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赛璐珞受潮爆炸案例

2009-05-26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案情介绍]  1985年5月,南京有一乐器厂停产,在乐器制作中所需的一些材料,如赛璐珞、酒精、松节油等,过去有专门库房储存,现在厂房要另作他用,剩余的50公斤赛璐珞、15公斤酒精以及少量松节油等无处存放。于是乐器厂的管理人员求助于同一行业的一单位大楼的地下室招待所。这家招待所有一间堆放杂物的仓库。这间仓库内没有电灯,钢制的门一关,外面的火源、热源也隔绝了,由于在地下,所以气温也不高。他们认为,这些易燃物品堆放在里面是最安全的。

  1985年9月7日傍晚,该地下室招待所的仓库发生猛烈爆炸,引起一场大火。扑救火灾用了四个多小时,爆炸产生的有毒气体使22人中毒。

  [事故原因分析]  恰恰是地下室这样的环境,造成了这场大祸。地下室不通风,因此是常年处于潮湿之中。赛璐珞正式名称是硝化纤维塑料,主要成分是硝化棉、樟脑和酒精。该物品最忌的就是受潮;由于仓库与外界隔绝,空气不流通,赛璐珞受潮后产生的热量也不易散发。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赛璐珞会分解出一氧化氮(NO),在空气中氧化后又会生成二氧化氮(NO2)。二氧化氮遇到空气中的水分能产生酸根和亚硝酸。这时的赛璐珞表面上会出现所谓“霉班”,这种变质会加快分解反应,物品的自燃点也随之下降,在分解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使温度不断上升,地下室近于封闭的状态更加快了热量的积聚。灾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案例评议]  这家乐器厂的领导知道这些东西是危险物品;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些物品的危险特性。他们想为这些危险品寻找一个安全的储存场所,却不知道自己找到的偏偏是最不具安全性的处所。人们不禁要问:长期与这些物品打交道的人,竟然连这些物品的特性也不知道,这是正常的吗?这家地下室招待所是对外营业,接待旅客投宿的。将危险品放置在这种环境下,还有什么安全可言!就在事故发生之日,这个招待所住进了72名旅客。

  这个案例使人引以为鉴的是:凡从事与危险物品有关工作的人,一定要掌握危险物品的特性,防范措施和应急救援的方法。不然的话将为自己的无知付出惨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