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氯乙烯生产爆炸事故

2008-07-17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1、事故经过

  1989年8月29日,辽宁省本溪市某化工厂聚氯乙烯车间聚合工段,3号聚合釜轴封处有泄漏,,班长便找出来出料工准备用扳手进行紧固处理。这时,由于轴封处和入孔处[入孔垫已被冲开]均大量泄漏氯乙烯单体,无法处理,也无法上前打开放空阀放空,班长即让出料工到一楼打开釜底放料阀,将釜内料液排放至室外回收池,进行泄压处理。值班主任、聚合工段副工段长、氯乙烯工段工人等数也听到氯乙烯单体外泄的啸叫声后赶到现场。此时,大量氯乙烯单体弥漫在聚合工段厂房内,由于静电[或工具撞击火花]等因素,发生了空间爆炸,随即起火。死亡12人,重伤2人,轻伤3人。聚合工段1022m2的3层砖结构厂房坍塌,2号聚合釜[处于聚合反应初期]、4号聚合釜[处于聚合反应中期]入孔垫被这些釜、槽内的氯乙烯单体的计量槽从3楼坍塌于3号釜附近,这些釜、槽内的氯乙烯单体的外泄又加剧了火势。这次爆炸使厂房内的设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爆炸冲击波使周围50m范围内的建筑物门窗玻璃被毁坏,直接经济失约22万元。

  2、事故分析

  错误的操作是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现场勘察发现,3号聚合釜2个冷却阀门[一个为循环水阀门,另一个为深井水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据了解,该厂有这类“习惯性”操作。虽然3号釜已反应8h,处于聚合反应的中后期[该厂聚合反应一般为11h左右],反应还是处于较激烈的阶段,关闭冷却阀门必然使大量反应热不能及时导出。造成釜内超温超压,导致轴封密封不住,入孔垫被冲开,大量氯乙烯单体外泄,遇静电或其他点火源,产生爆炸。

  安全管理薄弱。对于上述操作,该厂没有引起重视。另外,聚合釜防爆片[有的该为重锤式安全阀]下的阀门全部关死,使安全泄压装置在超压时不能发挥作用。该厂安全规程上规定要定期检验安全阀,而实际上根本没有装安全阀。聚合釜设计图上选用的入孔垫为橡胶垫,而该厂使用的是高压橡胶石棉垫,且垫了4层。

   员工技术素质差。该厂聚合工段是技术性较强、危险性较大的工段,在87名职工中有29名临时工,占33%;聚合岗位12名看釜工中有9名临时工,占75%;这起爆炸事故死亡的12入中有7名临时工,占58%。该厂对这些人员缺乏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