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评论



分享

五力合一构建长效安全管理机制

2008-04-18   来源:安全文化网    安全文化 > 安全交流 > 正文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不断提升全员安全学习力

  安全意识培训。坚持培植三种理念,即“以人为中心”理念,“事故是可以预防的”理念,安全是基础的理念。通过强化三种理念,使各级管理者把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始终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各项专业管理时刻以安全为基础和前提,坚持以“案”说法,并追究表面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安全知识培训。以事故致因理论、因果连锁理论、能量释放理论、轨迹交叉理论、系统现代安全理论为基础,系统学习安全理论知识,让职工从传统的宏观思维转变到微观上来,让“安全生产化,生产安全化”成为职工认识安全的新理念。重点岗位重点培训,分别举办了煤气专业知识、全员普法、职业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特殊工种取证复审等一系列培训教育,全员安全年培训率达到100%,合格率100%,使安全知识不断应用在生产管理和一线操作的每一个环节中。

  安全技能培训。在对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安全理论培训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重要岗位人员的培训。积极开展“推进标准化,提升执行力”活动,组织全员岗位练兵,将修订完善的《岗位操作规程》、《岗位工艺技术规程》发给每一个职工。为进一步增强职工应对风险的专业技能和意识,连续举办起重作业规范操作、标准指挥比武大赛及煤气系统、消防系统等应急演练活动,提高职工操作技能和对现场各类问题的应急处理能力。

  队伍凝聚力培训。结合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以团队学习、系统思考、沟通协调、超越自我等理念为指导,通过深度汇谈、拓展训练等形式,不断提升安全队伍凝聚力。特别是在每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组织全厂中层以上干部及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以“激情团队,诗画人生”为主题的安全环保纵深行团队拓展训练活动,对增强团队凝聚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改善了安全管理心智模式,树立起“系统思考、注重细节”的管理理念,使安全管理队伍的执行力、战斗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增强职工过程风险控制力

  坚持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实施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控制法,使生产中有关安全的信息在动态中传递,隐患在动态中整改,问题在动态中反馈,结果在动态中验证。

  正常状态是指生产安全的日常基础管理。在动态控制上,充分发挥厂督察、车间巡检、班组轮值三级监控网络机制的作用,加快现场安全信息的传递,使日督察、日巡检、班点检的三级监控网络,在现场较好地发挥作用。在信息传递上,构筑安全管理动态控制平台,形成日、周、月、季、年五大动态循环,实现安全管理日汇总、日分析、日评价、日循环,周汇总、周分析、周评价、周循环,直至年汇总、年分析、年评价、年循环,使安全管理从厂到车间再到班组,形成时间上环环相扣、空间上紧密相连的三级动态监控循环体系,增强基层解决问题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安全职能部门实施立体化、多角度的管理,定期和不定期地与基层联合进行日督察,并增强中、夜班督察的力度,进一步缩短信息的传递周期,实现时间上的不间断,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异常状态主要是指技术改造、点检定修时的控制与管理。做到这一点,危险源辨识一定要准确。认真组织异常状态下的危害辨识工作,对作业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新风险进行提前预知预控,制定落实措施。与此同时,还要做到“三审一重点”。“三审”指对危害辨识风险控制措施车间审、班组审、职工审,提高职工预防意识的控制力;“一重点”是重点环节重点控制。加强现场追踪,盯住关键环节,形成多道防线并举。坚持组织到位。成立检修作业应急小分队,选择业务精、技术强的职工,作为检修作业的骨干力量,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干,风险受控,从根本上保证高效、优质、安全地完成检修抢修任务,使异常状态风险全部受控。

  紧急状态主要指突如其来的风险及潜在的可能出现的风险。在系统分析辨识评价的基础上,按生产流程进行单元划分,分别制定出生产状态下的应急预案,组织所有涉及人员对应急预案认真学习。同时,组织职工进行现场评价,定期进行防煤气泄露、防火、防洪、人工急救等模拟演练,通过不断循环往复的训练,使职工熟练掌握应急、急救措施,持续提升职工应对紧急状态的能力。

  增强全员责任内源力

  不断深化安全责任书制度,将安全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确保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的责任都清晰明确。同时,加大安全承包和经济责任制的考核力度,既强化各级领导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又使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都明确自己肩上的重任,主动自觉地践行“安全第一”的方针。

  科技人员以科技兴安为己任,打造本质安全环境。坚持以技术进步为支撑,通过明确科技人员的安全责任,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弥补了生产安全管理中的硬件“软肋”,充分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全面推进了物的本质安全化。安全技术的稳步推进,不仅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物的风险因素,同时有效地改善了职工的作业环境。

  专业管理人员不断创新管理。不断拓展安全专业管理检查的内容和形式。在强化车间及安全专业管理上,棒材厂开展了各要素的滚动式审核活动,按三个层次对车间主任、班组长、职工及现场同时进行相同要素的审核验证,以确保每一个要素在现场得到有效实施。实施创新与点评制度。每周二安全活动日确定一个车间为发言单位,确定两个专业科室为点评单位。发言内容为一个月以来安全工作的亮点、创新点;点评内容为车间创新点之优点、不足及改进的方向、措施,加强车间与专业科室之间的交流,增加了信息量,实现了成果共享。

  操作人员人人参与安全轮值。通过现场每一名职工对安全工作的主动参与和开展群众性隐患自查整改工作,进一步拓宽隐患这个概念,由物的不安全状态,推到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缺陷等诸多方面,以增强各项管理的实效性。要求班组成员人人参与安全轮值,配戴醒目标志上岗,主持本班组的工前5分钟,承担起本班次的安全责任。班组人人参与,相互监督,形成员工之间互助、互谅、互爱良性管理。该厂还以“反违章,查隐患”为切入点,开展岗位危险源辨识活动,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举办隐患整改成果发布会,组织“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技术控制措施,杜绝违章,远离伤害”的大讨论。这一活动的开展,仅2005年,就整改隐患58项,其中班组整改的就多达49项,使岗位风险有效降低。

  激活班组自主管理力

  班组是安全管理的关键点和落脚点,任何工作都是通过班组来实现或体现,因此,班组工作扎实与否直接关系到各项管理的成败。

  实施班组双重激励。在物质上,对班组实施月考核、月兑现。各班组按考核规则每月申报优胜班组,厂评审验收小组从现场安全管理、班组活动、班组长及成员安全知识的掌握、厂周二安全检查情况、日巡检情况及当月的班组创新管理有效性情况等方面进行评审和验收,每月评比出1/3的班组兑现奖励。在精神上,每月对优胜车间、班组按名次在公示栏进行公示,同时展示班组长照片,使之增强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可喜局面,激活了班组的自主管理力。

  拓宽安全管理内涵,将安全管理延伸到8小时之外。职工安全档案管理是棒材厂2005年创新管理手段时推行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从职工意识形态入手,以班组为单位,通过对职工的安全行为及影响行为的非工作因素,工作绩效等内容的综合分析及定期评价,形成职工个人系统的安全管理记录,从而全面把握职工思想动态,达到对职工的意识和行为的动态监控,使现场每名职工按标准干活,干标准活。职工安全档案管理的全面推行,使职工主动发现被忽视的细节问题,从根本上避免了上级对下级、外行对内行简单粗略的管理,体现了职工之间的关爱和友情,使管理更加体现出人性化特征。

  打造特色安全文化力

  拓展安全文化外延。传统的生产安全管理理念,重点放在8小时以内,放在作业范围以内,放在人与物的有形直观以内,而忽略了精神状态、思想情绪变化因素。通过树立超前预防的管理理念,深层次探寻事故源头。班组是否团结,家庭是否和睦,邻里是否融洽,职工个人有无不良习惯,生活有无困难,都已成为超前预防的题中之义,并高度重视,纳入班组职工个人档案管理,并采取谈心、家访疏导矛盾、扶贫济困、道德教育、生活规劝等有效方式,将安全文化建设渗入职工个人生活之中。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