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评论



分享

矿工的生命之柱--记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李炳文

2005-06-10   来源:何军    安全文化 > 安全交流 > 正文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李炳文,中国矿业大学矿山机械研究所所长、教授,国家煤炭工业支护设备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设备管理协会LCC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体支护设备(校--企)研究会主席、矿山辅助运输绞车(校-企)研究会主席、江苏省高级专家、中国矿业大学海南校友会副会长。

  3月8日上午,2004年度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优秀人才的评选正在紧张进行。57位候选人都是站在煤炭工业技术前沿的领军人物。


一位参加评审的专家戴上眼镜,认真仔细地读着一个候选人简介--
李炳文,中国矿业大学教授、矿山机械研究所所长,一直从事并主持《矿山辅助运输绞车》和《矿山支护设备》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研制科技新产品200余个,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研制的《悬浮式液压支柱系列》,通过国家煤矿支护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所做的性能测试和帮助试验,取得安全标志证书。2003年,悬浮液压支柱系列被科技部列为"十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这个产品被誉为"撑起矿工生命的柱"。
绞车和支柱都是已经多年沿用的设备,要变革它们,难度很大。因为已有的设备已经相对完善,要创新,就要付出巨大的心血,而且风险大,很可能一无所获。
但是李炳文取得了成功。不简单!看到李炳文教授的成果,专家暗暗称好。于是,一个重重的"对勾"打在了"李炳文"三个字的后面。最终,李炳文从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得"2004年度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优秀人才"称号。

矿山安全的召唤
顶板事故一直是煤矿的主要杀手之一。
上大学前,李炳文曾当过4年矿工。这4年的艰苦磨练,不仅使他熟知煤矿井下工作的薄弱环节,而且从感情上更加贴近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矿工。
4年的井下生活,李炳文对井下顶板深有体会。他曾经亲历顶板搬迁的费时费力,亲睹顶板下受伤的矿工兄弟。"四块石头一块肉"的危险和艰辛,使他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将顶板安全作为科研的主攻对象。
2004年岁末,在平煤集团的一次讲座上,李炳文对各位矿长和书记说:"你们的天花板是美观而坚实的,可是,我们矿工兄弟的'天花板',是时刻悬在头顶的一块块大石头啊!矿工多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一旦出了事故,对一家老小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所以,安全特别是顶板安全,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情真意切,言辞中透着对矿工兄弟的深厚感情。
李炳文说,我国是世界上采煤工作面最多,使用顶板支护设备数量最多的国家。由于我国的煤层赋存条件特别复杂,顶板支护设备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而从工作面数量来看,20%的工作面可采用综采支护设备,很少发生顶板事故;而80%的工作面使用的是单体支护设备,常常发生顶板事故。从回采工作面的矿工人数看,在有综采支护设备的工作面作业的矿工人数仅占10%,其余90%都在使用单体支护设备的工作面上作业。从安全情况看,只有10%的矿工是安全或比较安全的;而90%的矿工随时处于危险之中。从全国煤矿发生的伤亡事故来看,因顶板导致的伤亡人数占总数的40%以上。
据了解,我国目前使用的单体支护设备是木支柱、金属摩擦支柱、活塞式液压支柱(DZ型)3种单体支护设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所需的各类型单体支护材料或设备大约在400万-500万根,这是一个很庞大的产业。但就现有的3种单体支护材料或设备而言,存在着很大的甚至很严重的事故隐患。
李炳文知道,如果顶板不安全,犹如矿工头顶时刻悬着一把利剑,随时都可能夺去矿工的生命。
1995年,李炳文积劳成疾;然而,10年来,他在与顽疾搏斗中,完成了一项项科研成果。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有拼命地工作,才能忘掉病痛"。在顽疾一次次的反复折磨下,李炳文没有倒下,他还期待着有一天他的病会治愈,在他心里,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去做,他要在为矿工撑起生命之柱的同时,为自己撑起生命之柱。
冰天雪地的冬天,他和科研人员一道,去零下30多度的煤城鸡西做试验;北风呼啸的秋天,为了让一组试验数据更加完整,他开着自己那辆老掉牙的吉普车,连夜从徐州赶往北京……
十几年来,李炳文针对煤矿薄弱环节和社会需求,先后奉献科技新品200余个,获国家专利20余项,承担国家"九五"和"十五"、省部级、地方及横向科研课题50余项,先后获国内外科技奖10余项,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绞车转动高效率
多少艰辛,多少创业?人们说不清楚,但李炳文的学生知道。在矿上、在井下,有他匆忙的身影;在实验室、在教室,有他不倦的面容。
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采用长壁式采煤,每完成一个工作面,设备就要搬迁一次,搬迁周期直接关系到煤矿的产量,而我国煤矿绝大部分的设备搬迁都要使用矿用绞车来完成。而自1951年仿苏型的老矿用绞车使用以来,40多年没有变化,寿命短、能耗高、工效低、搬迁周期长。
1988年,李炳文就从绞车这个薄弱环节着手。他走遍华东、华北、华中等几十家煤矿和矿山机械生产企业,经过一年多的辛勤探索,1990年发明了"齿-联"传动的双速多用绞车并获国家专利,被同行专家评价为:国内外首创,达世界领先水平。
别小看这个发明,论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双速多用绞车比原有设备提高3倍,节能60%。而且,新型绞车结构紧凑合理,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灵活方便,一机多功能,很受煤矿欢迎,效益显著。当时35岁的李炳文由此获得重奖并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全国多家媒体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

顶板支护的革命
1992年后,李炳文除了继续研究新型矿用绞车外,同时开始了单体支护设备的研究,他下定决心要为矿工们撑起生命的柱。经过12个春秋的艰苦努力,他研制成功了"DWX型柱塞悬浮式液压支柱"和"DWB型薄煤层-大行程液压支柱"。这些液压支柱采用柱塞悬浮式技术原理,承载能力大,工作行程大,使用范围广,重量轻、使用方便,无活塞、无柱头、无园弧焊缝、无内泄漏、无焊缝应力断裂的事故隐患,尤其是解决了薄煤层支护的世界性难题,投入使用后深受矿工欢迎。采用这种支柱后,冒顶事故大大减少,给矿工们很大的安全感,生产效率也显著提高。
2003年,悬浮式液压支柱被国家科学技术部列为"十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悬浮式液压支柱陆续在山西、河北、重庆、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南、陕西、江苏等地应用,受到煤矿职工的高度赞扬。
李炳文说:"安全问题应该软硬兼施。绝对依靠硬件投入或者绝对依靠管理培训,都是片面的。但是,一个连基本的硬件设备都无法达标的矿业企业,要保障安全生产,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随着悬浮式液压支柱的推广应用,它的柱塞悬浮、密封胀紧、密封补偿等技术特点也被社会了解;它的无内泄漏、无圆弧焊缝等安全理念也已被社会接受,因而被矿工们誉为"生命支柱"。2004年,北京著名书法家柳国庆先生在人民大会堂欣然为李炳文题字:"天下第一柱"。
悬浮式液压支柱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可作为高档机械化普采工作面的配套支护设备、综采工作面的端头支护设备、巷道掘进工作面超前支护设备,也可用于130厘米以下的薄煤层炮采工作面的支护。它采用柱塞悬浮式技术原理,悬浮力达到工作阻力的五分之四,立柱受力仅为五分之一,大大提高了支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提高了立柱的强度和可靠性,避免了因焊缝疲劳断裂而造成的冒顶等事故,从而保证了矿工的生命安全。
可以设想,对顶板的改造,将意味着一场巨大的井下工程革命的发生。

科技带动一个产业
笔者见到李炳文时,他刚刚从兖州矿业集团北宿煤矿返回徐州。严冬寒气逼人,李炳文教授带来的是一线矿工的心声:"李教授,你发明的支柱太好用了,省力、耐用,更主要的是安全性能好了,我们都高兴得不得了。谢谢您的发明。"
听着矿工兄弟质朴的话语,这位矿业大学的教授,"发明家"忍不住热泪盈眶。
"从小我就很少落泪,上了大学以后更是如此。科研再艰苦,生活再清贫,压力再沉重,我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李炳文谈起了他印象最深的一次落泪。
"我的矿山绞车设备获得了国家专利后,在全国很多厂家投入了生产。我去内蒙古一家矿山机械厂。当时这个厂上马了这个生产工艺,效益即刻好转。许多下岗职工重返岗位,整日为衣食担忧的劳动力重新找到了'饭碗'。好多人知道我来了,都到招待所来看我。"说到这里,李炳文笑了,"大概在他们想象中,教授应当都是斯斯文文的,而我面相不像。他们到门口看了看,问我李教授在哪里。我说我就是啊,有几个年纪大一点的老职工仔细端详了我一会,竟然'扑通'一声给我跪了下来。"
一位职工很激动,几乎是哽咽着,说:"我们都是这个厂的老职工,前几年效益不好,下岗了,家里又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生活那个苦啊,别提了。李教授,是您的技术产品救活了我们一家老小,今天我们特地来感谢您。"
一包包当地的土特产、一个个膝下有黄金的男儿、一张张流着泪的真诚的面孔--让李炳文,这位从不曾在困难面前低头的硬汉子,禁不住也是热泪盈眶。
"这件事给我很大的震动,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我更加强烈地意识到,我们科技工作者的光荣和使命。如果科技工作者能通过自己的科研成果让他们过得更好,这不是赐予我们无上的幸福么?"
下午两点,笔者随李柄文来到徐州天能集团机械厂。由于产品单一,缺乏科技含量,这家机械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几近淹没。
"是李教授的专利产品救了我们企业。"这是该厂厂长对笔者说的第一句话。
徐州华元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则是这项技术的又一家受益单位。总经理吕峰高兴地说:"2004年12月,我们的产品经过国家支护产品现场检验,通过了操作试验(行程测试)、密封试验(16小时保压)、寿命检测(2000次升降)、压力实验(最大承重60吨)四项严格测试。DW型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现在的订单不断。"

著作等身,毫不满足
李炳文教授已经是"著作等身",拥有了30多项发明专利,但他从未因此而满足过。他说:"我的目标,是在离开科研岗位之前,完成50项国家发明专利。争取能将自己的平生所学更多地奉献社会,回报祖国。"赤子之心,发自肺腑。
临别时候,李炳文教授握着记者的手,说:"你们媒体一定要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时刻敲响警钟,给违法违章冒险生产以迎头痛击,决不留情。"
记者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您对全国矿工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李炳文沉吟片刻,脱口而出:"关注采场顶板下的矿工生命安全是我们科研人员的天职。在此,向战斗在采矿第一线的全国矿工致以最真诚的问候!"

作者:中国矿业报记者  王俊禄   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南滨河路23号立恒名苑2号楼1701室
邮编:100055   传真:010-63420060
电话:13811580989  010-63427061-829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