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评论



分享

大型社会经营活动的安全管理构想

2006-08-14   来源:《现代职业安全》    安全文化 > 安全交流 > 正文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大型社会经营活动是指主办者租用、借用或者以其他形式临时占用场所、场地,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招聘会、庙会、灯会、游园会等群体性活动。而大型社会经营活动强调了活动的经营性,是一个涵盖综合经济项目和公众人文活动,并与工程技术项目有交集的概念。
  
  安全现状令人担忧
  大型社会经营活动具有人、财、物相对集中,数量大,骤聚骤散等特点,如果组织和监管不力,极易引发事故。从公安机关对大型活动前的安全检查情况看,有62%的活动存在各种安全问题,如消防门、消防栓等被遮挡;安全通道宽度不足、出口标识不清;灯具、电器安装不合规范;现场安装未进行安全评估、舞台高度超规定等,暴露出相关大型社会经营活动的安全工作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
  法制层面国家关于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多集中在工业生产领域,对较多属于文化产业的大型社会经营活动涉及较少,还没有形成一部全国性的法律依据。大型社会经营活动的法制建设已明显落后于社会活动本身的蓬勃发展。
  目前,我国仅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大型社会经营活动安全管理条例》。《条例》对大型活动的管理从纯粹的治安管理调整为安全管理,范围有所扩大,增加了消防安全和交通秩序等内容。同时,明确了安全责任的划分,规定大型活动由主办者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主办者应与承办者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各自具体职责,共同落实安全工作。
  相关理论技术研究我们的组织管理者往往习惯于以前形成的“运动式”、“突击性”的安全管理模式,缺少对活动本身系统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对活动的风险分析只是停留在检查层面,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策划几乎没有开展,没有形成一个具体的、切实可行的针对活动组织的管理模式。目前也只有体育赛事方面借鉴其他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对大型体育活动进行风险管理并制定管理计划,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确立风险应对策略几个步骤做出说明。关于“活动(事件)安全”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实践的发展,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研究,缺少指导意义。
  公共教育安全宣传我们对“户外活动技能教育”之类的内容关注甚少,公众既缺乏应有的活动安全风险意识,更缺乏训练有素的防范、应对公共活动事故的本领和技能。目前很多部门都制定了突发事件的预案,有的还进行了演练,但还仅限于纸面上和浅层次。
  
  规范研究的构想
  大型社会经营活动种类、形式千差万别,虽然早有人进行了相关分类,但目前还没有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也缺少以大型社会经营活动类别、活动参与者及活动场所类型为基础,分析大型社会经营活动的活动主办者、活动参与者、活动场所的安全关键控制点的研究。同时,如何在合理利用人、财、物的条件下,协调政府主管部门、工商业机构、教育、医疗、社团、治安、公安交通、消防等各种力量,形成合力为大型社会经营活动安全服务也是一个很受关注的问题。
  规范研究进行大型社会经营活动安全经营规范研究,一方面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同时还可以综合以往大型社会经营活动事故发生的特征以及安全保障应对措施,根据风险管理和安全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要素,研究大型社会经营活动安全评价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制定《大型社会经营活动安全评价导则》,为开展大型社会经营活动的安全评价工作做好技术准备。大型社会经营活动安全经营规范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
  (1)建立大型社会经营活动安全保障指标分解体系。
  (2)进行大型社会经营活动类别、活动参与者类型、活动场所类别划分。
  (3)确定不同类型大型社会经营活动、活动参与者、活动场所的安全关键控制点。
  (4)确立各类大型社会经营活动的安全工作方案重点和应急救援方案基本模式。
  (5)确立各类大型社会经营活动的安全风险评价基本模式。
  (6)确立各类大型社会经营活动的安全检查重点和安全检查体系。
  (7)研究适合大型社会经营活动安全评价的方法和评价内容。
  (8)研究适合大型社会经营活动人员容量计算的方法。
  显然,与以往的研究相比,其主要创新点如下:
  (1)将“人盯人”、“人盯技术”、“技术盯技术”、“技术盯人”的管理理念运用到大型社会经营活动安全管理中。
  (2)结合大型社会经营活动特点、活动参与者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安全疏散和火灾烟气计算机仿真进行公共场所大型社会经营活动安全技术要求与标准研究。
  (3)将不同部门的安全要求及标准进行整合,从而避免工作交叉、职责不清。
  (4)提出大型社会经营活动安全保障体系和安全检查体系。
  (4)提出针对大型社会经营活动安全评价的适用方法。
  (5)提出适合大型社会经营活动人员容量计算的方法。
  研究方法
  (1)运用网格化安全管理方法,进行大型社会经营活动场所功能区域划分。
  (2)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建立大型社会经营活动安全保障指标分解体系。
  (3)结合心理特征分析,对大型社会经营活动参与者的安全自救意识、自救能力、纪律性、服从性等进行类别划分。
  (4)利用仿真技术建立有关定量风险评估的基本模式。
  (5)根据影响因素分析、评估结果等确定大型社会经营活动的容量计算方法。
  (6)运用优化技术,合理分布各种应急救援力量和应急救援设施,设计最佳安全保卫方案和安全防范应急策略。 
  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如图所示:
    相关链接——大型社会经营活动安全问题研究举要
  理论研究北京劳保所在进行城市典型公共场所不安全隐患评价技术及控制对策研究时,将传统的定性和半定量评价方法与火灾和人员疏散计算机模拟等定量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对以西单文化广场的地下商场为代表的封闭类公共场所,和以王府井步行街为代表的开放类公共场所进行了环境不安全隐患评价研究。国内部分院校针对城市公共场所存在的风险问题,将经典4M理论和公共场所风险辨识分析这一新问题相结合,提出了较系统的风险辨识的方法,并通过模糊分析的半定量方法,对特定的重点公共场所进行了风险的分析,提出了风险分析的方法。
  疏散、应急的研究国内有关疏散的研究主要是应急方面,也有人针对拥挤人群和踩踏作了一定的研究,但总体上还处在起步水平。2004年复旦大学卢春霞提出公共场所人群密度的量化概念,以及在具体环境中对密度值的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研究密集人群的综合模型——“WSIC”模型,提出了一个基于心理学的人群安全管理措施,及拥挤人群管理的策略问题和对有关拥挤人群的安全分析、计划和检查。
  活动人员容量研究目前我国只是在《公园设计规范》、《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对人员容量计算进行了规定,主要测算的方法有面积容量法、线路容量法、卡口容量法(瓶颈容量法)。
  综合管理与应急研究较为系统的是金磊的城市灾害防御与综合危机管理安全奥运论,论述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安全建设、综合减灾战略。公安机关研究制定了《安全保卫专项规划》、《奥运安保人员总体需求测算》、《奥运安保干部配备及结构调整》、《奥运场馆周边地区治安管理控制》等。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