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辨证关系
2008-04-21
来源:安全文化网
安全文化 > 安全交流 > 正文
浏览: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新木桶理论认为,决定木桶容量的并不只是短板一个因素,而与板和板之间的缝隙也有很大关系。从安全管理角度来看,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管理缝隙的黏合剂,是安全管理的灵魂。这一理论表明,有什么样的安全文化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安全业绩。
安全管理制度、方法、技术等是表象性的浅层管理,只能让员工被动接受安全教育和管理,成为“要我安全”的权宜之计。而安全文化则是触及员工灵魂深处的一种启迪和唤醒,使搞好安全成为员工“我要安全”的一种主动自觉行为。制度管理在员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具有指导与纠偏作用,并且立竿见影,显效快,不可或缺。但是,制度本身是人制定的,它不可能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只有在有人实施、监控、检查、考核时,它才能发挥最大效能;一旦出现人员或制度监控不到的空档,安全生产难免产生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而安全文化具有潜移默化,逐渐渗透,显效慢的特点,但它却能激发员工自主意识的觉醒,让员工产生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是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强劲的安全文化是规范化的替代物,会提高员工安全行为的一致性,安全文化程度越高,靠规章制度管理员工的依赖性越弱,员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越高。当然,安全文化如果缺少制度支持,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难以将文化精髓转化为价值认同和自觉行为。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不可偏颇。
急功近利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的弱点。这种习性在我们抓安全生产过程中也不例外有所表现。我们习惯于对安全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的修修补补,对安全文化的认知仅停留在搞搞安全演讲、喊喊口号、贴贴标语、写写格言警句的层面上,由于认识的不深入,行动也不可能到位,安全文化就成为某些管理者时髦的口头禅,却未见付诸实施。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安全文化建设见效慢,而安全管理措施与安全技术措施见效快,见效快的东西总是易于受人们的追捧,人们对见效慢的事物却有所怠慢。这种倾向值得我们警惕,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已有124年历史的唐山机务段,依靠企业文化推进安全生产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们取得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凭借历史文化的长期沉积和发扬光大,让安全文化成为今天唐山机务段日日进取的力量和源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打造“一流企业”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唐山机务段为铁路其它部门树立了榜样,他们的成功之道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和借鉴。
诚然,触及灵魂的工程是浩大复杂而艰巨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努力奋斗,尽管如此,为了达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目标,我们还是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用“心”用功去黏合所有安全缝隙。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