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评论



分享

安全意识是一项硬指标

2010-10-20   来源:安全文化网    安全文化 > 安全交流 > 正文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近几年来,我走过近百家企业,为他们提供培训、咨询服务,曾经和很多企业领导、安全管理同行一起讨论安全问题。企业各岗位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是普遍关注的话题。然而,在我翻看各类安全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时,却发现企业界对执行安全制度强调的很多,而对如何提升安全意识本身涉及的很少。

  究其原因,企业里各层级管理者普遍把安全意识当作软指标,嘴上说的多,实际做的少。

  企业安全生产最薄弱的环节是什么?

  统计显示,98%的事故是因为人的原因引起的。而根据有关部门针对大中型企业近3年来发生的事故所作的另一项统计显示,人为因素中,安全意识薄弱的因素占到90%多,而安全技术水平所占比例不到10%。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企业界的安全培训,90%的精力用在占10%比重的安全技术水平上,只有不到10%的精力用在占90%比重的安全意识上。90%和10%的倒挂说明什么?说明——员工安全意识差,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安全生产的瓶颈。

  安全意识不强,必将酿成安全事故。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事实。

  员工安全意识薄弱,首先弱在他们“安全第一”的意识没有建立。“安全第一”是世界通行的公理,几年前,我曾出版《第一管理》一书,向企业各级管理者阐述“安全第一”的公理。“安全第一”公理应该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但却弱在“预防为主”的意识没有落实。“安全第一”意识的体现,就是“预防为主”,不能等到大难临头再去考虑“安全第一”。其次弱在主体安全意识淡保人们之所以做不到“安全第一”,之所以没有“预防为主”,根子在于主动性不够,在于不知道“安全究竟为了谁”。如果人人都把安全当作是别人的事,不把自己作为安全的主体,没有了主动性,员工安全意识的普遍薄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安全工作依赖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的主要是安全设施,精神的主要是安全意识。广义的安全意识,包括有关安全的意愿、意识、知识等。如何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必须遵守安全实践中的三大法则。

  法则一:安全知识胜于安全设施。

  什么是安全知识?就是人们面对风险时,知道该怎么做,包括安全规程、安全制度、安全常识等等。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调查,我国46%的民众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了解十分有限,27%的人甚至根本不了解。我国国民的消防安全素质的抽样调查显示,将近50%的民众在火灾发生时不懂得如何逃生自救,52%的人甚至不认识消防安全标志。有些人就是不知道,旋转的部件不能碰,高压容器会爆炸,这就是安全知识不具备。

  每个员工都要明白,只要是合法经营的企业,都是在政府监管之下,具备基本安全设施的。所以,你的注意力应该放在知识储备上,用安全知识武装你的头脑,平时知道如何操作,出现紧急情况会采取紧急措施,这要比设备的安全性能更重要。

  法则二:安全意识强于安全知识。

  我有一位中科院的朋友准备买车,也许是他长期从事数理分析的缘故,在发生日系汽车大批量召回以后,他搜集了一大堆欧美和日本汽车安全性能检测指标的数据,来征求我的专业意见。我的回答让他大吃一惊:这些数据对你完全没有意义!

  他瞪大眼睛看着我:难道人命关天的安全不重要?!

  我告诉他,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销售的汽车,都是经过国家检验,达到基本安全标准的。美国人早就出过一本书,叫《任何速度都不安全》,我们也可以说,任何车辆都不安全。你调查一下,全国有多少人不系安全带?有多少人喝了酒还坚持开车?又有多少人见前面没有车,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踩油门?太多了!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个,那么,有多少气囊管用?什么样的安全配置够你“消费”?

  这就是安全意识问题。狭义的安全意识,指的是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对于安全的认识,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警惕性等等。我们工作中的“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绝大多数人不是不知道规章,而是有意无意地违章,这就属于安全意识淡保在生活中,闯红灯的人,不走天桥的人,不是不知道红绿灯的含义,不是不知道天桥的用途,这也属于安全意识问题。

  没有安全知识,员工就会稀里糊涂受伤害;没有安全意识,事故就会不请自来。安全知识重要,安全意识更重要。当员工有了安全意识,就会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就会有安全保障。

  法则三:安全意愿优于安全意识。

  所谓安全意愿,是指员工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实现安全绩效的意志和愿望。安全意识往往停留在思想上,而安全意愿不仅仅是在思想上,同时还在情感上主动地去追求。一个不具备安全生产意愿的员工,一定不具备主动履行职责的行为。只有在强烈的安全生产意愿的驱动下,员工才能自觉地履行安全职责。

  这个问题,中外的企业在安全管理上的认识是一致的。我们提出“责任重于泰山”,就是希望员工树立责任意识,进而靠责任意识促进安全意识的树立。西方企业的安全培训,首先是安全意识培训,其次才是安全技能培训,而培养雇员与管理层的合作态度,又被放在安全意识教育之前,也就是靠培养雇员的合作态度来逐渐培养其安全意识。

  安全意愿是安全意识的前提和基矗中外莫不如此。

  企业的安全管理要从员工的安全意愿入手,用意愿强化意识,用意识保证安全。

  那么,如何培养员工的安全意愿就成了问题的核心。

  人的安全素质分为三个层次,安全知识是基本层次,安全意识是深层次,安全意愿是核心层次。要让员工形成强烈的安全意愿,企业管理者就需要从情感角度入手,有了情感依托,才会有态度的转变。从我这几年考察过的企业来看,我发现,搞清楚“安全为了谁”,是解决安全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第一,员工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从“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

  很多企业和单位,安全制度没少订,安全教育没少做,安全管理没少抓,为什么落实不下去,执行力不强?究其原因,员工觉得这些都是外界强加给自己的,只是被动地接受安全防范的知识和意识,正所谓是“要我安全”。

  明白“安全为了谁”,员工才能理解管理层的良苦用心,才会清楚为什么要那样做。一个个安全制度,才能当成是有效的保护;一次次安全教育,才能当成是善意的提醒。安全教育才能入脑入心,安全意识才能深处扎根,正所谓是“我要安全”。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