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评论



分享

安全投人到哪儿去了——安全生产领域怪现象观察

2005-06-09   来源:安全文化网    安全文化 > 安全交流 > 正文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2月23日,黑龙江省鸡西市煤业集团公司穆棱公司百兴煤矿发生瓦斯爆炸,37名作业人员遇难。这是今年全国第一起煤矿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这起事故的发生,深刻地暴露出一些地方的小煤矿存在着安全投入严重不足、抗灾能力极低的现象,像瓦斯断电仪、报警矿灯以及自救器的配备数量达不到实际需要,一些重大设备带病运转,安全保护装置不全等隐患普遍存在,应有的安全投入被大量抽空。   

  事实上,像重庆开县井喷事故、山西省孝义市孟南庄煤矿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等一些众所周知的事故的发生,大多都有安全投入不足方面的原因。   

  许多观众在观看以抗洪抢险为主题创作的电影《惊涛骇浪》的时候留下了眼泪,纷纷为解放军官兵舍己救人的壮举而感动。感动之后,人们不免要问:国家每年投入那么多钱用于水利建设事业,为什么还抗不住洪水?批给抗洪抢险的资金那么多,为什么没有用在洪水袭来之前的防洪建设上?为什么?   

  由此,联想起发生在安全生产领域的怪现象。其中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舍得资金投入对事故的抢救,舍不得资金投人对事故的预防。   

  每次发生事故后,出于把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的考虑,有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克服一切困难,做好事故抢救工作,其态度之坚决,措施之得力,速度之迅速,代价之巨大,让人充分感受到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抢救本身无可厚非。   

  但是要追究起事故的源头,很多事故的发生,在于平时安全投入的严重“缺斤短两”,在于事前对安全生产的极端漠视。许多安全设备多年失修,放在那里威为摆设。不是没有人不知道这样的设备应该修、应该换,而是思想中的安全意识太淡薄,“反正没出过事情,花那个冤枉钱干什么?” 

  于是,一次次杜绝事故隐患、修换安全设备的想法被这样的观念淹没;本来用于确保安全生产的资金被挪作他用,不出事的时候,安全资金成了“唐僧肉”,哪里需要哪里挖。像事故多发的小煤窑,更是对安全生产的投入是能少就少,不求质量,凑合就行。   

  不难想象,用以确保安全生产的资金严重缺斤短两,结果只能导致事故隐患的加剧,不出事只是一时的。   

  电影《惊涛骇浪》中决口时的场景惊心动魄,在巨大的天灾面前,人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我们的大堤是如此脆弱,改革开放20多年的成果可能毁于瞬间,代价是极其昂贵的!   

  安全生产莫过如此。许多企业抢抓市场机遇,扩大生产,拼命苦干使企业步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面临停产整顿,支付赔偿,消除不良影响,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远远超出了事前的安全投入。据《中国安全生产报》报道,2002年底,内蒙古包头市第一热电厂发生供热母管击水事故,造成包头钢铁公司停产一天,这对于年销售额达lOO多亿元的包钢,损失无疑是巨大的。据后来的调查证实,事故的发生是因为设备老化造成的,资金制约又是造成设备老化的关键因素。就这样,一起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故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事故发生之后,再来细算这笔账,是不是有些晚。但是换个角度讲,“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今后安全投入无论如何是要落实到位的,再也不能对安全投入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害人害己。

  许多人总有这样一个观点;安全是生产的附加品、与企业的经济效益联系不大。已经有研究安全生产的专家指出,通过事先的安全投资,把事故和职业危害消灭在萌发状态,是最经济、最可行的生产建设之路;社会越是发展,越是要强调安全生产,安全就是效益;这是所有管理者应建立的“安全经济观”。事实证明,那些认为安全与生产成为一对矛盾的观点是片面的、短视的,安全和生产就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它们的关系就是唇亡则齿寒。  

  这里有一组数据,足以证明事故预防的必要性: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安全生产贡献率大约是3%。一般而言,行业风险越大,其安全生产经济贡献率也越大:低危险性行业约1.5%,一般危险性行业约2.5%,高危险性行业则高达约7%。对于社会,安全是人类生活质量的反映;对于生产建设,安全也是一种生产力。   

  在电影《惊涛骇浪》将要结束的时候,画面上展示出万众一心战洪魔的壮l见场面。洪水终有退去的时候,大堤更需日常的维护和保养。汹涌的洪水敲响安全生产的警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事故预防,至关重要。该投入的一定要投入,能预防的须千方百计地预防,莫让“平时不流汗,到时狂流泪”的悲剧又起。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