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如何规范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2009-12-29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类灾害事故也越发频繁,这给消防部队在执行抢险救援任务时遇到带来了许多的困难和挫折,同时从另一方面也给消防部队总结改进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同时也给消防部队指战员带来了新的课题,为了能成功处置每一起灾害事故,我们只有认真的去研究灾害事故的特点,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总结,与时俱进,从实践中去摸索抢险救援的规律,改进训练、装备和组织指挥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一)发展消防力量,配齐特勤装备。战斗力是人和装备的有机结合,没有必需的器材、装备,仅凭勇敢的精神去执行抢险救援任务,非但不能成功,反而会导致损兵折将,带来严重后果。为了提高消防部队抢险救援能力,必须加大装备投入。积极争取级政府支持,不断增加消防技术装备,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增加消防队员在执行任务时的安全系数。加强对装备器材的管理和使用,熟练掌握操作技巧,确保关键时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防止成为摆设。

  (二)适应实战需要,积极推进训练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抢险救援训练工作,应当贯彻“练为战”的指导思想,在深入研究抢险救援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抢险救援专勤队的培训。抢险救援专勤队的培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强专业理论方面的学习,通过集中讲授,发辅导教材和在职自学等方式,学习各种灾害常识;了解各种抢险救援器材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掌握抢险救援的基本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二是开展多种形势的抢险救援基本训练。包括增强身体耐力、灵敏性的体能训练;穿戴各种专用服装和佩戴呼吸保护器的防护训练;操作各种大型破拆工具和移动式排烟机等抢险作业器材方面的技术训练;在有毒、高温、黑暗、浓烟、高空、地下等特殊环境下的适应性训练和心理训练。三是结合现有装备,加大训练改革力度,努力使训练贴近实战。新装备必须经过严格科学的训练,才能熟练操作使用。一边增加新装备,一边开发研制抢险救援训练项目,增加训练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全面提高消防部队抢险救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设置训练项目时,应当考虑实战需要,贯彻练为战的原则,切忌脱离实际,仅图美观好看的花架子。四是改革训练手段,建设训练基地和模拟训练设施。设置仿真环境和复杂现场等现代化手段,拓宽训练的路子,培养指挥员的判断与决策能力,提高战斗员的现场指挥能力。

  (三)深入调查研究,制定抢险救援预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制定预案,能做到打有准备之仗,打有把握之仗,才能有效处置各类灾害事故。抢险救援预案通常采取图形标绘与文字记述相结合的形式,内容包括预防灾害单位的灾害特点;抢险救援的主要措施;需要调集的相关部门及调集方式;各抢险救援主要单位的主要任务及抢险救援的组织指挥机构等。抢险救援预案是执行抢险救援任务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关乎任务的成败,必须认真对待。应当组织专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聘请专家介绍分析灾害事故特点、危险特性及处置措施,摸清灾害事故源单位自有的消防设施、设备种类、性能状况;防护此类灾害事故现有能用的设施种类、数量、性能状况及调用方式;调查灾害事故源单位及其附近地理环境情况,如单位内部布局、与周围单位居民住宅的间距、人口密度、疏散通道、消防水源(及其他可能出现的损害情况)等;收集灾害事故目标区域的水文、气象资料,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制定处置预案,报请政府批准,印发相关单位,并适时由消防部门牵头,组织实地演练。如在演练中发现预案与实际情况不符或情况变化时应及时进行修改并通报相关单位。在最短时间内,果断处置,措施得力,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四)统一指挥,密切协同。灾害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涉及到众多的政府部门和单位,较大的灾害事故甚至需要全社会动员,故必须实行统一组织指挥,密切协同配合。应成立由党委、政府领导为总指挥,公安、消防、驻军、化工、卫生、环保、民政、邮电、运输、气象、内贸、宣传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有关专家为成员的灾害事故抢险救援总指挥部。总指挥部应定期分析研究本地灾害事故预防工作形势及问题,制定应急抢险救援程序,明确统一指挥要求。政府各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以及各抢险救援队伍,在灾害事故发生后,既要按照总指挥部的命令,根据各自分工,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行动,又要从抢险救援的全局出发,主动搞好协同配合。使消防部队能专心完成主要处置任务,是解决消防警力不足的有效办法。使用好社会专业技术力量,可以提高决策水平,提高处置的成功率。在处置过程中,参与方案的制定,确定救援方法,指导救援行动,不仅能够提高准确性和成功率,而且可以减少救援人员不必要的伤亡。良好的灭火求援体制,重要的是做好协同演练,否则,统一指挥,密切协同就成了一句空话。

  只有各级指战员不断的摸索,不断创新抢险救援专业技术,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社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使命,为党的“十七大”顺利召开创造良好消防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