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评论



分享

重视安全不应仅在安全生产月

2011-08-02   来源:安全文化网    安全文化 > 安全交流 > 正文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

  一年一度的安全生产月已经到来。“治理隐患,防范事故”是这一次的主题。标语横幅、板报贴画、电视广播乃至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介已经营造出浓厚的活动氛围,而根据这一主题策划的访谈、座谈、演习、检查等各项活动也正按照计划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然而,在这样一个被特别定义的月份里,在一系列热火朝天的行动即将或正在展开的时候,我们却忍不住要反弹琵琶,作一次与此热烈基调似乎不那么协调的冷静思考,仅仅基于这样一种毋庸置疑的共识:对于我们所从事的航海这一公认的高风险事业而言,安全从来不是一时一刻的事,不是一月一年的事,而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重视安全当然不应仅在安全生产月

  难道事故和灾祸会事先预约在某年某月某日吗?既然答案显然是“不”,我们又怎可能仅仅驻守在安全生产月?

  重视安全当然不应仅在安全生产月,这似乎是一个不必言说的命题。然而,只要各种安全事故依然时时可闻,各类安全隐患依然未曾绝迹,对安全这一永恒命题的反复叙说就绝不是一种空谈,而是我们最关乎根本、切于现实、出自本能的祈望。

  一位年轻船长曾经这样谈起他所敬仰的一位老船长:“他并不出名。但是几十年的船跑下来,他从没有出过事故,不管大的还是小的。对于一个船长来说,这才是最难的。”安全工作,不是哪一日的辉煌漂亮,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良好记录。这样的记录,其最艰难处在于坚持,在于保持,需要我们用不断的付出、时时的小心和处处的用心去书写。几十年无事故的“洁白”记录,是这位老船长对“安全”二字的最好诠释,也是这位年轻船长对“安全”二字的最深感悟。我们都了解足球赛场上曾经的“金球”致胜法,“金球”一出,比赛结束。安全记录也正是如此,可能永远延续,也可能在下一刻你还来不及反应的瞬间戛然而止,今天的安全不能代表明天的安全,这一刻的安全也同样不能保证下一刻的安全。

  我们说“平安旅程”,说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种种关于安全的阐释都告诉我们:安全工作,我们永远在路上。不论是企业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还是安全文化的孕育和不断发展,又或是对安全管理及一线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帮助其不断成长,都是一个漫长且没有终点的过程,后者尤其如是。业务技术、技能的培训虽然琐碎,但总有完成的一日,良好安全习惯的培养已经不易,而人员安全意识的养成则更加反复不定,否则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要“警钟常鸣”?安全管理不是突击战,而是持久战,其成效来自各个方面、无数细节的反复积累,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却时刻有可能毁其功于一旦。

  安全,是任何事业的基础,更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底色。这一基础的建立和不断夯实需要我们付出百倍的时间和精力,而在这一底色上随便抹一笔刺目的颜色却往往只需顷刻。重视安全当然不应仅在安全生产月,这真的是一个不必言说的命题。

  警惕安全生产月的可能错觉

  热热闹闹的安全生产月,或许可以突出一些阶段性工作重点,比如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或是某些安全责任重点、防患整改措施的落实,但一个月的突击绝不可能承诺安全。而同时,喧嚣也可能令人眩晕,甚至让人产生一些错觉。

  一年一度的安全生产月已经到来,而很快,一个月后,它也将过去。但我们并不会因此就能够永远安全。如果在这轰轰烈烈的一个月过去之后,我们竟然因此而产生了错觉,以为安全工作可以暂且告一段落,以为心中的安全之弦可以暂时稍微松一松了,那不仅与安全生产月的初衷相违,而我们更可能由此竟与危险更近了一步。安全生产的内在规律不允许我们在任何时候有所松懈,因为危险,往往就窥伺在那由紧而松的刹那。

  更过分一点的假设是,如果我们的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只在“安全生产月”才热情高涨,宣传检查、自查自纠搞得不亦乐乎,而“安全生产月”一过,热情即随之消减,规章制度无人宣传,操作执行随随便便,隐患排查马马虎虎,措施落实拖拖拉拉,这样的“安全生产月”又有何意义呢?

  安全生产月只是一个形式,只有当这个形式承载了真正具有实际意义的内容时,它才是有意义的。它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这种形式引起大家对安全工作的关注,进一步强化人们对于“安全”二字的认识。如果我们不赋予它这种意义,它就仅仅只是一个形式,不可能达到任何效果。而如果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以“安全”为名的月份里,都能够被这些热烈的形式所激发而警醒,真正静下心来,以毫不留情的目光审视我们的工作,不回避地提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绝不敷衍的态度深入思考并积极寻求解决和改进的办法,如果我们的这些审视、质疑、寻求改进的建设性思考等等能够真正改变我们一些陈旧的观念,扭转我们一些错误的行为方式,从而对我们今后的安全工作真正发生影响,那么,这个“安全生产月”就不再仅仅是形式了,我们的有效行为赋予了它意义,帮助它实现了“以月促年”的最终使命,而与此同时,我们自己也在手中更多地握住了一份“平安每一天”的信心和保障。

  让安全执行像呼吸一样自然

  重视安全不应仅在安全生产月,我们常说,要时刻绷紧安全弦。这个强调的是人的安全意识,但其实,就我们的工作实际而言,这句话大可改为:请在你所负责的岗位上和工作时段内时刻绷紧安全弦。安全依靠每一个岗位的每一个人对自己职责不折不扣地履行、对自己工作不折不扣地完成,而这种不折不扣,并不需要神经时刻绷紧,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确保自己所负责的工作时段和范围不发生“意外”,确保自己所主管的机器设备正常运转,集合起来就是整条船舶、整个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转;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保证自己完全彻底地履行了职责、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工作,并且确信我们的伙伴也同样如此,那么,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我们的担心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的不能确保和不能确信。有些时候,我们依赖他人,赌自己能够侥幸过关;有些时候,我们听凭习惯的驱使,得过且过,敷衍推脱;还有些时候,我们漠视规则和教训,听凭感觉,意气用事。这样的我们,甚至不能让自己信任,又如何能让别人信任?推己及人,这样的我们,恐怕也难以信任他人。焦虑由此而生,焦虑的我们时刻绷紧着安全的神经,却依然感觉不到安全。

  让我们平心静气地、客观仔细地对自己的工作作一次全面的审视和反思吧。

  作为一名一线作业人员,我们对于体系文件、岗位职责、操作须知等各项规章制度的熟悉和理解是否达到了应有的程度?我们对于规则的服从意识是否已经深入骨髓?我们是否能够确信自己时刻都是依照规范在操作,还是凭着模糊的个人经验、感觉或者通常做法在行动?我们是否曾经为了图一时方便而习惯性地进行违章操作?我们是否曾经因为嫌麻烦而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此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视而不见?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是就此说服自己停手,将问题留给别人,还是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作为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甚至是“一把手”某种程度上的决策者,我们对于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是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真正到位的估价?我们对于责权范围模块的安全管理现状是否有一个真正全面而真实的了解,还是有意无意地对某些问题选择了回避?我们在进行安全工作布置时是否仅仅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而没有明确的指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具体可行的方案?我们在进行各类检查时是否曾有过“走过场”的想法而故意忽略甚至省略了对某些可能引发安全问题的事实和环节的关注?我们对于事故责任的追究是否真正做到了“四不放过”,而我们对于事件的分析和处理又是否能够切实帮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我们关于安全管理的考核和评估条目是否覆盖了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并真正做到了“细”、“实”二字,还是仍然停留在笼统的印象式的或者粗线条的大而化之的状态? 

  每一个人安全执行行为的是否到位,在各种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所有人最终的安全或是不安全。当有一天,我们的所有一线作业人员都可以自信地说:我尽心尽责尽力地完成了所有自己应当完成的工作,并且确信我所有的行为都是安全的,我所管理的机器设备都是安全的,我所工作的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也在我及我的伙伴的有效控制下;我们的各级安全管理人员都可以坦然地说:我真正承担起了安全管理者的责任,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提升我们的管理水平以更好地承担这一责任,并且我们的工作一直在持续有效的改进中并得到了广大被管理者的认可和支持,安全也就真正被我们握在了手中。

  天灾不可预测,人祸却可以预防,体系规章的完善和每个人的执行到位足以帮助我们规避那80%的人祸。《每个人都只错了一点点》的故事很多人或许都早已耳熟能详,它清楚展示了集体“一点点”执行不到位所带来的整体后果的可怕,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用行动反证,如果每个人都不错那么一点点,只要每个人都不错那么一点点,我们就能建立起严密的安全之网,就能让灾祸无隙可入。

  一位老船长曾经这样说:“要做好安全工作说易不易,但说难也不难。只要每一个人都按照体系文件、规章制度去做,不躲懒,不图一时方便,不敷衍,真正做到不折不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安全就会像呼吸一样,自然在我们身边。”当不折不扣地执行成为我们的习惯,当安全意识伴随我们完成各项工作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安全于我们就成了空气,无须绷紧神经,只需大口地自由呼吸,在我们用心工作的每一天。那时,我们还需要安全生产月么?

  用心培育适宜自由呼吸的土壤

  我们期盼由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成员组成的具有强大执行力的工作团队。他们召之即来,来则能战,战则能胜,让人信赖。然而,这是完美的结果,却非现实。现实的事实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是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坏毛病,而从一名普通人成长为一名完美战士的过程道阻且长。如何帮助每一个普通人成长,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制度在此时显示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安全执行的主体是人,但执行,却并不仅仅是人的问题。我们现行的各种安全管理机制是否有利于执行者去执行,是否有助于提升团队成员的执行力,是否能够有效控制执行过程的完成和保证执行效果的实现? 

  要打造一支具有强大执行力的工作团队,要让安全执行对于团队的每一名成员都像呼吸一样自然,最终有赖于我们从制度、培训、监督、激励、文化等各个方面去用心培育适于自由呼吸的土壤。我们期望安全每一天,期望自由呼吸在每一刻,那么,在安全生产月之外,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还有很多工作等待我们去完成。

  对于安全管理,我们常说,有章必循、违章必究,但我们或许应当进一步考虑:有章必循的前提应当是有章可循、有章能循;而对违章必究的更深一层理解则应当是:对违章既要追究更要研究。我们有相当完备的体系文件、岗位职责、操作须知等各种安全规章,有章可循大概没有问题,但对于一个普通的执行者来说,面对实际问题,他是否真的能够轻松自如地感到有章能循呢?如果不能,那么,他的安全执行力在此恐怕就要大打折扣。明确的责权关系和责任追究制是安全管理最基本的制度保障,但对违章者追究责任并加以惩戒并非我们的最终目的,对违章行为的产生原因、覆盖面等多种相关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并跟踪实施效果,直至彻底根除或至少降低其频率,从而真正达到保障船舶和人员安全的目的,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最终效果。而通过这种研究,也可以真正帮助违章人员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其安全执行力,同时自然激发其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的愿望。

  执行意识和执行能力是一个人安全执行力的两个方面,其中,良好的执行意识更是基础和前提。如何加快提升员工的安全执行力?我们的教育和培训机制,正在有针对性地作出调整,例如加强对船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安全责任心的培养以及岗位技能的培训等等,但是,在具体的培训手段上是否也能有更进一步的创新和改进,使其更易为广大受训者所接受并且更能取得实效?在操作理念上是否能够更多地与受训者的个人安全与发展相融合,以使其在培训中更多感受到一种关怀和激励?

  如何抓好安全,使安全工作处于“受控和在控”状态,在人的行为复杂多变的今天,单靠监督与被监督的传统管理模式,早已不可能达到目的。企业文化的意义和致胜力由此凸显。企业文化对于员工行为模式的影响巨大,而考核和评估机制是企业文化最有力的指挥棒,我们的安全考核和评估机制,是否有助于我们引导和建立起这样一种能够鼓励和激发员工提升个人执行力的文化氛围?制度的细节折射着企业文化理念的光辉,安全文化的建设,其起点正在于安全管理机制的引导。安全管理的主体是人,我们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措施、方案,都必须依靠人的执行才能得以实现,同时也是为了保护人的安全而存在。因此,安全管理应当“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惟有以此为原则,我们才可能通过各种安全管理机制的制定,真正帮助个人成长,提高其安全执行力,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安全执行力和战斗力。我们安全管理机制的各项规定是否忠实体现着这一原则?

  重视安全不应仅在安全生产月。它应当在我们计划每一项任务的思虑之初,在我们执行每一项操作的行动之中,并成为我们评估每一项工作的总结中从不遗漏的一条。它应当体现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意识和行为,应当体现于我们整个安全管理机制的构架和每一条具体规定的细节,更应当体现于我们管理理念和相关原则的根本提炼:安全第一,一切都必须首先考虑安全,一切在发生冲突时都必须为安全让路;以人为本,重视安全应当在我们仍然拥有安全的每一刻,每一天。

安全文化网 www.anqu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