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一起“氯火”事故

2009-06-24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事故名称:“氯火”事故。

  发生日期:1989年7月13日。

  发生单位:上海某厂。

  事故经过:该氯碱厂A#“氯气离心式压缩机组大修后进行化工试车。在空气试车过程中,各级参数正常,仅发现3#级进口气相温度偏高,而2#级出口气相温度正常。当班班长亲自检查,Ⅱ级出口中间冷却器进、出水阀门均开启,进水压力0.09MPa(G),放出底部水有点热,认为是水供给不足。通知调度后,总水压0.2MPa(上升),但该中间冷却器仍未见好转,以为仪表失灵,不影响化工试车。在通氯运行后,3#级进口气相温度直线上升,超过100℃报警。再检查冷却水还是老样子,但2#中间冷却器筒体发烫。在联系停车时,3#级进口气相温度已骤升超过200℃,最高达270℃。紧急停车。经开机盖检查,发现2#级叶轮烧掉大半,该级流道颜色部分深暗,2#冷却器筒体油漆全烧掉。此乃“氯火”事故•

  原因分析:从整个事故发生过程仅数分钟的事实来看,这次事故实属突发性故障。事后疑点全在冷却水断水上。尽管冷却水系统未见异常。但将2#中间冷却器进出口冷却水阀门拆下检查,发现2#中间冷却器进水闸门阀芯脱落。外表看该阀门芯连杆露出很长,似乎已开足,其实阀芯落在下面未打开,造成2#中间冷却器断水,其底部放出水是中间冷却器的剩水。通氯后3#级气相温度骤升,氯气温度升至149℃,就会与铁反应燃烧,造成“氯火”现象发生。.

  教训:(1)在开车前的检查中要确认各个阀门是否真正开启,可以由手感觉出来;

  (2)在各级中间冷却器进、出口管上补取样口,这样可确保检查有效;

  (3)在温度报警后立即紧急停车,以缩短时间。确保氯气温度不会达到着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