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安全员一职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余生也晚,上个世纪70年代才在一家国有大型矿山参加工作。记得上班第一天,就有一个头发花白的人在组里大声训话,这也不行,那也不对,组长一个劲地点头称是,临走还送他出门。我问:“这是个什么官啊?”组长冲我笑笑说:“他不是官,是采矿场的安全员。”
我仔细一想也是,满脸沧桑,一身工作服,除了衣服上比我们少了些油渍,没啥两样。安全员不是官,却可以对平时在组里说一不二的班组长威仪万千,的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以后,我经常看到他在生产现场转悠,也经常看见他训人。但工人从不和他顶嘴,而是一笑之后老老实实按他说的去做。后来我知道,采矿场设有一个安全组,也就三、五个人,都是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老工人。我认识的这位,就是负责我们这一片的。他们的权力可大了,场长、书记主持制定的生产方案,必须有安全组组长签字,重大的要全体成员的签字才能实施。如果有安全措施不到位,他们就真的敢不签字。理由只有一个:我们要对工人负责,对他们的老婆孩子负责。嘿嘿!那时候可真叫和谐,别说工亡,就连折胳膊断腿的工伤也少有发生,难怪职工对他们十分敬重呢!
如今生产发展了,安全生产的监管部门从国家的最高层延伸到了地、市、县、乡,从企业的最高层延伸到了车间、工段,但我们却无可奈何地进入了一个“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时代。更奇怪的是,一出事故我们就在安全机制上找原因,一边找一边又出事故。为啥?我们根本就找错了方向嘛!我们的安全机制比过去严实得多、健全得多了,有什么好找的,真正的原因是用人机制。如果我们的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不够,再好的安全机制也是没用的。就拿笔者了解的某企业来说吧,安全员一职是基层管理人员中惟一不讲究学历、不经过专业培训、不需要专业资格证书、却又享受优厚待遇的职位,他们的任用,全凭基层领导的一句话,至于为什么用李四不用张三,那就只有天晓得了。
我倒不是说干个安全员就一定要大专、本科学历,当年那几位老安全员就没啥文化。但责任心总是要有的,一定的专业知识总是要有的!有了这两条,再加上对生产流程、设备性能的熟悉,他们完全有理由在第一时间发现事故隐患、消除事故隐患。但是在笔者眼里,很多安全员的日常工作只是检查检查班组学习记录、应付应付上级的安全检查。一旦得知上级要来检查时,他们就会像电影《地道战》里的民兵队长发现了鬼子进村似的,发出紧急通知:“各小组注意……”而出了问题则尽可能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至于安全学习的质量如何、记录是否真实,那就随意了。
我的企业里竖有一幅大标语:“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可是看见基层的安全员们整天跟在小领导后面屁颠屁颠的,我就会想,他们心中的“泰山”,恐怕不会是咱工人,更不会是咱的老婆孩子。
如今那几位老安全员早已退休,在家里颐养天年了,笔者也成了老工人。看见全国每年出那么多的重特大事故,死那么多人,我就常常想起他们,也更加敬重他们。事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原因、应对措施不当,尤其是安全岗位的用人不当。如果我们能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用在安全岗位的“选贤用能”上,把那些责任心强,敢于碰硬、敢于坚持原则、又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安排到安全员岗位上,并且赋予他们实权与实责,使他们既愿管、敢管,又能管得了,哪里还会有这么多重、特大事故呢?
我们有了足够多的法律法规,有了足够多的规章制度,却没能把最合适的人用到最关键的岗位上,我觉得,这恐怕是事故频发的真正原因!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上一篇:“要我安全”变“我要安全”
下一篇:安全工作要重实效轻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