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评论



分享

安全行业不得不说的“六大乱象”,句句现实!

2024-12-12   来源:展通安全    安全文化 > 安全交流 > 正文
安全生产之路,仿若漫漫征途,其间荆棘密布,任重而道远。一位从业10年的安全总监,向我们道出了安全行业不得不说的六大乱象,揭露着行业背后无奈与辛酸。乱象一:法规标准的 迷宫 困境安全行业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标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安全生产之路,仿若漫漫征途,其间荆棘密布,任重而道远。一位从业10年的安全总监,向我们道出了安全行业不得不说的“六大乱象”,揭露着行业背后无奈与辛酸。
 
 

乱象一:法规标准的 “迷宫” 困境

安全行业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数量庞大且繁杂。从国家层面的综合性安全法规,到各个行业细分的专业标准,这些法规标准不仅更新频繁,而且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存在差异,甚至出现标准适用矛盾,常常让安全从业者无所适从。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解读这些法规标准,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违规风险,而在实际工作中,想要精准把握每一个细节并确保完全合规,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整个滑轨,专家来检查,需要多高,就举多高”





乱象二:责任重压下的 “替罪羊” 风险

安全工作的核心目标是预防事故,但事故的发生往往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然而,一旦有安全事故发生,社会舆论和企业内部往往首先将矛头指向安全管理人员。他们被赋予了沉重的责任,却在很多情况下缺乏足够的权力和资源来确保安全工作的全面落实。
 
 
例如,在一些企业中,尽管安全管理人员多次提出安全隐患整改建议,但由于生产进度、成本控制等因素,整改措施得不到有效执行。而一旦发生事故,安全管理人员却可能成为被问责的首要对象,背负着 “失职” 的罪名,就如同在悬崖边行走,随时可能因为不可控的因素而坠入深渊,成为事故的 “替罪羊”。





乱象三:文山会海下的 “资料” 囚笼

安全工作本应扎根于实际的现场管控,以切实防范风险、消除隐患为要。然而,如今的安全行业却深陷文山会海的泥沼之中,安全人员无奈沦为资料员。
 
各类安全会议接踵而至,从企业内部的安全例会、专题研讨会,到行业性的安全部署会、经验交流会,众多会议内容往往冗长且重复,大量时间被耗费在空洞的汇报、冗长的讨论和形式主义的表态上。安全人员被迫在会议室中久坐,机械地记录着会议要点,却无暇深入思考如何将会议精神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
 
 
与此同时,文件资料的泛滥更是令人应接不暇。各级部门层层发文,安全制度、通知、方案、报表等如雪花般纷至沓来。安全人每天花费大量精力在文件的收发、整理、归档和撰写回复上,为了满足各类文件要求,精心炮制一份份看似详实的报告和资料,而真正用于深入现场巡查、隐患排查治理、员工安全培训指导等核心工作的时间却被严重挤压。他们被困在这文山会海的 “资料” 囚笼里,难以挣脱,导致现场安全管控出现漏洞和盲区,安全管理工作逐渐偏离了其原本应有的轨道,徒有形式而缺乏实质成效。
 





乱象四:教育培训的 “作秀” 表演

安全培训原本是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培训内容往往缺乏针对性,大多是千篇一律的通用安全知识讲解,未能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工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进行定制化培训。另一方面,培训形式主义问题突出,“假签到、假培训、假考核”比比皆是,横幅一拉、照片一拍就算“学习”,响亮霸气”的安全口号、“标准规范”的培训记录、“整齐划一”的签到表......员工参与培训更多的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真正提升安全能力,导致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因员工未进行有效的岗位操作规程培训引发的悲剧,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当事故来临时,员工们在慌乱中逃生,缺乏基本的应急处置技能及逃生自救知识,导致群死群伤的惨剧,至今仍历历在目。
安全教育培训不应是一时之功,更不能敷衍了事。
 
 

乱象五:安全投入的 “吝啬” 怪圈

许多企业在安全方面的投入总是显得 “吝啬”,试图在降低成本和保障安全之间寻找一种看似平衡的状态。例如,在安全设备的采购上,为了节省资金,选择价格低廉但质量和性能难以保证的设备;在安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几乎没有投入,导致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长期停滞不前。这种短视行为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安全风险,也阻碍着整个安全行业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 “怪圈”。
 
 
试问,发生一起的生产安全事故,企业会面临多大损失?
 
我们以【死亡1人】为例,保守估计,直接的经济损失至少为200万以上。纵使生产搞再好,没有安全皆为零出了事故,问责追责不是目的,唯有切实重视安全生产,舍得投入,从上至下扎实做好安全管理从源头防范事故风险才是根本。
 





乱象六:各方协作的 “失衡” 现象

安全行业包含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安全服务机构等诸多主体,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协作却陷入失衡状态。各方职责划分模糊不清,彼此边界含混不明,信息流通严重受阻,无法达成实时的互通与共享,仿若一座座彼此隔绝的 “孤岛”。
 
 
比如,部分政府监管部门倾向于 “一查代管”“以罚代管” 的简单粗暴模式,企业因而深陷于频繁应对检查的泥沼之中,却难以获取专业且精准的指导,自身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安全服务机构在为企业提供服务之际,由于受到 “利益纠葛” 的影响,极有可能出现服务缺乏公正、敷衍塞责以应付差事的不良现象。再者,各监管部门之间工作衔接不够,职责边界模糊,安全监管存在“盲区”、重复执法等混乱状况。这种行业协作的不畅局面,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也阻碍了安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使得行业发展难以形成强大的合力。
 
 
安全行业的这些乱象,恰似隐匿于暗夜的礁石,无声地侵蚀着行业的根基,时刻将其置于风雨飘摇的境地,让每一位从业者在前行途中都如履薄冰,也让大众的安全保障笼罩在无形的阴影之下。我想,唯有从思想上正视、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安全行业走出困境,才能真正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筑牢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