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评论



分享

安全不应是金钱与生命的博奕

2010-02-08   来源:安全文化网    安全文化 > 安全交流 > 正文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因为频繁发生的矿难,在一些年份的某些时段,死亡在一些重点产煤区不再是什么重大事件。我们每年都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几次声势浩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以及对不合格的煤矿“坚决取缔”和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的郑重宣告。可以说,在最近几年,这种领导权威力量被使用到了极点。然而,仍在连续发生的爆炸表明,主观努力和客观效果之间存在背离。

  从2003年矿难事后的查处结果来看,几乎所有发生矿难的企业,背后都存在着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不到位等诸多安全隐患,也就是说,由于存在着这些因素,发生安全事故是迟早的事。

  加强安全生产,就得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职工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又得加大资金投入;加大资金投入,就会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造成产品价格提升;而产品价格优势一旦丧失,企业的竞争力也就跟着下降。在这个链条的最后一环中,当然就是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更多地发生,对此,企业领导是意识到了的,只是很多人都抱有一种侥幸心理,以为灾难不会降临在自己身上。“防患未然”因为侥幸心理容易成为空话,“事后验史”总要沾染生命的鲜血然后才追悔莫及。

  事实上,安全投入被很多企业领导认为是比环保投入都不如的纯投入,能不投就不投,从而也就使得安全生产机构、设备、措施及人员的安全培训等成为成本控制最优先考虑的对象,被当成最先可被节省的成本,这在那些新设立的、没有经历过安全事故的企业更是如此。否则,就不会出现一个地区连续一个多月发生三起特大安全事故的现象了。

  人治的权威性,在经历了市场经济的导入后,已经被现实生活中多元化的利益取向所消解。然而,对领导权威的路径依赖仍在持续并进一步强化。20多年前,依靠行政手段保证着煤矿安全领导的权威性,然后对产量的刻意要求和大量开发,使得安全规章制度退居到最次要的位置,现在哪怕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出再完备的制度,也已经不被管理对象包括执行者发自内心地尊重和遵守。

  一次矿难一次煤矿整顿,一次事故一次安全检查,还要多少生命才能唤醒人们的“安全意识”,才能根治一些黑心矿主要钱不要命的功利?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