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分析是严谨、细致的,技术专业人员就应该“吹毛求疵”。大到矿井通风系统完善、技术改造,小到救护队员的装备包和电缆悬挂,要无一不及。
近几年来,我国煤炭原煤产量及经济效益一直看好,但工伤人员也“水涨船高”,这种现象不得不令人深思。是不是生产工艺先进了,就忽视了对安全的要求?是不是生产条件改善了,就放松了对安全环境的重视?是不是职工文化素质提高了,就忽视了对职工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不是地低瓦斯矿井,就放松了对瓦斯的管理?溯本求源,主要是部分领导干部对安全意识认识不足,管理松懈,制度执行不严。
安全事故往往发生在极其偶然的环境和时间里。但是,这个“偶然”包含了太多的必然。许许多多的“必然”存在与我们生活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这些“偶然”都是“瑕疵”。譬如,瓦斯含量、氧气含量和火源,三者都是瓦斯爆炸的必然因素,缺一不可。这些“必然”因素虽然在低瓦斯矿井很难成为“偶然”事故,但是在特殊条件下,不排除成为偶然的可能。特别是煤矿生产时时刻刻存在着不按因素,隐患藏在看不见的角落里,依附在某个微不足道的过程或无关紧要的环节中,,你必须“吹毛求疵”才能找到它们。
每一次事故后,查找隐患、分析原因等都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安全工作的检查应该严格、认真、细致,如果我们的工作做得再细一些,管理再到位一些,干部责任感在强一些,这些悲剧就不会发生。说到底,就是各级领导抓安全要“吹毛求疵”。
上一篇: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下一篇:警惕安全生产中的“三高”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