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体面劳动初探

2011-03-23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2010年五一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在出席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致辞时指出,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体面劳动”正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大热门话题,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笔者结合铁路企业的实际,谈一谈这个问题。

    一、何谓体面劳动

    “体面劳动”(decent work)的定义是,通过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以及开展政府、企业组织和工会三方的协商对话,来保证广大劳动者在自由、公正、安全和有尊严的条件下工作。

    这一概念,是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索马维亚在1999年的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提出的。在2007年第96届国际劳工大会上,中国代表团进一步呼吁,通过对话与合作,创造更多的、生产性的、体面的工作岗位,努力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为实现经济增长与变革中的“体面劳动”创造条件。

    二、体面劳动的意义

    (一)体面劳动顺应了时代的呼唤。体面劳动的提出,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国政府、企业、学者乃至各阶层劳动者对此进行了广泛而热烈地讨论和肯定。在我国也不例外。体面劳动作为一项全球性的目标,针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劳动者权益面临的挑战,表达了各国广大劳动者的共同心声,同时也体现了保障人权的时代要求,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二)体面劳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实现体面劳动,将较好地改善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劳动收入、劳动保障和生活质量,维护劳动者的权益,落实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体面劳动无疑体现了以人为本。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因而,体面劳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意。

    (三)体面劳动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企业是铁路企业的不懈追求。人是生产关系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构建和谐企业乃至和谐社会的主体。体面劳动事关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劳动者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劳动者的努力,企业发展只是一句空话。因此,体面劳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同时,收入分配、员工利益、劳动条件等体面劳动的要件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稳定。对于体面劳动较差的企业,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选择用脚投反对票。富士康的“13连跳”给社会带来极大震撼的同时,也给该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四)体面劳动有利于增强劳动者的幸福感。企业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员工利益作为发展的最重要目标之一,把不断增强员工的幸福感作为永恒的追求。保护劳动者的人身安全,改善劳动者的劳动环境,保障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尊重劳动者的人格尊严等有利于实现体面劳动的举措,无疑会提高劳动者的满意度、幸福感。

    三、当前铁路企业体面劳动的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作为国有企业的铁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各种管理较为规范,员工主人翁地位发挥较好,采取多种措施,使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工作条件、劳动环境等持续改进,和谐企业建设取得较好的成效,总体上来说,劳动者在实现体面劳动方面是较好的。但也不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存在诸多不足:

    1、意识问题。对体面劳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实现体面劳动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企业领导者对体面劳动的认识影响最为明显,而部分领导者认识有偏差,恰恰是只见物,不见人。

    2、安全问题。劳动者的安全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劳动保护存在投入少、保障低等问题。

    3、工作条件问题。一些生产环境较为恶劣,甚至严重不符合国家相应标准,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4、报酬问题。员工薪酬过低,薪酬增长远低于利润增长,甚至无增长,造成初次分配的无效率与不公正,挫伤普通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降低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分配不公、待遇不公、收入悬殊、工资拖欠等现象又使得一些员工心生怨气。

    5、歧视问题。多种因素使得一些基层一线员工(特别是一些脏苦累工种)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一些员工地位不高,受到歧视。

    6、劳务工群体问题。在铁路企业内部,员工的体面劳动尚可,最大的问题是劳务工群体,因此在此要单独阐述。铁路企业普遍使用(直接聘用或劳务派遣)劳务工,劳务工呈现出使用量大、季节性强、流动性大、安全质量意识较差、素质技能较低等特点。他们普遍在脏苦累的岗位上工作,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条件较差,劳动报酬较低,受到歧视最大,最易遭受伤害。在某些铁路企业,劳务工的劳动安全已成为安全的最大隐忧。从实际来看,近几年来,劳务工的劳动仲裁和诉讼呈上升趋势,而多数又是劳务工赢。

    四、如何实现体面劳动

    就体面劳动而言,铁路企业远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要做的还很多。

    (一)强化体面劳动的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要树立体面劳动是劳动者的最好福利的理念;树立企业靠员工发展,员工靠企业生存的理念;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树立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的理念,贯彻落实“全依”方针,强化员工主人翁地位。

    (二)保障员工安全健康。安全是铁路企业的永恒主题,是根基所在、命脉所系,没有了安全,一切的所谓“体面”都无从谈起。体面劳动一定是保障员工安全健康的劳动。因此要把保障员工的生命权、健康权、安全权作为企业的中心工作之一。南宁铁路局坚持严格管理、科学管理、问题管理,抓安全毫不松懈,除隐患环环相扣,安全生产持续稳定,至2010年9月7日,实现安全生产2000天,成为该局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三)增加员工劳动报酬。如果劳动报酬不能维持劳动者相对体面的生活,劳动将不可持续,更不要说体面劳动。一是严格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不拖欠、克扣员工工资。二是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增添企业发展后劲,为增加员工报酬打牢经济基础。三是尊重劳动价值,严格遵循“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同工同酬、工资增长”的分配原则,“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四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通过改革,不断理顺分配关系,使之不断趋于合理,趋于普遍都能接受的状况。五是逐步建立企业员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四)不断改善劳动条件。要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就必须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一是舍得投入,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通过硬件的改善,减少粉尘、噪音、污水、光污染、化学污染、有毒有害物质等对劳动者的伤害。二是根据工作性质和劳动条件,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保健用品。三是预防职业病。

    (五)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厂务公开制度。组织员工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更有效的保障。二是健全企业维权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想问题、作决策、定政策要充分考虑员工利益和承受能力,认真解决员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共建和谐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自觉行动,也是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源泉。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风尚;创造和谐的人文心理环境。切实为员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真正使员工切实感受到组织和同事间的关心和关爱;丰富企业文化生活,满足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完善对话沟通机制。经济社会转型期间,矛盾凸显,要特别重视员工情绪表达和心理引导。而对话沟通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有效手段。人们在沟通过程中披露、传递和获得信息,赢得相互尊重和理解。良好的沟通环境,可以起到信息共享、社交满足的作用,更可以消除矛盾、误解和隔阂,共创企业美好明天。五是注重心理疏导,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努力使员工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为体面劳动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和人文环境保证。

劳务工群体是一个弱势群体,体面劳动的情况最差,尤其要引起关注。但这同时又是一个社会问题,不是企业能够完全解决的。如废除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完善适合劳务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劳动监察机制,加大劳动监察力度等。本文重点在铁路企业,不展开阐述。

    五、实现体面劳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大力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体面劳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人,它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因而,在体面劳动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要把体面劳动作为企业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课题抓紧抓好。一是营造“劳动创造光荣、好逸恶劳可耻”的良好氛围,尊重劳动,保护劳动。二是加大体面劳动的宣传力度,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做好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及时调处矛盾纠纷,化解不和谐因素,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减少员工的不满意感,增强员工的幸福感。四是弘扬思想政治工作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的优势和传统,发挥其在统一思想,维护稳定,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创建和谐的独特作用。五是加强协调,合力共为。发挥党、政、纪、工、团等各级组织的作用,围绕体面劳动,齐心协力,目标同向、责任同担、整体互动。

    (二)要正确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荷兹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的双因子理论(two factors theory)是管理学上比较有名的理论。它认为,让员工产生满意度的都是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如工作动机或是成就感等,称为激励因子(motivator);使员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如薪水、工作环境等等,称为保健因子(hygiene factors)。双因子理论认为,当保健因子具备的时候,如钱多、事少、离家近,员工不满意度消失,但不会因此而自动产生满意的感觉。他不再抱怨,但并不代表他在工作上会有很好的表现。员工不会因此而自动自发地表现出高绩效行为。能让员工产生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是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A.H.Maslow)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要分成由低到高的5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在获得生存、安全需求后的最高需求。

    人既有生理和物质的需求,也有心理和精神的需求。从这一点来理解双因子理论,物资因素(保健因子)能降低员工不满意感,但不会产生满意感,只能达到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这三个层次,是实现体面劳动的最低阶段。只有精神因素(激励因子)才能产生满足感,达到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两个高层次,实现体面劳动的最高阶段(如尊严劳动、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对体面劳动而言,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企业必须满足员工物质利益的需求,但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是远远不够的,要进一步满足其精神需求。当物质利益达到一定程度时,精神力量可能更加有用。企业对这两种利益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而是要协调发展,互相促进。

    (三)要正确处理好职工与劳务工的关系。在企业,就体面劳动而言,职工与劳务工的差别客观存在,要正视这种客观存在,创造条件缩小其中的差别。对薪酬、福利等最基本、最敏感的问题上要本着一视同仁的原则处理,同时兼顾其他因素。要逐步落实劳务工的“企业职工待遇”,促进双方和谐发展。在这一点上,青岛港的经验值得学习。在青岛港,管理团队对职工与劳务工二者一视同仁,把劳务工也视为企业的正式员工,在各种激励举措中,对9500多名劳务工平等对待。不仅在生活上对劳务工照顾有加,还给他们创造条件成才,有的劳务工已进入青岛港的管理中层。

    说明:文中所指的职工也就是体制内的正式员工,劳务工为从农村招来的农民工等非正式员工,员工是对企业内所有劳动者的统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10.4.27

    2、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让广大劳动群众体面劳动,光明日报,2010.6.23

    3、聂正安  管理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4、青岛港集团管理创新调研组  根植于本土文化沃土上的特色管理——青岛港特色管理创新初探,光明日报,20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