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安全生产月”又到来了,谈起抓安全,人们立即想到“警钟常鸣”。但说起来容易,真正要让“警钟”鸣好、鸣到点子上、鸣得有声有色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要求敲钟的人讲究方法、方式,追求创新。
一、要认真摸透人们思想上容易麻痹的环节,使“警钟”鸣得更具针对性。综观各单位、企业发生的各种事故,可以说涉及各专业、各岗位,单位、企业可将收集整理,分门别类地编成事故案例,职工人手一册,以供借鉴;也可以发动职工讲述自己在安全生产上的亲身经历和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经验,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二、要充分发挥安全文化在管理中的“警钟”作用,切实开展亲情呼唤安全活动。将家庭成员对职工的安全提醒、安全寄语写入职工中家园地或职工小家园地上,填入“安全互助卡”中,让职工时刻都感受到家人的叮咛、嘱咐,工作中就会加倍小心。同时,工作场所的安全警牌、标语最好少一些规定式、口号式的老面孔,多一些语言通俗、充满关爱、能紧紧抓住人心的宣传语,使职工在充满亲情、关爱的浓厚氛围中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安全理念,增强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三、要善于编写感性的企业规章制度。国家编写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是必须执行的硬性规定,单位、企业可以结合实际,将其变为企业的版本,逐款逐条地对职工进行认真分析、解释,说明为何如此规定、违规操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如何杜绝违章违规行为等,让职工们理解得更透彻,执行起来也就得心应手。
四、“警钟常鸣”还必须具有前瞻性、预见性。各单位、企业切实组织职工开展事故预想,对有价值的预想研究出预想对策,最大限度地找准不安全隐患,把不利因素想全,解决好防什么、怎样防,使局部预防变为全方位预防,让职工们在预想中预防,预防中预想,从而提高其防事故的能力,又不失为变被动“警钟”为主动“警钟”的好办法。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上一篇:企业安全管理要善做加减法
下一篇:安全需重抓“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