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氯化氢系统爆炸事故

2009-07-08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事故名称:氯化氢系统爆炸。

  发生日期:1981年2月。

  发生单位:安徽某厂。

  事故经过:该厂氯化氮工段当时为一个降膜吸收塔和一个塑壳瓷环填料塔组成的两级吸收系统。尾气经水喷射泵吸收排入下水道,不凝性气体放空。当天9时许,工段进行正常的点火开车,在用水喷泵从炉口抽气对系统置换了半小时后,合成炉即开始点火。此时室内一人活动了一下氢气入炉阀门(即打开了一下随后就关上),然后由另一人往灯头上放燃;但点火棒只放入一半时,即转出“轰”一声巨响,塑料碎片飞出,瓷环填料从十几米高处洒落一地,降膜塔和尾气塔安置的框架(砖石和钢筋土混合结构)震裂错位,合成炉防爆膜炸破(剩余边缘烧焦),石墨冷却器(块孔式)炸裂,降膜塔石墨列管断裂若干根,包括HCl缓冲器、尾气吸收塔和水喷泵、水封槽等在内的全部塑料设备和管道均被炸碎。

  原因分析:(1)入炉氢气管上除去正常操作控制使用的两个Dg50、Pgl0阀门(两阀间为一转子流量计)之外,还有一个相同规格的旁路阀。由于转子流量汁常出故障,使用不便,生产中使用的是旁路阀。事故后拆下这几个阀门作试压试漏检查,发现旁路阀在0.1~0.2Mpa压力下严重泄漏。在合成炉点火前已漏入大量氢气,由于水喷泵的抽吸作用,氢气从前到后上系统一点火即引起整个系统爆炸;

  (2)该厂只有氯化氢工段一处使用氢气,所以在氯化氢工段开车前氢气务一直较高,这也加生了氢气的泄漏。而在点火前室内工人活动阀门时又放入了大股氢气进入系统内。

  (3)原规定点火前从炉门内取样分析可燃气体(氢)含量,由于水喷泵抽吸形成的负压,炉门口不断进入新鲜空气。因此取不到含氢气体,分析结果无法反映出系统内的真实情况。

  教训:(1)入炉氯气和氢气均采用双阀控制,提高阀门密封性能。割去旁路阀及转子流量计。减少泄漏点。

  (2)所有阀门在使用前均试压试漏合格,并定期检查。

  (3)增加氢气脱水设备,减少对管道和阀门的腐蚀。

  (4)在水喷射泵下面的水封槽放空管上增设一个分析取弹点,从这里取样能真实地反映出系统内可燃气体(氢)的含量。

  (5)若在入炉氢气阀后与炉体间(离炉2m以上)用一截弹性较好的橡胶管连接,停炉时将此管的一头拨去,可无氢气漏入。

  (6)氯化氢工段立即全部停车,冲洗设备管道中漏出的盐酸。

  (7)停氢气泵,氢气从电解工段放空。

  (8)关闭氯氢处理工段至氯化氢工段的氯气阀门。

  (9)关闭液氯工段液化尾气至氯化工段的阀门,液化尾气送至漂液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