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勇于探索安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拓展安全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实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把安全当作一门管理科学,不断探索安全管理的规律和内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论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在队伍素质建设和岗位技能培训上狠下功夫。
1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
建制调整后,公司从成本中心向效益中心转变。这个转变有一个再认识的问题,过去我们在安排工程项目、在安排设备更新改造中,只考虑的是安全问题、可靠的问题,从不过问投资的效益如何,所以从现在起,就要在我们的头脑中树立起一个“效益”的观念,在工程立项的过程中,即要考虑电网安全可靠的需要,又要做好效益分析,做到安全、效益同等重要。
为何说安全就是效益
增强安全是效益、而且是最大效益的认识。这里讲的是: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如果设备出了事故造成停运,就会影响向用户提供安全、稳定、连续的优质电能,甚至还会给用户的用电设备造成损坏,这就是效益问题。按《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的要求,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各企业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以各级行政正职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有系统、分层次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实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党、政、工、团等各部门在安全生产中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作用,对安全生产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依据国家、行业及国家电力公司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制定适合本企业情况的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并加大执行力度和反违章的力度,加大考核奖罚力度,使遵章守纪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实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安全工作,以保证员工在电力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保证电力设备安全,使国家和投资者的资产免遭损失,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奠定基础。
所以说,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就是为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取得创造了前提条件,亦即“安全是效益”。
安全是企业的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网成为电力产品的交易市场,电网成为电力员工的主要生存空间,也是电网经营企业服务于社会、展现自身形象的主要载体。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供电公司被界定为电网经营企业,其主要职责就是管理、经营电网,负责电网的安全、经济、可靠供电。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转变观念,从思想上提高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竞争力的认识,牢记保持公司安全稳定运营是公司的一项长期战略目标,安全稳定是基础,稳定压倒一切,没有安全稳定的电网,什么都搞不成,只有保证生产和电网的安全稳定,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才能向用户提供连续可靠的优质电能,也才能满足用户的生产、生活需要,才能取得用户的信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亦也即“安全是效益”。
2构建“保证和监督”体系是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的保障
电力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电力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即是:公司每个领导,每个部门,直到车间、班组和每一个岗位上的工人,都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做到“层层把关”、“分兵把守”,构筑起一道安全生产的铜墙铁壁。全公司上下、尤其是公司各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或主管安全工作的领导,一定要有清醒的意识,把保证体系组织好、建设好,并使其充分有效的运作起来,发挥其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保证作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组织应当是:在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领导下,按照安全工作协调配合最佳,工作效率、效果最好的原则,指定牵头部门和有关部门参加,组织成政治思想工作保证——抓宣传、教育和培训;生产技术工作保证——抓设备治理、更新和技术进步;后勤供应工作保证——抓资金、物资,特别是应急物资的准备;群众利益工作保证——对安全、卫生、环保进行跟踪监督。所有参加部门都要同心同德、齐心协力,认真落实岗位“安全职责”,分别做到“层层把关”、“分兵把守”,使每一名员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一员,是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者,是做好各项安全工作的主力军,才有利于落实好每一个岗位的“安全职责”。这样就可构筑起一道电力安全生产的“铜墙铁壁“,保证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电力安全生产监督体系
建立健全电力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多年来,为了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严肃性,国家和电力部门不断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安全法规、法令,如《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等。这些法规、法令向人们明确了安全工作的目标以及具体执行标准。这些规定规程的落实,要求建立健全电力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安全安监人员掌握了这些标准就可以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监察,监督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工作。当保证体系的工作出现不足,甚至出现漏洞时,电力生产安全监督体系将严格“执法监察、依规监督”,履行安全监督职责。到岗到位的安全监督,将及时纠正不足、堵塞漏洞,达到“闭环管理”的要求,保证安全生产。可见“两个体系”是平行的,缺一不可的,都是安全生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3抓好电力安全生产保证、监督体系的有效运作
处理好监督体系与保证体系的关系
电力系统提出安全监督与安全保证体系,是基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社会性与系统性;基于许多重大事故是诸多因素集合扩大的结果;基于要纠正一些单位把安全工作的责任全部落实在安监部门的作法。要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做好预防工作,它的工作范围几乎涉及生产指挥系统、技术管理与监督、财务、物资、劳资等各个部门,还包括基层班组。它们都起重要的保证作用,把全部与安全相关的任务都放在安监是不可能完成的;另一方面没有安监部门实行监督检查以实行闭环控制,也难免疏漏;其三,电力系统在预防事故方面,推行三级控制,树立三道防线的思想。从组织与技术两方面着手,从防止未遂、异常做起,严防重特大事故。两个体系的形成是电力系统多年安全工作经验的总结,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重视安全监督人员自身的培训
安全监督机构所从事的工作,包括安全信息反馈、事故统计报告、事故调查、安全考核、安全日常管理、安全培训、安全监督等工作。有个别安监人员以为安监工作专门是监督别人的,专门是从事事故调查、事故定性、查责任人的,这是不正确,至少是不全面的。
当前,电力生产企业普遍在登高、起重、电气、机械作业工器具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两票”合格率很高、“安规”考试成绩不低而习惯性违章不少的现象,说明确实要研究改进安全管理的工作方法,研究不重形式、重实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安监部门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也要重视。
安监主管作为第一责任者的安全工作的参谋与助手,除了安全管理范围行政管理方面的业务外,主要是要定好位,不同的监督工作具有不同的职权与职责;事故调查与分析要做到真实、正确、及时完整,保存一手材料;要做好安全考核、两措计划及相关整改措施的制订、落实、检查的参谋助手工作;要检查国家、行业规章制度及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的落实执行情况,特别是各级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在本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检查方面,当好第一责任者的参谋与助手。
安监人员要按规则办事,必须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并在掌握本企业实际的基础上善于针对各自实际具体运用,要善于运用现代安全管理手段、适应深化改革的形势。安监人员自身的培训工作不容忽视。当然不应要求安监人员对专业都门门精,但对组织能力、技术业务素质应有一定的要求。第一责任者主要应清楚安全工作为何要实施监察,什么样的安全工作需要监督,从而配备相当的人员,并发挥其参谋、助手作用,要求各级管理人员习惯于让别人依法(规章制度)监督。要进一步抓好安监队伍的建设。安全监督工作须吃苦奉献,求真务实。光说不干,或是走形式,摆花架子,追求表面声势,不会收到实效。对安全生产工作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吃苦奉献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是安全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业务上要学习国家、行业现行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和现代化安全管理理念。要跟随情况的变化,与日俱进。资格上要接受培训、持证上岗。
保证体系的有效运做,要抓好、落实好“三级控制”
班组控制异常和未遂,不发生轻伤和障碍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抓好班组这一级控制工作,才能使一些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班组长、工作负责人和工人,是直接操作者。工人既是操作者又是事故的直接受害者,这是“三级控制”中最直接、最具体、最关键的一级控制。
制订好班组的岗位“安全职责”,要包括下列内容:围绕所管设备和系统,首先弄清什么状况叫异常?把学术上分析定义的及本单位、兄弟单位发生过的同类设备的异常都一一列出来,定期复习,做到心中有数;班长要带领班组成员经过集体讨论,明确如何做到及时发现异常;对每一种设备和人员异常如何实现安全控制,一定要讨论清楚,在具体处理异常的作业之前,还要进行风险分析,弄清危险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等;此外,还要明确“必须按章操作”,发现同班作业人员违章要坚决制止。岗位“安全职责”必须订得明确、清楚、具有可操作性,否则就不能“控制异常和未遂”,就不能保证安全生产。
工区(施工企业)控制轻伤和障碍,不发生重伤和事故
这一级的岗位“安全职责”是实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应包括:制定检修、运行“标准化作业”规定,并监督实施;对设备,在完成“设备治理”达到“设备健康”的基础上,完善“寿命管理”,有效的抓好“台帐、设备现状、在线监测”的管理;集中力量解决保护装置、自动装置正常投用及正确动作的问题;指导、帮助班组工作,下大力气抓好事故预防;如果发生了障碍和事故,必须高度重视,认真采取反措,杜绝事故重复发生。
公司控制重伤和事故,不发生人身死亡、重大设备损坏和一般电网事故
这一级的“安全职责”主要是认真贯彻《劳动法》、《电力法》及国务院和国家电力公司关于安全生产的要求,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书”中的规定,建立并完善安全生产机制,领导并使“两个体系”有效的运作起来,“保一方平安”。因此,公司一级的领导要及时了解电力生产中的重大隐患并及时组织研究、决策、治理;要保证安全设施标准化及安全生产新技术必要的资金投入;要执行好事故处理的“三不放过”,并全力支持安监人员依法监察、依规监督;订好这一级岗位“安全职责”至关重要,订好了,安全生产的领导权、决策权、指挥权、把关权就能用好、用足,通过“三级控制”落实每一级的安全生产责任就会因领导带了头而可以完全做到,“两个体系”就可以有效的运作好,安全生产就一定有保证。
4开展危险点分析活动是实现“三级控制”的重要环节
“危险点”分析方法,从心理学讲,是一种逆向思维,从可能发生的后果去提醒人们注意。因为讲“危险”比讲“安全”更直观具体,更有针对性、刺激性,更易被职工接受,更易引起职工的注意,从而更能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安全管理经验证明:基层电力企业广泛开展危险点分析活动是实现“三级控制”的重要环节。平时常讲的危险点就是指事故的易发点、多发点、设备隐患的所在点和人为失误的潜伏点。开展危险点分析,是从科学技术上把握生产活动中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运行操作、检修作业中物与人、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不安全因素。因此说,开展危险点分析活动,是系统安全的补充,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实际工作中,找准危险点是前提,控制危险点是关键,化解危险点是目的。通过危险点分析,可以指明防范的重点,达到安全的目的。这一活动紧紧抓住了“人”这个关键因素,是一种由过去的管结果转变成管因素、管过程的超前预防、超前控制的现代化安全管理手段。企业有效地开展危险点分析活动,把人为的、设备的、环境的、管理的等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消灭在其形成之前,充分地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总而言之,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深刻理解安全是效益,安全是企业竞争力,是公司全体员工应有的共识。构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及其有效运做,是保持公司安全稳定运营的保障。抓好安全管理“三级控制”,是保证“两个体系”有效运做的基础,坚持开展危险点分析是实现“三级控制”的重要环节。
上一篇:工作不安全感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建立和完善保障公共安全的应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