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如何改变“心口不一”的安全管理

2010-12-21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论文摘要:本文是针对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细节问题进行分析。为何在明确了安全目标,完善了各项安全措施,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而仍然会出现各类安全事故。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人员的安全思想意识没有及时跟进,并存在安全管理形式化,说到而不做到的“心口不一”行为。虽然此类问题各单位都能够清楚的看到,并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但是笔者仍然想重申这个话题,从而加深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透明化,并根据各类问题进一步明确防范措施,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以建立基层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关 键 词:安全;隐患;违章;检查;问题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凡是安全先、万事安全大”……,诸如此类的安全口号在各个企业都能够叫的响亮。在我们铁煤集团公司更是按照国家的安全政策方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同时利用安全“三项制度”、安全精细化管理、“三项行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但仅在2009年1月至9月期间,我们集团公司仍出现各类安全事故34起,其中90%以上都是从业人员“三违”行为所引起的。这说明我们有正确的安全管理方向,有能力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只是因为部分人员思想上的麻痹,清楚安全的意义却反其道而行所酿成了一幕幕的悲剧。天天喊安全、要安全,可真的落入到实际工作中却大相径庭,“心口不一”的安全管理更是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1  问题分析

  笔者通过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三年里,发现各单位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缺陷和形式化,现将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1重生产、略安全的错误思想。

  不可否认这种思想在基层单位仍然时有发生。而这种行为越是在重要的生产作业、抢修施工中,越容易出现。虽然在作业前和作业中,都已经明确了安全目标,强调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但部分员工甚至管理者仍会在困难作业情况下或为了提高工作速率而碰运气、铤而走险,省略必要的安全行为,在安全管理上走捷径。这不仅在生产作业中留下了安全隐患,更在员工的思想上留下了安全隐患。在这种状况下,事故发生率极高,安全生产与安全事故仅有一张纸厚度的距离,并且事故一旦发生将会成为血的代价。

  1.2侥幸心理、安全意识淡薄。

  无论是基层工作人员还是机关管理人员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此种现象。在工作中,人员思想上的隐患会改变整个安全管理的方向,决定着企业的得与失,是一个不安的因素。在企业中安全工作喊得响、叫的亮、落实软、执行弱的行为比比皆是,特别是在新的安全管理模式下,一些人还不能够完全适应,无法掌握新型安全管理的真正含义,所以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就会频频出现,成为了各类事故的直接原因。

  1.3安全检查表面化、无深度。

  在基层单位及机关科办安全检查中,时常会存在形式化,参检人员走马观花,将检查做为任务而非将排查隐患做为根本的任务,并且检查出来的问题趋于表面化,并不是以本质安全为原则,以“四预”的方式去排查、预测各类安全隐患。没有将排查隐患真正的转变预防隐患。

  1.4隐患整改不及时,监管不到位。

  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上,各单位都能够严格对待,认真落实整改,但在一些细小问题上还存在“等、拖、靠”现象,不够重视。在多家单位交叉作业时,责任不够明确,还容易出现真空管理。在明知存在的问题还不加以解决、加强安全监督管理,这就会很容易出现小隐患酿成大事故的情况。

  1.5安全教育不新颖,规章制度不了解,理念宣传不到位。

  安全教育千篇一律,会使员工在接受教育时产生懈怠心里甚至厌倦,有时不但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产生副作用。在基层单位更是将安全教育边缘化,对上级的安全生产指示和要求以文件贯彻文件精神,以会议落实会议要求,未必以实际行动落实。各级人员对各项规章制度也并非清楚掌握,甚至犯错后不清楚自己错在哪里,在制度管理上就难上加难了。

  1.6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

  各单位为了体现自己的政绩,提高自己的业绩,在出现各类事故时,很容易的出现谎报、迟报、瞒报。这样给企业带来的后果是,无法准确的评估本单位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和分析工作存在的不足,使企业整体安全生产的基础不够牢固,向前推动的速度将会变得缓慢。

  2  采取措施

  针对现状采取以下措施,标本兼治,建立基层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2.1建立阶段性的安全管理目标,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安全工作必须要有创新,要根据各个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特点,设立新的安全生产目标。通过新颖、有效的形式,分阶段来推动安全工作的开展。这样不仅有利于及时总结前一段安全工作的成绩和不足,而且有利于消除安全管理长期不变状态带来的思想上的停滞。落实政策措施时,由机关领导亲自深入基层,掌握落实情况进行安全督导,确保每一阶段的安全工作都能够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施工作业前的安全措施贯彻应改变以往的宣读贯彻签字方法,变成首先由施工作业人员针对施工作业提出安全注意事项,之后由技术人员进行补充,全体人员签字。此方式的好处在于进一步加深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形式化发生。

  2.2提高管理人员长远的安全管理意识。

  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做为安全管理者必须要有忧患意识和超前意识,克服潜意识中的惰性和厌战情绪。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都要始终保持执行安全规定不脱节、不变形、不打折扣,要有“不松懈”的安全管理思想,树立起长久抓安全的意识,彻底改变“安全形势好时松口气,安全形势差时憋股劲”的被动管理模式。企业应该针对安监人员、检查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增加学习培训课程,并适时组织此类人员参观其他单位或其他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从而开阔此类人员的安全管理思维,查找自身的不足,提高管理人员长远的安全管理意识。

  2.3力求创新安全思想教育,清楚企业各项规章制度。

  在安全生产思想教育上,要不断有所创新和发展,实行分层次教育,各有侧重。管理人员是促进安全生产的关键群体,教育的重点是不断增强这一群体人员一丝不苟抓安全生产措施落实的自觉性,锻炼他们统筹思考、超前思考、换位思考的能力,增强他们深入基层、深入现场的作风建设,教育的目的是使这部分人员充分认识到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他们所起的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教育的方式是令行禁止,决不允许存在丝毫的犹豫和姑息。落脚点是杜绝违章指挥。把普通员工作为实现安全生产的重点群体,突出自我保安与互助保安教育。落脚点是杜绝违章操作和蛮干。同时,加强企业全体员工对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处罚标准的掌握,可通过考试来加深印象。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员工因不清楚各项规章制度而导致的违规违纪行为。清楚违章后的处罚,可进一步加强员工的自我约束力。

  2.4强化安全监督管理队伍,提高安全检查质量。

  企业整体的安全框架是由各级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所组成。强化此类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知识水平,使之懂政策、法律,知规程、规范,熟悉相关行业安全技术知识,才能使其提高管理的自信心和准确性,为企业安全生产打下牢固的基础。而安全检查又是一项综合性的安全管理措施,通过检查,可以提高认识,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排除隐患,增强措施,强化管理。提高检查质量要做到四点:一是明确检查目的、检查任务,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检查人员要做到心中有数;二是突出重点,一般情况下,安全检查的时间和过程都比较短,如果泛泛而察,势必走马观花,以至漏检或误检。因此,安全检查应当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广义的重点应该是人的行为、物的状态和安全管理的“软件”“硬件”等基础方面。水暖厂安全检查的重点应该是水质安全、施工安全、供暖运行安全、供电安全及制度建设、责任落实的基础管理等方面。三是讲究方法,关于检查方法检查人员要灵活有效的进行,在检查形式上可以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专项或全面检查;通告或突击检查;白天或黑夜检查等。在检查手段上,可以采取“四预”的方式。总的要求是安全检查要克服形式主义,要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做出客观实际的判定,对其危害程度和可能造成的灾害及后果进行预测;四是通报情况,把事故隐患视为明火消灭在萌芽状态,安全检查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5加大安全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方法途径,积极倡导和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一是要利用网站、报刊、横幅、标语等媒介,广泛宣传“安全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理念,从关系员工切实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抓好“安全生产”这一共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二是通过开展周二安全活动,由各级领导深入基层参加安全活动,将安全文化带入基层,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方针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形势、发展方向,以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使全厂人员更加重视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三是建立“党、政、工、青”齐抓共管的监督机制,通过各个群体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好经验、好典型,揭露安全生产领域的各种非法、违法行为,建立隐患提报奖励制度,鼓励广大职工举报重大安全隐患和事故。维护职工群众安全生产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形成上下共同关注安全的良好格局。

  2.6深化改革、提高转变。

  安全管理者要主动、积极地搞好安全管理,变“事后追查”为“事前预防”,使广大员工树立起“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本质转变。各级安全管理者要坚决做到思想到位、制度措施到位、深入现场与深入实际到位、检查考核与奖惩到位。同时企业应不断深化内部改革、改制同步,努力确保安全工作适应企业改制形势下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探索安全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机制。

  2.7要夯实班组基础,切实抓好自保、互保和联保。

  班组是安全管理的细胞组织,其成员是安全规程措施的直接执行者,班组安全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班组成员如同“木板”,客观上存在差异,不仅表现在业务技能的参差不齐,还表现在性格、态度、爱好、人际关系等生理和心理的各个方面。提高班组的“蓄水能力”即安全能力,就要发挥团体作用,严格现场生产组织,工作前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工作中相互提醒,互相照应;工作后细心检查,消除隐患;实现整体效能的1+1>2 。同时,加强班组长的安全培训工作,充分发挥班组长取长补短的作用,引导带动班组成员在工作中自我控制,相互督促的积极性,使我们安全的“容量”不断增长,使“取长”的方案真正起到“补短”的作用。

  3  结语

  安全工作是各企业的头等大事,安全工作必须警钟常鸣,常抓不懈。要把安全工作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不要把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真正把“管安全”上升为“要安全”,使安全工作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发生,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袁昌明著作全管理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3 

  [2]金龙哲,宋存义主编.安全科学技术[M].化工工业出版社,安全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4.3

  [3]张献青,李靖莉编.安全文化与发展[C].济南:齐鲁书社,2008.10

  [4]毛正孝主编.班组安全管理与培训管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