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为完成吊运作业,必须具有特定的结构,采用相应的作业方式,还需要有一个结构来构架吊运空间。起重机械将物料提升(客运电梯或升降机提升的是人),并进行水平或垂直运动。无论起重机械自身的状态如何,客观上都存在着重物跌落或结构垮塌的危险。将在危险状态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发生意外可能导致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综合,就是起重作业的安全风险。我们通过分析起重事故发生的时间特点、波及的范围、可能涉及的人员、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出现后果的严重程度,对起重作业的安全风险进行定性判断。
事故发生的时间特点
1.在起重机的整个“使用寿命”期间,包括搬运物料(运送人员)、安装、拆卸、维修以及安全检查在内的各环节,都可能发生起重事故。不仅在故障状态下可能发生事故,即使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也有可能发生事故,就是在起重机不工作期间,也可能由于大风造成事故。在各类事故中,吊运作业中及安装、拆卸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最多。由于需要更换工作场地,塔式起重机金属结构的拆装事故数量也较多。
2.“突发性”是起重事故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常见的起重作业危险事件,特别是重物坠落和金属结构倾翻垮塌,多数没有先兆,一旦发生,也无法通过控制装置或急停措施使危险事件得到及时控制,在某些情况下根本没有避让空间或逃离通道。
事故波及的范围大
1.起重作业人员置身于庞大的、可移动的金属结构和悬空吊运的重物下,始终处于可能发生重物坠落或起重机械结构垮塌的危险区域内。
2.起重机司机的正常操作、高处设备的维护检修、起重机的拆装等作业都需要人员攀爬到高处进行,时刻面临着高处坠落的危险。
3.随着城市的建设开发,大规模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有时,几台甚至十几台起重机集中在一个工地作业,现场还有其他施工设备和设施。由于城市用地紧张,很多建设项目紧邻着马路、学校或机关,有些甚至就在居民区内。一台起重机发生事故,有时会波及其他起重机、施工设备或建筑物,继而发生连带事故,使远离发生事故的起重机的其他场所也受到影响。
事故涉及人员特征
1.大量事故统计数据表明,参与起重作业的所有人员,包括司机、司索工、设备维修人员等,都可能成为起重事故的受害者。其中,司索工的伤害比例最高,其次是维修、拆装人员。
2.随着各种起重机在城市建设中的广泛应用,起重事故的伤害人员也出现了从施工作业人员向非从业人员扩大的趋势。在起重机附近的普通行人、居民等,也时刻笼罩在起重事故的阴影之中。
事故后果严重
1.重物坠落和金属结构垮塌倾翻事故数量位居各类起重事故的前两位,发生频率高,后果严重,只要涉及人员,就是重伤或死亡。即使侥幸无人员伤害,事故起重机的自身结构和地面其他设备、设施的破坏也难以避免,经济损失惨重。如果起重事故发生在公共场所,其社会影响更大。
2.伤害的群体化特点应引起重视。起重机械的正常作业需要司机、司索工配合完成,特别复杂的作业或大型设备的吊运、起重机的安装和拆卸等往往需要多人参与。在有些施工场所(如建筑工地或水利建设工地),不但起重机械集中,而且地面施工人员高度集中,一旦发生事故往往涉及很多人,甚至造成群死群伤。通过对起重事故的定性分析可以看到,庞大的起重机结构和整机的可移动性,使事故波及的范围大、面临危险的人员多。多机构的组合动作和多维空间运行造成起重作业的危险点多而分散,安全防护的难度较大,危险事件发生概率高。起重机的高架金属结构和吊物的高势能,使失控后的破坏能量大,常导致恶性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危险事件发生概率高和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决定了起重作业属于危险性较高的特殊作业,起重机械是高风险特种设备。
选自《中国安全生产报》
上一篇:“瞒报”的法律责任适用
下一篇:一念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