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在防治列车脱轨方面开始进行研究工作。北美铁道协会(AAR)、国际铁路联盟(UIC)和原日本国铁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在保障行车安全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有关专家认为,我国铁路安全研究方面的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必要的试验条件;列车轨道系统安全性评定和管理方面的规程、规范不够完善和健全,存在不少漏洞和缺陷;对货运列车的部分技术参数与列车脱轨的关系研究不够。为了减少脱轨事故,确保铁路行车安全,专家建议加强对列车—轨道相互作用系统安全性能、安全监测和保障技术设备的研究,并加大建设的投入。为此,应积极开展下列研究工作。
1.建设机车车辆一轨道系统安全性能试验线
为了科学、准确、公正地评价各种机车车辆的安全性能,建议建设机车车辆一轨道系统安全性能试验线。所有新研制的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鉴定试验都要在这条试验线上进行。
在轨道平顺性良好、曲线类型较少、半径较大、线路条件不固定的情况下,不可能正确、全面、客观地评定机车车辆的安全性能。因此,有必要参考北美铁道协会“AAR M1001货车性能试验分析评定标准”、美国“FRA轨道安全标准”、国际铁道联盟“UICOREB55车辆扭曲刚度检验标准”以及“德国机车车辆批准上道验收试验标准”的要求,建设我国用于试验评定机车车辆通过不平顺轨道和各种典型曲线的安全性能,以及检验车辆扭曲刚度等的永久性专用安全性评定试验线,使我国机车车辆安全性能评定试验工作得以规范进行。
2.完善我国机车车辆轨道安全管理和试验评定方面的规程、规范
我国至今无自己的轨道、车辆状态的安全监控管理标准。现有的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试验评定等标准中,没有评定与脱轨关系密切的车辆扭曲刚度和通过各种轨道不平顺时的安全指标,及侧向力允许标准等安全性能;部分评定标准只是参照国外的标准,没有通过试验验证是否符合我国轨道实际的横向承载能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转向架、车体振动加速度等的标准和评定方法,也未进行过系统、深入的试验研究,这对于正确评定机车车辆的性能有很大关系。上述这些问题都必须认真研究。
3.对已有货车运行状态的技术监测
我国货运列车在曲线圆缓点区、反向曲线夹直线段的脱轨事故经常发生;近年来,又接连多次发生空货车在状态良好的直线段脱轨的事故。因此,除应研制新型货车转向架外,还应积极研究推广识别车辆性能不良、有潜在脱轨倾向的办法和仪器,积极推广监测货车超偏载、严重周期性减载等地面安全监测系统。
4.大力加强列车一轨道相互作用系统安全性方面的系列研究
世界各国在车轮脱轨原因、防治措施以及安全监测管理技术、安全规程、规范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都是建立在列车一轨道动力学和轮轨相互作用系列研究成果基础上的。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铁路科学研究、管理层对脱轨机理的认识,提高我国列车一轨道系统的安全性,必须重视加强列车一轨道相互作用等专业基础方面的研究。
其重点有:车辆、轨道状态和构造参数,列车装载、编组、操纵等对脱轨安全性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监测管理技术和设备;减少脱轨事故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途径和技术措施;建立、修改、—完善列车脱轨系统安全监控管理方面的规程规范;对脱轨机理;安全性评定指标和评定方法的试验研究。
5.组建铁路安全技术研究和监测中心
为确保和强化安全,铁路必须有自己的研究和监测中心,特别是在企事业单位(包括科研单位)推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后,铁路就没有专门的单位来从事安全研究,以及对新旧设备在运用前和运用中的监视和测试工作。要临时组织人员进行研究,只能解决一时性的问题,不可能系统地解决问题。
回顾发生的各种重大事故,不少都是预防措施不到位,缺乏系统与必要的监测和监控手段,因此,成立专门从事铁路安全研究和监测的中心机构是铁路长治久安的需要。
——摘自2003年9月25日《中国安全生产报》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