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手工电弧焊低电压触电事故分析及对策

2005-01-19   来源:赖维明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四川省金属学会 赖维明
【摘 要】 手工电弧焊工艺具有手工直接操作,焊接地点易转移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设备制造及检修维护等工艺。由于手工电弧焊属低电压带电作业,安全用电往往被忽视,触电事故发生频率较高,因此,加强事故案例分析,采取防范对策,对降低伤亡事故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文就近几年所接触到的几起电焊工低电压触电事故案例进行剖析,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触电 事故 分析 对策

1  事故案例

  1.2000 年7 月22 日,四川省冶金建设公司安装公司在广西平县铝业公司炭素厂工地施工作业。因该公司炭素厂软水站3.5 米高处一水管漏水,四川省冶金建设公司电焊工张某,身系安全带,手戴操作套,站在铝合金钭梯上用一交流弧焊机封焊漏水处,尽管水控开关已关闭,但仍有少量水流出,当工作到10 余分钟左右,张突然大叫:“快关电”,配合焊接的同志立即跑去关掉电源,此时张已悬空,吊在安全带上,在其它人的帮助下,张被放在地面,此时张已嘴唇乌紫,停止了呼吸,经赶来的医生抢救,救治无效死亡。医生诊断为触电死亡。
  2.1986 年6 月12 日,四川省达州市青花铁厂烧结车间因煤气水封槽内U 形管漏气,在车间关闭煤气、水封阀门并确认后,电焊工陈某手提电焊钳,在深2.5 米,宽仅0.7 米的狭窄水槽内用10 余分钟时间补焊完毕后,此时汗水已湿透衣衫,随即又转移到水封槽另一端头补焊其它漏气处,背靠钢板,左手拖焊线时,手中焊条头无意触及左胸部,陈“啊”的大叫一声,倒在水槽中,众人将陈抬出槽后,经医生抢救无效死亡。医生诊断为触电死亡。
  3.1982 年8 月13 日,某化工厂安装队在炼油厂安装设备时,女工王某在离地面3~4 米高处脚手架平台上焊接对口架空管,焊接完下半周后,由于够不着焊接上半周高度,便将焊钳递给一直在旁配合工作的管工顾某代替,顾接过无绝缘盖的焊钳,翻身坐在架空管上,引弧三次后起焊,紧接着顾失声大叫,倒在管上,在一旁配合的王某立即拖掉焊钳,同时在场人员将顾某抬到地面,顾已昏迷。医务人员用十余分钟赶至现场,一边抢救,一边送至医院,在入院时因挂号和找医生暂停了人工呼吸,当医生再抢救时,顾已停止呼吸。

2  事故特点

  1. 电焊工在操作过程中,身体均与金属导体有较大面积接触。
  2. 事故时间均在炎热夏季,身体衣着单薄,连续工作十余分钟,身体有汗。
  3. 焊工所使用的焊钳、焊条头直接或间接接触身体。
  4. 事故发生后,没有立即进行现场抢救或持续抢救。

3  事故分析

  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是针对电击而言,上述三起事故是操作者触电造成。第一起是因为漏水将操作套浸湿,手套无意接触焊条头,电流途径手、心脏、腹部。第二起则胸部触电,电流途径胸、心脏、背部。第三起是手接触无绝缘盖的钳头,电流途径手、心脏、臀部。电流对人体伤害严重程度与流经身体的电流强度、持续时间、流经途径、电流频率及人体健康状况有关。
  据有关资料分析,当通过人体工频电流超过20~30 毫安时,通常会使人感觉麻痹或剧痛,并且呼吸困难,随着流过人体电流增加,导致死亡时间越短,100 毫安工频电流通过人体,只要很短时间,就会使呼吸窒息,心跳停止,失去知觉死亡。
  人的心脏每收缩一次,中间约有0.1 秒的间歇。如果电流在这一瞬间通过心脏,即使电流很小(几十毫安) ,也会引起心脏振颤,如果电流持续时间超过1 秒钟,就会造成极大危险。由于人体电阻与导电途径、皮肤潮湿、多汗、有损伤、导电扬尘、接触面、接触压力有关,按一般人体电阻为1500 欧计,上述三起事故当事人电阻最多不超过1000 欧。此时交流电焊机空载输出电压为60~80 伏,经计算,流过人体心脏交流电流近100 毫安,通电持续时间1 秒以上,这是造成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的主要原因。
  触电事故发生后,没有采取先救后搬,就地救治的原则,而是先搬离现场,再让医生救治或救治中断而造成事故人员死亡。

4  预防、减少死亡的对策

  1. 加强对电焊工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自觉执行安全制度和规程。
  2. 焊工必须穿戴全套劳动防护用品,对破损的要及时调换。施焊前要仔细检查焊钳是否完好,发现故障或漏电时,要及时维修。
  3. 对环境恶劣,不具备焊接条件的,要采取周全的保护措施,采用绝缘垫(板) 将焊工与焊件隔离开,要加强通风,派专人监护,高空作业要系安全带。
  4. 普及触电急救措施知识,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操作有序和持之以久。人体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和心脏停止跳动征兆,不能认为是死亡,而应视作是假死,应迅速持久抢救。国内有触电后4 小时经长时间抢救而重新获得生命者。国外有统计资料证明,从触电后1分钟开始救治者,90 %有良好效果;触电后6 分钟开始救治者,10 %有良好效果;而从触电后12 分钟开始救治者,救治的可能性很小。

参考文献

  1. 焊接安全技术1 上海科技出版社,1981
  2. 陈绍玉死亡事故调查报告书1 四川省达州市青花钢铁厂
  3. 关于张成龙因工死亡事故情况1 四川省冶金建设公司
  4.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86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