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 业务合作 | 会员

台中市某大学理学大楼实验室气爆事故案例

2010-10-29   来源:安全文化网    热度:   收藏   发表评论 0

  一、事故摘要

  某大学理学大楼实验室于96年04月20日传出气爆事故,造成1名学生灼伤,分析事故发生原因疑似模拟工厂废液进行氧化蒸馏分解回收实验时发生气爆。台中环境毒灾应变队接获咨询中心通报后,随即向台中市消防局勤务指挥中心查证此事故,并依2号作业出勤。

  此次事故并未引起火灾及化学品泄漏等灾害,校方并于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现场通风排气,并与消防队进行事故现场封锁管制,经应变队周界环境监测并未检测到相关化学物质后,交由校方着手进行后续灾后复原工作,并将废弃物交由合格处理业者进行处理。

  二、应变过程

  (一)事故简介

  96年04月20日某大学实验室发生气爆事故,事故发生原因为学生以氧化蒸馏分解装置进行PPR正光阻液废液回收处理实验,在进行分馏步骤时,疑似氧化装置之气封垫片老化,导致反应槽压力外泄,造成有机气体急速澎涨引发气爆事故,1位学生不慎遭受灼伤及割伤,事故虽波及邻近之化学品储存柜,但柜内化学品并无倾倒、亦无泄漏痕迹所幸未引起化学品喷溅及燃烧;校方立即将受伤学生送医急救,同时通报消防局及环保局,并对事故实验室进行排气通风,且封锁事故现场。

  消防队抵达现场后,了解此事故并未引起火灾,但因气爆事故恐有波及实验室其它化学品之虞,立即协助校方进行实验室周围管制作业,禁止学生任意进入事故现场。应变队抵达现场后,随即与现场消防人员及校方人员会合以初步了解灾情,并以直读式侦测仪器于事故现场外围及气爆事故现场进行环境检测,侦测结果并无发现异常读值反应;另一方面并于理学大楼周界下风处以FTIR进行周界环境监测作业,在未发现异常化学品图谱后,应变队并与校方人员依该校之化学品清单进行化学品清查核对作业,以厘清是否有其它化学品或列管毒化物遭受波,经确认后分析此事故未扩大及无环境污染之虞,应变队收队赋归。

  (二)现场应变

  灾况现场。

  维护现场人员安全:校方人员第一时间将伤员学生送医。

  现场隔离及禁止出入:校方人员立即拉起警戒线,并封锁实验室,且协同消防人员于警戒线外进行人员管制,待应变队抵达,进行环境监测后,方开放相关校方及消防人员进入勘查。

  通报灾情:事故发生后,校方立即通报台中市消防及环保单位,待消防单位及环保单位抵达。

  指挥及评估灾情。

  建立现场指挥及管理:校方由该单位负责人为第一应变者,负责现场指挥,且在事故发生初期,迅速完成人员救护、通报相关单位以及依照地形进行管制。并于消防及环保单位陆续抵达后,转移指挥权予消防单位,并配合提供相关事故讯息,以利评估灾情。

  辨识及评估:应变队先与校方人员会衔,了解事故原因与肇事物质,再以直读式空气侦测仪器,先于管制区外进行侦测,同时于事故地点下风处,以FTIR(傅利叶红外线光谱仪)进行周界环境监测分析。经监测结果显示空气中无危害物质反应且确认安全无虞后,应变队人员始会同校方人员进入该实验室,确认其它化学品之状况。

  规划抢救行动:由于此事故仅气爆瞬间造成1员学生受伤,并立即由实验室中其它学生扶出,且未造成其它化学品于气爆后泄漏、燃烧等持续灾情,故未拟定抢救行动。抢救行动之原则第一为人员安全、第二为环境保护、第三为物资设备。

  灾害抢救。

  防护设备:因此事故为气爆,肇事化学品为仿真正光阻液废液,由于气爆后空气中可能具有该物质之蒸气,相关灾害抢救人员(消防队、应变队员等)皆着呼吸防护具;若肇事化学品不明或有波及其它化学品,则建议采用最高防护标准─供气式个人呼吸防护装备及A级防护衣,在完整之防护下进入事故地点进行侦测与勘查。

  灾害围堵与控制:气爆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即启动排气设备,通过排气管路的气体会先经气体洗涤塔去除有害物质后,再排入大气;另校方表示洗涤塔及实验室之废水会导入学校之废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后排放,此次事故所幸并未引起火灾,消防队于事故现场并未进行洒水抢救作业,故无消防废水围堵问题。

  保护行动:依据校方紧急应变计划,事故初期实验室中蒸气浓度高时,校方已对同楼层之人员进行疏散,若因事故造成火灾、泄漏等持续性的危害,依紧急应变计划校方应疏散该大楼之所有人员,若灾情持续扩大,且经监测发现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增高,应变队亦会建议校方扩大疏散范围。另外应变队经过事故现场勘察后,针对某大学之化学品储存方式亦提出改善建议,建议将化学品储存位置远离压力容器、烘箱、加热设备等仪器设备,避免发生事故时,因存放之化学品遭受波及而导致灾情扩大,或增加抢救行动与灾害围堵控制之困难度。

  灾后处理。

  除污及清理现场:校方人员将受伤学生带离事故现场,于就医前已先行运用邻近之紧急冲淋设备进行紧急除污;若事故持续扩大,该大楼周围亦有设置紧急冲淋器以供人员进行除污,且化学品灾害扩大时,消防队亦能提供核生化灾害处理车,以提供紧急应变时之除污能量。

  弃置:应变队确认现场无危害之虞后,建议校方将废弃物交由合格处理业者进行处理,若有产生含化学品之消防废水,环保单位亦会于现场沟渠协助围堵,并协调水箱车、水肥车业者进行抽除作业,避免可能产生危害之废弃物以不适当之方法弃置。

  事件纪录:校方于事故后,将事故情境套入校园演练之中模拟状况,并将其事故过程及相关演练数据记录存查;应变队于事故结束后,亦将处理过程及结果制作事故报告书上呈署内;消防队勤务指挥中心亦将出勤人力物力进行统计归档。

  三、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湿式氧化反应器气封垫片老化。在反复使用及不同物质实验情况下,实验物质与垫片反应造成材质老化,在增加压力时,由气封处泄漏而造成气爆。

  (二)间接原因:

  不安全之状况:

  使用设备之设计有瑕疵,气封垫片未以凹槽处理,致使反应物质接触垫片后,造成老化而有泄漏之可能。

  该实验室并未对该项设备容易耗损部份进行例行性之自动检查,无法预知危害。

  氧化蒸馏分解装置邻近药品储存柜,受气爆时爆震波及导致药品储存柜受损,所幸未造成储存柜中其它化学药品泄漏,导致灾害扩大。

  不安全之行为:进行实验时,未佩带适当防护具,如护目镜、面罩等,导致气爆时,直接造成实验人员灼伤。

  基本原因:事故发生前,相同实验已顺利进行数次,故实验人员轻忽实验设备之自动检查及化学品危害特性。

  四、结论与建议

  建议校方针对实验室SOP进行规范,实验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度发生。

  建议校方列管毒化物应改存放远离烘箱、加热器等设备之处,避免意外发生时遭受波及,而扩大灾害。