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安全生产;科学意识;科学技术
1 前 言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各类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目前我国的生产力发展及基础设施水平不高、安全生产技术装备落后、事故预防缺乏科学技术手段、重特大伤亡事故应急预案没有落到实处、抢险救援技术落后以及劳动保护用品科技含量低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笔者通过对安全生产迫切需要安全科学技术作保障的阐述,希望有关方面增强科学意识,提高安全科学技术水平,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2 树立科学观念,深刻认识安全科学技术的保障作用
安全科学是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安全科学技术是研究控制事故的基础科学技术之一。绝大多数事故往往是由人为因素引发的,这包括了未能认识事物客观规律和未能遵循规律行动两个方面。另外,一些事故是由自然因素所导致的,如洪水、台风和地震等。对于自然灾害,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或处置不当,会加大危害;而通过人的积极作用,则可以减轻危害程度。
事故的人为因素包括了科学观念不强。如,我国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生产方针,这是研究总结长期生产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分析生产与安全的辩证关系、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基础上科学地确立下来的。这明确要求,一切经济部门和生产企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要求各级领导及企业家把它放在生产工作的“第一”位。
尽管如此,一些人没有科学地认识安全与经济指标的关系,把它变成一般化的宣传内容。于是“安全第一”也就成了没有权威的口号。造成重生产,轻安全大有人在。甚至错误地认为:安全是生产的附加品,与企业的经济效益联系不大。在生产活动中只是片面地讲生产效益,不顾安全甚至违反科学规律,胡干、蛮干甚至冒险作业。大量的事故教训表明,事先重视安全生产,事先保证安全投入,事先制定应急预案,把事故和职业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最经济、最可行、最科学的生产发展之路。
安全就是效益,对安全重视不够的本身就是缺少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安全投入不足就是违背了生产科学规律。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生存、生活和生产领域中的安全与健康需求愈来愈高。党中央已明确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使“以人为本”成为众所周知的时代理念。保护人们的身心安全与健康,享受小康社会的殷实,更需要讲科学。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要建设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这对安全科技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减少事故,保障人们的身心安全与健康,迫切需要安全科学技术的保障作用。从当前世界前沿的管理理论来看,创建“学习型社会”,尊重人的价值,尊重自然规律的具体行动,应该依靠科学技术保安全。
3 坚持科学态度,推动安全科学技术发展
世界上,安全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在20 世纪50 年代就开始了关于系统可靠性、系统安全工程、风险控制及从保险的需求开展的损失统计、事故预防、事故发生概率等方面的研究,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的安全科技水平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但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安全科学技术整体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我国加入WTO 后,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迫切需要加快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
3.1 创造有利于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体制、政策、环境
保障人民的生存、生活和生产安全,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安全是国家最重要的公益性事业之一,在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必须将安全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将其放在与环境、人口、资源同等重要的地位。保护人民安全的规划应纳入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安全科学技术的投资应纳入财政预算优先保证。并从政策上、立法上鼓励各方面对安全工作和安全科技工作的投入。在国家的宏观综合引导下,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安全科技事业的发展。
[NextPage]
3.2 整合安全科学技术资源
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具有高度地跨学科、跨行业的交叉科学技术的特征,需要各方面配合,协调发展,尽快改变当前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分散状态,解决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的一致性。
安全科技研究内容要不断深化扩展。随着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入研究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安全管理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将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安全生产监察和管理体系为中心,形成完整的安全管理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安全人机工程学理论和方法。
安全工程技术研究将以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与职业危害为中心。一方面产业安全技术继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安全技术产业。各级政府要抓紧制定和落实加快安全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创造有利于科技进步和科技人才施展才华的政策保证。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整合有限的安全科技资源,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管理职能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现计划、决策、管理和评价的相对独立。建立健全竞争、监督和制约机制。
3.3 加大安全科技普及和宣传工作力度
在全社会普及安全知识,尊重科学、尊重生命,把安全科技普及工作作为群众性安全活动的重要内容。把人民的安全意识、对待危机的行为举止,作为社会文明程度、文化素质的重要特征来培养。要充分利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公共媒体,广泛传播安全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普及安全科学知识、推广实用安全技术,应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广泛深入地宣传安全技术和安全知识。逐步建立学校教育、企业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宣传教育构成的全方位安全培训教育体系,实现安全科技教育培训的制度化,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懂得安全、人人保证安全的氛围。
在普及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安全科学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既要在安全科学领域形成从学士到博士的完整的学位教育体系,也要在企事业单位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安全科技队伍。
3.4 增加安全科研投入
安全科技要进步,必须有必要的资金支持。在国家不可能全额拨款的情况下,需要广开渠道,多方式地筹集资金,以增加安全科技经费的投入。
除争取经常性费用的不断增加外,还应通过申报国家级重点科技项目,争取增加国家补助经费;有计划地组织国家贷款的科技开发项目;筹集建立安全科研基金;把科研成果推向市场,形成科研与开发的良性循环;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争取国内外的有识之士和有实力的单位对安全科研工作的资金投入。
3.5 构建高水平的科技队伍
提高安全科技水平的关键在于人才。目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安全科研人才流失严重。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加快培养和引进人才。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加速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大胆使用中青年科技人员,让更多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在研究开发第一线担当重任;另一方面要从国内外引进安全科技人才,特别是引进有专长、年富力强的学术带头人。
造就出一支专业化、年轻化,具有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有较高水平的安全科技队伍。改革科技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和科技奖励制度,使从事科研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的收入与科研水平和贡献挂钩,形成新的科技工作机制。使安全科研工作在开放、流动、竞争、协作中更具活力和创新性。
3.6 促进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目前,我国综合性的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已有初步基础;系统安全工程、安全人机工程等软科学研究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对事故致因理论、伤亡事故模型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安全检查表、信息卡、一法三卡(工会劳动保护使用) 等系统安全方法正在厂矿企业中推广应用;安全科研机构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例如,“高效旋风除尘器”、矿井瓦斯预报、防静电危害技术研究等多方面成果获得了国家级奖励。安全科研成果只有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只有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服务,才能体现出其价值。但目前这些研究和科研成果对安全生产的贡献率还很低。因此,有关部门应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宣传安全科研成果,采取安全科技成果展示会、技术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组织推广,使全社会了解和认可这些成果的价值与用途。同时,采取多种方式推动全社会广泛应用这些成果,尽快在安全生产中发挥作用。
4 结束语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战略部署。小康社会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是劳动者生命安全切实得到保障、生活质量提高的社会。建设小康社会每前进一步,安全生产就应当上一个新台阶。
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这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工作,认清科技工作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确立“科技兴安”的思想,通过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切实把安全生产的科技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刘铁民. 迈向新世纪的中国劳动安全卫生[M] .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0
2 范维唐. 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差距和对策[M] .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3
3 张成富. 安全卫生•权益维护[M] .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下一篇:“贪生怕死”是种新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